• 2

單車TCS (單車防甩頭)

汽車有一項保持行進軌跡的輔助系統 TCS
Traction Control System 也就是常見的循跡控制系統.
功能大致上就是讓汽車維持安全的行進方向
避免偏移或打滑失控的一種輔助系統.

而防甩頭是個普遍的說法(功能先決)
通常出現在兩輪重機上.
而單車的防甩頭,最常見的就是Ubike前叉與下管間
所連結的那段彈簧.

基本上,是為了前菜籃負重時避免車頭甩向一邊.
但因為Ubike駐車是採雙柱模式,停車時較穩固.
甩頭的機率並不高(因為有防甩頭),
一般使用者也較不會去察覺到這個裝置.

除了上述功能之外,另一個好用的功能就是
在還車時,車頭可輕易的對準導輪槽與車柱卡扣.

會考慮加裝單車防甩頭(較專業的說法是 前輪定位器)
是因為年初時,小妹騎Cocolo6由關山往池上途中
在德高陸橋上因放單手整理帽帶而摔車.
雖然一再告誡騎車千萬不要隨意放單手,尤其是騎小輪徑的單車.
但,終究仍是因放單手而摔車了.(即使只那麼一下下)

因Cocolo6是電輔助車
電機與電池都在車後,車前的菜籃雖可負重當配種平衡
但單支架中柱駐車,甩頭是無法避免的.
裝了雙柱的中駐車架有改善,但甩頭仍是無法避免.
每次停車時總停得戰戰兢兢的.
單車TCS (單車防甩頭)
女生嘛!裝個帶鏡子的公主鈴鐺給她.愛怎麼照就怎麼照.(照得妳滿臉青春痘)

防甩頭,拍賣少有人賣.
一個是高級得不得鳥,Cocolo難與匹配.
另一個則很親民.(就是你了!雖然仍需加工一下)
照著規矩先問一下如何交易.
結果...
視而不見,沒人鳥你!吭都沒吭一聲.(每天都有上線捏)
唉~只怪自己人品差.(發文前仍晾在那兒)

其實,採購前是有認真學習啦!
想進一步了解青蛙,就是抓一隻來解剖.
大家看到我騎一台Ubike回家都一頭霧水(自己的車s還不夠騎嗎?) -- 複數,要+s
單車TCS (單車防甩頭)
抓車時剛好遇到維修人員...

你們可以單獨賣我那防甩頭嗎?

不知道捏...我們只負責維修,缺料時再向公司拿.
你可以問問公司,他們說可以就可以.

公司在哪裡?

菜籃上有客服電話,你打過去問.

好的,謝謝你!

這隻青蛙剖開來大致上是這樣...(其實不用動刀啦!一眼就可看到)

嗯....
單車TCS (單車防甩頭)
噢.....

是...
單車TCS (單車防甩頭)
好的....

抄下來...
單車TCS (單車防甩頭)
記住喔...

最終,我仍沒打到客服去.

回頭再去問Google.Google給我這資料...
單車TCS (單車防甩頭)
你知道嗎?當時就是右手握拳往後頓他一下.Yes!(當天是7月22日中午)

電話那端是個男生,聽聲音應該是個年輕的小帥哥.
說明來意與需求...
很專業,也很親切並耐心的解說...

7月23日下午...
單車TCS (單車防甩頭)
這就是效率!

看到沒?
單車TCS (單車防甩頭)
全不鏽鋼材質,精緻,粗勇!

這種規格,不僅幹掉Ubike
單車TCS (單車防甩頭)
也屌打拍賣網的東東!



電話中已確認過了,有自行解決與安裝的能力.
單車TCS (單車防甩頭)
來者不鏽鋼,我以白鐵螺絲回饋!

Fusin F168的小摺.(把肚皮翻過來卡好施工)
單車TCS (單車防甩頭)
說真的,還有些奢華捏.

Fusin的頭家別誤會喔!沒有貶低的意思!
因為這車值得如此.

裝好後再給它翻回來.
單車TCS (單車防甩頭)
看起來,全車就這部分最高級. 咦?...(小的掌嘴!小的掌嘴!)

把工具,零件,等...那些鐵器都塞進去.試車去了.
單車TCS (單車防甩頭)
真的是Very,Very有感啦!
不過,那駐車架仍有改善空間.(早就想改啦!)撿哥哥姐姐換下的就粉好用了.


刀型車架,圓管車架...沒在挑的!
單車TCS (單車防甩頭)
高碳鋼...好像也沒想像中硬.

方形管的鋁合金車架...也可享有同等待遇.
單車TCS (單車防甩頭)
Cocolo7,Cocolo6.俺不會厚彼薄此的.

心得
這組前輪定位器真的是屬於粗勇型的.
安裝前看那彈簧的彈力,心理預期可能會很死硬(轉向會顯得不靈活)
安裝試車後,那種預期心理是否定的.(想太多了)
試車時,轉向不受影響,幾乎忘了它的存在.
但有一點是很明顯且很有感的.
那就是直線的龍頭.車把穩定性真的可讓你容易控制,不會有過多的搖晃與擺動.
尤其是高龍頭與豎管的小輪徑車種,感受更加明顯.
所以我會將它視為單車的TCS.

