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都不是車行買的,那是那來的?就真的是用拾荒來形容, 有鄰居不要的、有來自資源回收場、兩台從網拍買的舊車、更有來自清潔隊,都是舊車,沒有一台是完整的,也都有不一樣的故障,但除了買零件外,也還沒有進過車行。所以故障車的問題就交給01(多爬文,有01真好)及自行研究DIY,找舊車拆零件,這也是弄這麼多車的原因。
另外騎車真的太有趣了,想多弄些車找家人及朋友共騎,可惜到現在還是獨行俠居多。
回歸正題,請看圖,打字慢,說明不多,就請多用心體會了,所用的材料多數當然也是平時”拾荒”而來的,一些之前已買的,沒另外花費。
![[分享+討論]野人獻曝之"拾荒級輪圈校正台"與 編輪 校正討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3/mobile01-e95fb0322ba8191c12150472d345888e.jpg)
所用材料一,花鼓是"殺肉"留下的
![[分享+討論]野人獻曝之"拾荒級輪圈校正台"與 編輪 校正討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3/mobile01-11f4d4fea2d4dc968d114379a624ceb9.jpg)
不是很好用的車架(這次剛好可當作支架,省去做一組支架)。建議保修車子時,用單邊掛鉤式的車架較好用。
![[分享+討論]野人獻曝之"拾荒級輪圈校正台"與 編輪 校正討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3/mobile01-d74edcf244d231a8db0b017cf2dbb3ef.jpg)
不好用的鋼絲扳手,容易搞錯,單一號碼的鋼絲扳手就不會弄錯 (一般常見的鋼絲頭好像是14號?)。
![[分享+討論]野人獻曝之"拾荒級輪圈校正台"與 編輪 校正討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9/mobile01-3cf21b629674d950394eec6aa275c2c7.jpg)
建議使用這種單一尺寸的
![[分享+討論]野人獻曝之"拾荒級輪圈校正台"與 編輪 校正討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3/mobile01-135600f3401662497f296d8fa8ff875f.jpg)
組裝完成圖
![[分享+討論]野人獻曝之"拾荒級輪圈校正台"與 編輪 校正討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3/mobile01-e67fc9cc91f72bcc54f2d25499b58c40.jpg)
![[分享+討論]野人獻曝之"拾荒級輪圈校正台"與 編輪 校正討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3/mobile01-5bd10568956bdddaaec56c8aa5b174e1.jpg)
![[分享+討論]野人獻曝之"拾荒級輪圈校正台"與 編輪 校正討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3/mobile01-29e1b5e67c48c941e3fe554789dd9685.jpg)
實用版:需有簡單的加工工具。
![[分享+討論]野人獻曝之"拾荒級輪圈校正台"與 編輪 校正討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3/mobile01-8fc17a0db2320d612bcdc70068b9cccf.jpg)
![[分享+討論]野人獻曝之"拾荒級輪圈校正台"與 編輪 校正討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3/mobile01-8847c9cf736d3ee0c2df7027e6a3ae69.jpg)
簡易版:指標部份可考慮用十元商品的尺或硬紙板加夾子(固定用)取代,用美工刀及剪刀即可加工。
![[分享+討論]野人獻曝之"拾荒級輪圈校正台"與 編輪 校正討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4/mobile01-098ac755470bef3aee43c59630581a3b.jpg)
精密版:從庫房找到的"百分錶",拍賣上有中古品約三張國父。
使用心得:
1. 要比將車倒過來,用剎車好用很多。而最大的問題在精密度不足,輪軸有可能無法確實與角鐵成90度,故需多做幾次中心的校正,
2. 進階版:若有更長的角鐵,則可將輪圈固定在中間,前後各用一個”拾荒級花鼓”固定,那麼連中心弓也可不用買了,用尺量測即可。
