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共用了三個非卡踏板,在這邊分享一下用後感。
這三個踏板分別是Wellgo M248DU,Wellgo C17以及MPDEO ALNC 930。
Wellgo M248DU:
買車附的踏板,算是還不錯的基本款,單面踏板,
比較麻煩的就是起步的時候可能會踩到反面,
但觸感很明顯,習慣之後腳抬一下讓它空轉一圈很容易就轉正了,
問題不大,
鋁合金本體加外框在踏板正面形成一個凹槽,
對鞋子的固定效果還蠻好的,陡坡回勾施力也沒什麼問題,
踩踏的時候會覺得內側軟軟的,抽車的時候更明顯,
甚至會有腳掌好像要內翻的感覺,
這沒辦法,畢竟穿的是普通的運動鞋,
踏板的外框又只環繞前後和外側,內側是空的,
當然會有這種內側空虛的感覺,
反正就是一個基本的踏板,
軸心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好像會漏油?
Wellgo C-17:

和M248DU很相似,但規格、質感都更好一些的踏板,
一體成形,卡式培林軸承,
Wellgo官網已移除產品頁面,價格有點混亂。
和M248DU相比,踏板中心沒有形成凹槽,而是一個柱狀平面,
在外框之外提供了額外的踩踏支撐,
可能拜那多出來的平面之賜,
第一腳踩下去就很明顯感覺到更硬更扎實,
腳掌內側空軟的感覺也減輕許多,
但有一好沒兩好,少了M248DU那樣的凹槽,加上較鈍的外框釘,
多踩幾圈之後,馬上就會發現C-17抓不太住鞋子,
腳踩定位之後,位置很容易跑掉,
不要說撞到窟窿,就連變速不順時的瞬間的頓挫,
都能讓腳掌移位,
所以裝上C-17之後,
整個騎乘過程一直處在不安穩的踩踏之中,
得要一直費神去注意腳掌位置,這還真的蠻傷神的,
個人感覺算是設計不良的的一個踏板,一體成型的本體,培林軸承,
但卻敗在抓不住腳。
這兩張照片應該可以看的出來M248DU和C-17的外框與中心高度差的差異。


C-17騎過兩次後,我原本打算再換回M248DU,不過...
MPDEO ALNC 930:

在沒屋頂買輪袋的時候,東翻翻西翻翻看到的一個踏板,
看起來就很酷的樣子,不像很多人推薦的MG1那麼粗曠,
感覺跟公路車很搭,又不貴,就下手買了。
等貨期間在網路查了一些資料,發現這踏板有幾個怪怪的地方,
1.
和XPEDO FACEOFF XMX 18AC長得一模一樣,價錢卻只要它的幾分之一,
雖然是全新品,但踏板表面烤漆有好幾處傷痕、髒污,
仿冒?代工?工廠流出?
2.
官網資料顯示930是3培林軸心,但沒屋頂賣家標示為2培林,
大陸購物網站還有一培林的版本,還可以多十元人民幣多個培林(最多也是三培林)?
那我買的這930到底是幾培林?
就相信賣家標示的二培林吧。
???
FACEOFF 18AC號稱吸震踏板,靠的是夾在兩片踏版本體間的軟材質圓柱體,
MPDEO 930在這點也忠實呈獻,只是我比較不明白的是,
兩片平面都用螺絲直接貫穿鎖死了,這樣子那軟圓柱還能有什麼吸震效果嗎?

最初擔心的930本體寬度看來沒什麼問題,和C-17差不多寬,
前後長了不少,整個踩踏面積大幅提升。

930(或說FACEOFF 18AC?)本體側面,前後略高,
中間形成凹槽,加上踏板表面的止滑釘,對鞋子的固定性應該會不錯吧。

實際上路後,就只有一個字,讚!
大踏面+止滑釘,得到穩定扎實的踩踏和非常好的抓鞋效果,
整個騎乘過程幾乎不必再費神在腳掌移位的問題上,
內側空軟的問題也完全不存在,
抽車更是一整個爽快,不用說那種小跳躍式的抽車,
就算是前踩後勾全身發力扭車的那種爆發性抽車也完全沒問題,
真不敢相信換一個非卡踏板帶來的騎乘感受可以有這麼大的差異。
MPDEO 930抓鞋抓的非常穩,但也因為抓的太穩了,
如果起步一開始沒踏到定點的話,
就很難像C-17或M248DU那樣一邊踩踏一邊扭動把腳掌調回定位,
基本上一定要把腳抬離踏板再放到定位上,
這個過程可以說一定要停止踩踏才能進行。
以及雖然止滑釘可以穩穩的抓住鞋子讓它不會前後左右亂跑,
但要是遇到路面不平整產生向上的力道,鞋子還是有可能被震離踏板而導致腳掌移位,
不過這就是非卡踏無解的先天不足了。
還有一點是,這止滑釘會傷鞋,
特別是那種輕量化慢跑鞋沒被硬橡膠覆蓋住的部份,損傷的會特別明顯,
所以如果要用這種止滑釘踏板,最好還是穿整塊橡膠大底的鞋子比較好。
不知道MPDEO ALNC 930和XPEDO XMX 18AC到底有什麼關係,
如果之後真的不幸930有什麼品質上的問題而且我還是不想換卡踏的話,
也許就真的去買XPEDO XMX 18AC了吧?
ALNC 930裝在車上的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