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原來這叫做超壓縮大盤! Sugino OX-801D 44/30T 167.5 mm

這組大盤是4年多前從日本代購回來的,一直沒機會發表。

今天上了 01 才發現原來這叫做超壓縮大盤!!

Sugino OX-801D 44/30T 167.5 mm 。

11速的資訊如下~~~
https://www.suginoltd.co.jp/us/products/road/ox.html

由於肉腳我平路巡航時,迴轉數大概維持在 100 左右,因次常常遇到增一速太重,減一速太輕的窘境

為了配合沒力的雙腿,只好想盡辦法將齒比變得更綿密!!

除了大盤選用 44/30T 之外,飛輪是選用 MICHE PRIMATO 13/29T (13/14/15/17/19/21/23/25/27/29 )

專業的車友很多,也有很多的建議,齒比相關資訊,小弟就BJ4了!

BUT BUT BUT !
宣導一下! 如果要換成超壓縮大盤,務必先評估中變是否能夠往下降至大盤適當的變速位置!!
為了使用這個大盤,我把掛耳式的中變的耳朵砍掉,換成環抱是的中變!!

原來這叫做超壓縮大盤! Sugino OX-801D 44/30T  167.5 mm

原來這叫做超壓縮大盤! Sugino OX-801D 44/30T  167.5 mm

原來這叫做超壓縮大盤! Sugino OX-801D 44/30T  167.5 mm

原來這叫做超壓縮大盤! Sugino OX-801D 44/30T  167.5 mm

原來這叫做超壓縮大盤! Sugino OX-801D 44/30T  167.5 mm

原來這叫做超壓縮大盤! Sugino OX-801D 44/30T  167.5 mm

原來這叫做超壓縮大盤! Sugino OX-801D 44/30T  167.5 mm

原來這叫做超壓縮大盤! Sugino OX-801D 44/30T  167.5 mm
2018-10-22 23:08 發佈
2011年就已經有人在01分享
請看9F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16&t=2477616

另一篇開箱文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16&t=4755028



johnqsz wrote:
為了使用這個大盤,我把掛耳式的中變的耳朵砍掉,換成環抱是的中變!
可搭配延伸配件

其實我實在搞不懂為什麼要改這類大盤.
既然是公路車就該有高速巡航的齒比.
不然公路車直接改OFFROAD的2盤來爬坡算了.
Shimano XT FC-M8000齒數是34/24T
XT等級鋼性及重量都不會太差的.
用環抱式或樓上說的耳掛式轉接器都可以安裝.
再搭配現在很流行的大齒數飛輪.
一般再陡的坡我想都龜的上去了.
不過我不會這樣做的...



彼得哥 wrote:
其實我實在搞不懂為...(恕刪)


因為平地前50後11或後13踩不動,很少用到。下坡也沒興趣用重齒比加速,讓車自己滑。

我認為超級壓縮盤若能普及化,有助於公路車的銷售,對單車運動界有益無害,讓更多想要買台公路車休閒運動的族群加入,減少那些踩不動的齒輪組合

山地車大盤的Q-Factor,跟公路車大盤不太一樣,山地車的Q-Factor會比較長。公路車大盤的Q-Factor,踩踏效率會比較好,也更耐長途騎乘。
上次騎武嶺,還好有改46/30大盤,不然大禹嶺過後真的要一路牽車~~
改46T大盤,和加大飛輪,我會選擇改46T
一來11,12,13T飛輪片會更常用
30T大盤對後面飛輪可以用的檔位也比較多
之前用50/34,遇到要陡不陡的坡,就很猶豫要不要50降到34T大盤
不降硬用50T上較大飛輪,鏈條太斜,雜音變大也容易讓鏈條變形斷裂,
如果降到34T又會覺得齒比太輕,又要把飛輪片換成小齒的,
浪費時間外,也無法持續維持迴轉速

改46T真正能用的檔位變多了,
比較不會一直在大盤切換,
30T對飛輪28T或32T,齒比夠輕了....