3. 可確定的是對我的”拾荒級輪圈”真是好用、絕配",校好後試騎,感覺不錯,不太覺得有偏擺現象。M型的另一邊,想自已DIY可參考了,謝謝觀賞。
===============================================================================
謝謝幾位大大熱情的回應,打字慢現在才回覆,請見諒。
至於如何調校,盡力說明,但我沒學過,以下都是自已的體會的,有錯就請大家多討論與交流。
我的經驗是,輪圈的調校是”逐漸達到”幾無偏擺、近正圓的過程,調校雖是牽一髮而動全身,調任一根幅條,都會影響到整個輪圈狀況,但是隨著”逐漸收斂”的過程,調任一根幅條對其他幅條的影響也會逐漸變小,而最後爽度逐漸增加而達到”幾無偏擺、近正圓”。這也就是校正台的功能,校正台的指標,隨著”逐漸收斂” 的偏擺、正圓,逐漸靠近輪圈,同時調校的動作(鬆或緊的圈數)愈到後來,也會逐漸變小,。看似很困難,但有了校正台等工具,經過實際調校,做個幾次,概念就容易清晰。有個做法可以體驗一下,將幅條轉到指標附近作調整,即可明顯檢驗調校的效果,所以不必太計較要鬆或緊多少圈,動作可以小一些,只要有改善即可進行下組幅條調校,因為這是逐漸達到的過程,只是反覆調整、收斂、調整、收斂的過程要多執行幾次罷了。我也遇過老舊且變形嚴重的輪圈,調校一直無法滿意,乾脆全部放鬆重來,這樣反倒快很多。
試著用簡單的力學原理說明輪圈的校正原則,這樣的說明只是我自已的想法,正確與否,就請各位大大指正與補充了
![[分享+討論]野人獻曝之"拾荒級輪圈校正台"與 編輪 校正討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3/mobile01-5acb3b0c539a4334384cd1eec42744be.jpg)
==偏擺校正==
偏擺是因左右力量不平均,故
可從輪圈上偏離最遠的部分開始,依序每根幅條檢查一次,若此幅條放鬆,同時前後的幅條則鎖緊,方式校正。
偏左--則左幅條鬆、右幅條(前後)緊
![[分享+討論]野人獻曝之"拾荒級輪圈校正台"與 編輪 校正討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3/mobile01-ba6aee968be3c2f334e111531e49ddbe.jpg)
偏右--則右幅條鬆、左幅條(前後)緊
==正圓校正==
內凹--則左右幅條均放鬆
![[分享+討論]野人獻曝之"拾荒級輪圈校正台"與 編輪 校正討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3/mobile01-731c395bb34b7bc321901fb3904d73ca.jpg)
外凸--則左右幅條均收緊
![[分享+討論]野人獻曝之"拾荒級輪圈校正台"與 編輪 校正討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3/mobile01-90bfc1d7b311fa942fdfb5cd589a3133.jpg)
==碟型對稱==
當偏擺、正圓校正達到一定的水準,才進行「碟型對稱」
偏左--則全部左幅條放鬆同樣圈數、全部右幅條收緊同樣圈數。
偏右--則全部右幅條放鬆同樣圈數、全部左幅條收緊同樣圈數。
==調校參考==
![[分享+討論]野人獻曝之"拾荒級輪圈校正台"與 編輪 校正討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3/mobile01-f439375d9bf4feb6a5c5374331f50638.jpg)
==偏擺校正==
單側開始,依序檢查幅條1丶3、5
鬆(1)--指幅條放鬆 (2或1或1/2或1/4或1/8圈),視情況增減。
【A偏左】--【幅條2】緊(1/2+) 【幅條3】鬆(1) 【幅條4】緊(1/2-)
【B偏左】--【幅條2】緊(1/2) 【幅條3】鬆(1) 【幅條4】緊(1/2)
【C偏左】--【幅條2】緊(1/2-) 【幅條3】鬆(1) 【幅條4】緊(1/2+)
正圓校正
依序檢查幅條1丶3、5
鬆(1)--指幅條放鬆 (2或1或1/2或1/4或1/8圈),視情況增減。
【A內凹】--【幅條2】鬆(1/2+) 【幅條3】鬆(1) 【幅條4】鬆(1/2-)
【B內凹】--【幅條2】鬆(1/2) 【幅條3】鬆(1) 【幅條4】鬆(1/2)
【C內凹】--【幅條2】鬆(1/2-) 【幅條3】鬆(1) 【幅條4】鬆(1/2+)
【A外凸】--【幅條2】緊(1/2+) 【幅條3】緊(1) 【幅條4】緊(1/2-)
【B外凸】--【幅條2】緊(1/2) 【幅條3】緊(1) 【幅條4】緊(1/2)
【C外凸】--【幅條2】緊(1/2-) 【幅條3】緊(1) 【幅條4】緊(1/2+)
以上若有不清楚的部份,就請其他有研究的大大多加補充指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