唯一不習慣的
應該算是牽車轉彎時,拉力很明顯.
這部分除了去習慣它之外,唯一的解方大概就是
透過張力調整螺絲去調節其張力的力度.(不過,螺栓距離有限)

這應該是經過計算之後的尺寸了.
因為彈簧本身的線徑.外徑與長度的配置也與力度相關.
如何得到一個平衡,則因人因車而異.沒有固定的數據.
畢竟,人車一體,也含括了車子的設定與人的訴求與感受.

找到這組前輪定位器真的是始料未及.
Google的搜尋能力是強大的.
這組產品的能力也是強大的,同樣讓我始料未及的
是它是出自一個偏鄉的工廠,很難將這偏僻的地方
與拿到手上的產品相互連結.
不管是產品素質與服務專業.應該說是讓我"驚豔"吧!

高手在民間,真的不要看"貓仔無點"!
2021-07-26 22:26 發佈
真的厲害,我就懶得去找這些
這類似產品我有diy過 材料是彈力繩與束帶

前叉固定位置是V夾孔 所以會有兩條拉力帶

簡單說這對低速平衡有幫助 例如初學者

但高速其實沒什麼幫助 甚至彈力反彈力量會讓車頭更抖

ubike超級重 所以不會有感覺

不知道有沒有人開發帶阻尼頭碗
vul4

好像有看過,不知道是neco還是first

2024-05-09 9:03
leone823 wrote:
汽車有一項保持行進軌(恕刪)


原來那個彈簧有這個作用
沒屋頂的拍賣有再販售.
個人覺得好像沒什麼作用.
有些小朋友的滑步車有裝類似的東西,還挺有用的。
不過最理想的固定方式 是下管有鎖孔 或是直接把取附焊接在車架上面,當然這是出廠後相對困難的。

出廠後要固定鎖孔 自攻牙螺絲螺絲快狠準 非常好施工

要凡要到達一勞永逸的效果(不鬆脫) 我會建議用 "拉帽螺母" 還有金屬黏著劑

受惠廠商 謝謝惠顧 幫推
那個我只能說有點用但用處真沒多大,而且也不是必須.

尤其是你前面籃子有足夠重量的重物的時候啊,那個基本上沒用.

其實由於前叉設計還是啥的關係,
你只要把車拉正那前輪就會慣性的回歸中央,
多那個彈簧的那點拉力我只能說是聊勝於無.
又好比你放手騎要右轉的時候整台車右傾兼前輪往右偏,
你身體不回正那慣性就一直壓著,根本不可能回正,
更別說有那個彈簧甚麼事.
你身體一回正那前輪自然就回正了,根本也不需要那彈簧,
至於你沒放手騎,那麼你手就抓的手把控制著,
也照樣沒彈簧甚麼事.
真要說那彈簧不一直在對著你的手操控在施加彈簧的拉力讓你控制更費力?
當然這有點危言聳聽了,實際上那彈簧就那麼點力道.

結論來說就是前面籃子盡量別放太重或者會邊騎邊晃來晃去的重物,
那只會增加你操控的困難度,以及駕駛的危險度.
Motor123 wrote:
真的厲害,我就懶得去...(恕刪)

motor兄客氣了.

TONY1978 wrote:
這類似產品我有diy...(恕刪)

TONY大一向都走在前頭的,發文也讓人受益匪淺.

膽子似乎跟年紀成反比,現在都慢騎.
前些日子從星野坡下來,還真是騎得心驚膽顫.

阻尼頭碗應是與頭碗功能相互牴觸的吧!
將頭碗逼緊(類阻尼)
可能會讓你重溫第一次上滾筒的感覺吧!

頭碗除了負責支撐與轉向之外.
最關鍵的應是隨時修正平衡動態,讓這兩輪的玩藝兒保持不倒.

夏拉塞 wrote:
原來那個彈簧有這個作...(恕刪)

是啊!
沒裝之前察覺不出.(只是刻板的認為那是小輪的罩門 )
裝了之後非常有感.
大輪子(26吋)差別不明顯.
但在夾縫中停車.取車倒是非常方便.
扶著坐墊即可,前輪會自己鑽進鑽出.

彼得哥 wrote:
沒屋頂的拍賣有再販售...(恕刪)

第一筆資料就是在那邊看到的.
當時是以方型車架的Cocolo為對象.
縱使拿到手後也必須自力修改裝車.
心理已經預做建設了,奈何無法順利取得.

最終仍是賴著Google.
Google大概是看我找得心狂火熱才丟這資料給我吧!

大車作用不明顯(只在牽車時告訴你它的存在)
要不就是彈簧規格屬"淑女"型,而不是我手上這"粗勇"的庄腳漢.