改大飛輪,後變和鏈條長度都要改,
但是改46/30T,可能只要改長腿後變就好
(如果不在乎30T對11,12T飛輪,短腿無法撐起鏈條張力,也不見得要換長腿,
因為30T對28t,32T,鏈條張力還可以)

另外改大飛輪,如40T,後變不見得支援,就要用爪鉤延長座,來降低爪鉤位置,
但是上導輪離飛輪片的距離會變大,變速效率會變差....

目前市面上專門給公路車用的壓縮盤不多,
有的還是BB386的規格,對於一般BSA的68mm或73mm根本無法裝
(更正,有轉換用的BB,不過也要100元)
我自己是拿shimano的三盤大盤52,39,30T,拿掉52,39T,
另外裝上BCD 130mm的46T大盤,但市面上不多見這規格,登山車大盤常見44,48T
但BCD104mm,也無法裝上BCD 130mm的三盤大盤

有些登山車大盤有48/32T規格,但是Q-factor較大,意思就是一體軸心長度較長
安裝在公路車架上,如果是鎖牙BB,還可以在BB兩邊加墊圈
如果是壓入式BB車架,就無法直接加墊圈,
可能要想辦法加墊圈在24mm的一體軸心上
Q-factor大對於比較胖,屁股大的車友,其實也比較舒服,不會雙腳很靠近的感覺

Blaze1117 wrote:
有的還是BB386的規格,對於一般BSA的68mm或73mm根本無法裝


BB386大盤可裝在BSA/ITA/BB86/BB30/PF30/BBright...等等.
僅需更換對應的BB或轉接環.
跟理盲講理~黑人問號!?
彼得哥 wrote:
其實我實在搞不懂為什麼要改這類大盤.
既然是公路車就該有高速巡航的齒比...(恕刪)

BABY盤的高速航行要用踏頻來發動
所以你會發現使用BABY盤的人有些會選擇較短的曲柄,因為短曲柄利於迴轉
當然,這樣會讓減齒的作用抵銷一些,因為力矩短了,所以44/30T踩起來,也許會很接近50/34T

我之前在練迴轉的時候也是看上樓主Sugino的這組大盤 (那時候其他牌子還沒出超壓縮盤)
最後因為兩個原因沒買
1.被價格雷到,這玩意的價格可以買挖地瓜全套
2.上面說的若要高速航行,就得面對縮短曲柄時會衍生的施力問題,感覺本末倒置,因為到頭來那跟你使用50/34T沒什麼差別,但卻要用更高的迴轉才能把速度帶起來,世界三大賽選手巡航時的迴轉速大多介於70-100,因為這個區間最具效率,過高過低都不好
BABY盤 好不好用,取決於腿力

如果你用53/39大盤 配上11/23飛輪,爬武嶺仍迎刃有餘,肯定會認為BABY盤如廢渣
(我相信推力比大於3的人,就不會想去碰BABY盤)

如果50/34配上11/34,爬個巴拉卡就姬姬叫
BABY盤 肯定是你的救世主
(自問您大盤50配 飛輪11T使用頻率有多少,還是11T永遠亮晶晶)


Laplaace wrote:
BABY盤 好不好用,取決於腿力

如果你用53/39大盤 配上11/23飛輪,爬武嶺仍迎刃有餘,肯定會認為BABY盤如廢渣
(我相信推力比大於3的人,就不會想去碰BABY盤)

如果50/34配上11/34,爬個巴拉卡就姬姬叫
BABY盤 肯定是你的救世主
(自問您大盤50配 飛輪11T使用頻率有多少,還是11T永遠亮晶晶大笑)


正解,
昨天才剛爬完清境到武嶺,
深深感受到腿力不足時輕齒比的重要!
因為超過五年沒騎車了,
8年前參加NS武嶺4小時12分用50/34配11-28T,
8年前34對28輕鬆踩,如今30對34還要小掙扎!
對比非常強烈!
更能了解腿力與齒比選擇的差異!
跟理盲講理~黑人問號!?
小弟有經過公路車流行53/39配11-23的年代,當初的人視CT盤為異物,3盤為作弊娘炮盤.事實證明現在50/34的CT盤最流行.迴轉速的訓練重於肌力訓練也是原因之一!
我剛好推力比等於3,但只能撐2小時,39-27的齒比只是剛好而已,沒有餘裕.這時候34-34的1比1救命齒比就顯得重要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