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攜車架是在單車店裡買來的,約1.5小朋友(比Y拍貴很多)
不會擋到大牌,不會增加車子行進所需寬度,從左右後視鏡看不到單車(據說條子北北比較不會找麻煩)
右側照,攜車架用六條繩子綁起來,二條在上方勾住行李箱,二條勾側邊,二條勾下面,我有試過短暫負重,整個人掛上去(65KG)還穩穩的
左側照,車輪會擋到倒車雷達,倒車時長"嗶"聲,讓人心驚膽跳。兩部單車的相連處要用海綿保護好
我只載過一次,從內湖到汐止~
據單車老手說,這種掛式攜車架,方便好用,但是會傷車車的版金,已經有前輩勾突了兩台
而且在高速公路上行駛,安全性是差了點。
這個車架打算拿去店裡退了~~
我現在已經偏向把單車快拆之後放進行李箱與後座
正在"客制"置車架(海綿+木板)中~~
有什麼心得再與大家分享~~
裡面有我的回覆文章,馬3應該有機會,參考看看~
ARTC認證的攜車架
rackyrose wrote:
感謝Benign 大...(恕刪)
感謝大大的提醒,我查過最新的條文,攜車架在交通法規內稱之為置放架,針對左右寬度沒有提及,
小弟希望能再繼續給它查個清楚!我這款是固定兩輪在車胎槽非單輪型式。
不過有ARTC的認證確實是合法上路最基本要件,多讓幾張小朋友離家事小,若導致交通事故茲事體大,
這是我當初會考慮的最高原則。我朋友的真實案例,用過早期未認證且知名的車頂架,10幾萬的登山車
在高速公路鬆脫直接摔在後方車道上,好在後方沒來車,不然後果很難想像,姑且不談是車架本身問題
還是人為疏失,無論使用哪種攜車架都會有它的風險存在不容輕忽。
小弟小小見解,如有冒犯處請多包涵,提供交通部相關法規,希望對大大有所助益~
選法規查詢→內容含有欄位鍵入"置放架"→查詢→點選1.道路交通安全規則
道路交通安全規則 第七十七條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九月二十一日 修正
Benign wrote:
感謝大大的提醒,我查...(恕刪)
Benign 大大,您真的太客氣了~~
從您的回覆裡,我只有看到相當正面的資訊~~
請勿多心~~
感謝您費心地詳查資料~~
關於車身寬度的問題~~
是我的印象記憶,資料來源應該是考照參考書~~
考證程度與您是不可相比的~~
不過您如果有興趣再查車寬問題的話~~
有任何收穫也請不吝讓小弟吸收~~
你建議的攜車架本來是我的第一考量~~
看了有關攜車架的上篇文章時,也十分地心動~~
但上網查了價錢之後,就退縮掉了~~
畢竟一分錢一分貨~~
這個小弟理解~~
安全是不可妥協的~~
等小朋友回家的時候,也許會去敗一組~~
不過我在使用時,會把前輪拆掉~~
因為開車習慣的關係~~
如果一時忘了車後有掛單車~~
那一出事後果不堪設想~~
這是出自個人的考慮因素~~
另外一點要請教您的~~
是如果將前輪拆下~~
改用其他的固定方式(加橫杆、多綁繩子....)~~
單車的穩定程度是否依然~~
再次感謝您撥忱回覆~~

~~我的速度與距離,不是由碼表決定的~~
rackyrose wrote:
Benign 大大,...(恕刪)
其實這款橫向式車架,原設計就是利用鋁槽上橡膠束帶扣住前後車胎,若拆掉前輪話前叉會沒有著力點,
或許加橫桿是一個方法但沒試過,不過拆掉前輪可能車把手會被另一台車檔到沒有機會,因為目前裝上
兩台車都要同時降座管不然會卡到車把手。
車架另外兩個固定點分別是後煞把手的束帶,讓單車不會左右晃動,最後就是單車和車架的固定帶,原廠
是隨附2條,小弟則是在城市X洲再多買2條相同的固定帶,也就是一台車我會用到2條固定帶降低風險。
若記得沒錯話舊法規有提及置放架側邊寬度,新法修訂後好像沒有提及,有機會小弟再到監理站詢問看看
當初裝好車架帶著證件到監理站打算變更行照,結果活動式車架不用變更,但還是要符合相關法規,此外
無論後置還是車頂架,檢驗標準都是以車架本體為主。
大大說的沒錯,用車架最怕是忘了車後有掛單車,這真是一定要特別注意的,提供些許心得希望對大大有
幫助囉^^
找到了最理想的方法
可以順利在車內置二台登山車
但是要犧牲兩個人的座位
跟大家分享一下
材料:
塑膠軟墊 寬1.5M 長 1M ,BxQ 買的,約三百元
橡皮筋 數條 ,單車店要的, free
泡綿 ,單車店要的 free
方法:
1. 將前後輪拆下,2 x 2 ,共 四輪置於後車箱
2. 將車把拆下,用橡皮筋將車把 & 前叉平行束在一起
3. 在汽車後座,鋪上塑膠軟墊
4. 將兩部車架,以不同的方向置入後座
5. 在單車與單車接觸的地方,以泡綿做為緩衝,避免愛車刮傷
以上就 ok 啦~~
缺點是單車拆拆組組,手難免沾上油污,最好準備溼紙巾來擦手
其二是到遠程去騎車車,回程已經累了,還要拆車組車,對體力跟 "腰力" 也是一項考驗
^^

~~我的速度與距離,不是由碼表決定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