Maocrab wrote:
有些小朋友的滑步車有...(恕刪)

滑步車裝設這裝置是對的.
如我前述的"隨時修正平衡動態"
這比轉向更關鍵,避免小朋友失控犁田.
也更容易讓小朋友找到平衡關鍵與技巧.
如TONY大所言
"對低速平衡有幫助 例如初學者"

TONY大,你可以不要那麼pro嗎?


fghfgh1204 wrote:
不過最理想的固定方式...(恕刪)

是的.
但這些專業與特工已非我們這些土炮可及的.
感謝支援.

最大的受惠者應是我們這些尋常的車友.
在如此封閉的單車零件市場願意提出協助.
給再多讚仍無法表達謝意.
pc8801 wrote:
那個我只能說有點用但用處真沒多大,而且也不是必須.

同意你的說法.
這只是輔助的器材,需要的可以裝,不需要的,當然會是個累贅.

pc8801 wrote:
尤其是你前面籃子有足夠重量的重物的時候啊,那個基本上沒用.

重量是否足夠,取決於負重對龍頭與車子站立的角度條件.
單支架立車(立車架在左側)則車子是左傾的.
前面籃子空無一物,車仍是往左傾.
不管支架是中柱型或是鎖在後下叉甚至利用後輪軸支撐.
都是左傾,前輪也是往左的.(因龍頭是活動的)
除非你再加上龍頭固定器,讓前輪保持筆直向前.
加裝的這裝置,就是引來外力干涉的"輔助"器材.

當重量大於立車可容許的範圍時,車就倒給你看.

雙柱中置立車架(像Ubike那種的)
相同條件下,倒車的機率低.
但當重量同樣大於可容許的範圍時...
前輪仍是會偏向.
Ubike的彈簧規格與安裝位置是定型的.
也就是說它無法調整彈簧張力去對應所承受的重力導致的
偏向程度.

而可調整張力(或說拉力吧!)的裝置
則可藉由調整到可接受的範圍.
假設拉力可從5公斤到15公斤的可變數值
應用上一定優於只固定在8公斤拉力的裝置.

基本上有沒有用?
一個可輕易的讓前輪保持筆直(或較小的偏向)
另一個就是放任它天馬行空的作動.

pc8801 wrote:
你只要把車拉正那前輪就會慣性的回歸中央,
多那個彈簧的那點拉力我只能說是聊勝於無.

把車拉正,是你施加外力讓前輪回歸中央.(外力介入)
前輪的慣性是左偏或右偏(它習慣很自然的受其他因素左右)
前輪慣性是牆頭草,哪邊強就往哪邊靠.
你要它回歸中央,就必須消滅它偏向的因素.(動手將它拉回最實際)
Ubike立車靜止時,拉它回歸中央的就是那條彈簧.
也就是你說的聊勝於無的那點拉力.

pc8801 wrote:
又好比你放手騎要右轉的時候整台車右傾兼前輪往右偏,

你確定?
前輪是往右偏的嗎?
那是車架龍頭(頭碗)在調整動態平衡,且須有一定的速度才成.
前輪右偏,應該會吃土吧!
而那條彈簧,就是幫你拉正,避免前輪右偏的東東.

放手騎車考驗的是你跟車子的默契.
以前在溪邊車道夜騎時,在特定時段都會遇到一位放手騎車的帥哥.
速度中等,但幾乎是放手騎過去再騎回來的兜圈子.
他很有把握,但我很俗辣.
後來是錯開時段,但最後是往更偏僻的地方去.

pc8801 wrote:
你身體一回正那前輪自然就回正了,根本也不需要那彈簧,

你再不回正,就騎下邊坡了.

pc8801 wrote:
真要說那彈簧不一直在對著你的手操控在施加彈簧的拉力讓你控制更費力?
當然這有點危言聳聽了,實際上那彈簧就那麼點力道.

想像是如此沒錯(一開始我也這麼想的)
我的汽車都是手排兼沒有動力方向盤的車.
在做路邊停車時,真的很費力.
但在路上行駛時,並不費力.
山路,一般道路轉向.超車.變換車道都非常順.

而裝在單車上的彈簧也是如此.
牽車轉彎時,牽引力道很明顯.
實際路上騎乘卻沒什引力.
直線滑行有感到較輕鬆.
不知何故?

pc8801 wrote:
結論來說就是前面籃子盡量別放太重或者會邊騎邊晃來晃去的重物,
那只會增加你操控的困難度,以及駕駛的危險度.

也是.
但我就是有你說的那些壞習慣呀!
F168我常騎到小北去,因車袋夠大,
少不了會多帶一手黑麥汁,一手百事.
而且都是以最短的時間騎回家,路上只能點頭微笑打招呼.
絕不停車打屁...
否則,回到家時只能將與朋友共之後
車袋內那些空罐子丟到回收桶,沒得放冰箱啦!
pc8801

忘了說你騎乘行進的時候的慣性也要算上,等於是雪上加霜.

2021-07-27 20:31
pc8801

手把前面籃子放東西等於你轉彎的時候還要負荷前面那包東西甩過去的慣性,騎車的時候又可能會需要左右微控,然後甩來甩去就更難控,當然你力大無窮就可無視.

2021-07-27 20:38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