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分享] Selle San Marco Aspide K 坐墊 & Avid 203mm碟盤

好的椅墊能夠提供更好的支撐力...而且在整台車子上的外觀也是重要的一環

流線的造型以及精美的花色....也是相當吸引人的

原車配的WTB Speed V也已經使用了1年多...坐起來也還蠻舒服的...

但每次看到其他車友車上那流線的坐墊...都引起我升級的慾望

原本只想說選擇台灣的品牌...如VELO或是Selle Success

價格上真的非常親民...但是再細節上還是差了一些

而且自己敗家的心一直想要使用更有口碑的品牌

FIZIK也是大家首選的品牌...但是我看上的系列(GOBI)價位也是偏高

在自己稍做功課之後...最後選定Selle San Marco系列的坐墊

在車友的評價中也是不錯的....而且是義大利製造的..最重要是價格不算太貴

經過多次的比較(價錢...外觀...以及坐感)...最後決定入手Aspide系列


Selle San Marco Aspide K
[分享] Selle San Marco Aspide K 坐墊 & Avid 203mm碟盤


座墊前緣都會標示出系列名
[分享] Selle San Marco Aspide K 坐墊 & Avid 203mm碟盤


精美的製造商繡字 Made in Italy
[分享] Selle San Marco Aspide K 坐墊 & Avid 203mm碟盤


優美的坐墊線條
[分享] Selle San Marco Aspide K 坐墊 & Avid 203mm碟盤


皮革上的車縫線也巧妙的勾出椅墊的曲線
[分享] Selle San Marco Aspide K 坐墊 & Avid 203mm碟盤


穠纖合度的曲線實在令人愛不釋手
[分享] Selle San Marco Aspide K 坐墊 & Avid 203mm碟盤


座弓是鈦金屬...而且椅墊後緣的義大利國旗三色也是吸引我入手的重要指標
[分享] Selle San Marco Aspide K 坐墊 & Avid 203mm碟盤


沒有實際去測量過椅墊的重量...但是根據官方的一些消息...應該在160~180公克之間

而且坐墊相當薄...與原本的坐墊相較之下差別非常大...

換上新的坐墊後....座管還要向上調高約2~3公分....來彌補新舊座墊的落差

安裝完之後穿上車褲實際騎乘...會發現支撐力真的好很多...

大腿內側在踩踏時也不會大面積的與坐墊摩擦...

但是真的比舊坐墊硬太多了...需要在一點時間來適應

=========================================================================


再來分享也是同時間入手的AVID 203MM碟盤...

原車配的HAYES 160MM碟盤在使用一年多後...並沒有太大的問題

而且造型上也算是不錯看的....可是在26吋的輪框之下...160MM的碟盤實在太小了

所以就心生改裝加大碟盤的念頭....這樣在視覺上的搭配也比較震撼...

在制動的原理上....在煞車時...車子與人的重心會大大的轉移至前方....所以前輪的制動力是有必要提升的

所以我也只針對前輪的碟煞升級改裝....後輪就還是保留160MM的碟盤

除了實際的制動效果外....碟盤的外觀也是非常重要的....

外型上最滿意的是MAGURA的浪花碟...但是在網路上看到售價都偏高

203MM的更是貴(不包含轉接座)...最後還是看上了AVID的這塊碟盤

造型上也是很迷人...毫不考慮的入手啦


AVID 203MM碟盤
[分享] Selle San Marco Aspide K 坐墊 & Avid 203mm碟盤


驗明正身AVID
[分享] Selle San Marco Aspide K 坐墊 & Avid 203mm碟盤


尺寸是203MM的
[分享] Selle San Marco Aspide K 坐墊 & Avid 203mm碟盤


將卡鉗接上轉203碟盤的轉接座
[分享] Selle San Marco Aspide K 坐墊 & Avid 203mm碟盤


整體照....雖然視覺上不上重車上動輒280MM~320MM的震撼...但是對腳踏車來說就夠用了
[分享] Selle San Marco Aspide K 坐墊 & Avid 203mm碟盤


安裝上之後實際測試....性能上還無法提供確切的心得...因為還碟盤和來令片還在磨合當中

但是視覺上的感受真的是相當強烈...從原本的160MM升級到203MM...真的差很多

看起來更是有爽快感...

著重在視覺系上的車友真的應該考慮換上203MM的碟盤

以上在颱風天不能騎車的星期六與各位車友分享


==================================================================

補上坐墊使用心得

第一次 夜騎澄清湖2圈 約20公里

坐墊的硬度連穿著車褲都能清楚感受到...經過坑洞的感受更是明顯

但是坐墊的服貼度十足...屁股並不容易在椅墊上滑動...

由於座墊前端更加細長流線....使得大腿的運動延展度更加順暢

騎完之後覺得腿部負擔更小(一樣的距離騎乘之下)


第二次 MOBILE01大會師(至夢時代)+中山大學 約35公里

椅墊的坐感與第一次一樣...還在適應中...

但是明顯感受到坐墊的支撐力以及大腿能爆發出來的力道

特別是爬坡路段...之前坐在椅墊上大腿不容易出力..似乎大腿內側容易被椅墊前端頂住

新的椅墊已經沒有被頂住的問題...所以能更容易將力道使出來


===================================================================

補上203MM碟盤使用心得

經過幾天的磨合期之後...碟盤已經進入工作狀況了

首先因為碟盤加大...所以因為力距的關係.....所以煞車力道更強大...

之前用160MM的碟盤...在行進間要急煞翹後輪(自己練習用)...會發現要接近時速6左右後輪才能離地(前叉沒鎖定)

換上203MM的碟盤....能明顯感受到只要煞車帶深一點...都能感受到變大的煞車力道...要翹後輪更是得心應手

換上新碟盤後...煞車時來令片和碟盤所產生的蜂鳴聲也更大...聽起來還蠻悅耳的

至於碟盤容易偏擺的問題...已經有遇到了....但是我車上的喋煞是HAYES SOLE...雙邊的活塞是可以調整間隙的

所以只要用六角板手微調碟盤與活塞的間隙就可以了...其他的卡鉗系統可能就要放油來做調整了

再次提醒對於前碟煞有疑慮的車友...前煞是提供車輛70%以上的制動能力...

後煞則是調整車速...但無法提供足夠的煞車力道....這是車輛在減速時的慣性問題(特別是下坡時或急煞)

要常練習對於煞車力道的掌握...精準煞車力道是能讓你避免事故的利器之一...

要去體驗前煞與前輪能提供最大制動力的極限...

不要因為自己無法掌握前煞車的力道...產生事故(例如前空翻360度)....而來怪罪於煞車

以上提供參考
2007-10-06 17:32 發佈
坐墊看起來還挺不錯的

我的坐墊看起來可就陽春多了....

不過還是感謝分享
嗯...A片看完要幹嘛? 當然是換B片囉!
VISION wrote:
坐墊看起來還挺不錯的

我的坐墊看起來可就陽春多了....

不過還是感謝分享(恕刪)


造型上是還不錯....而且價錢也還蠻便宜的

只要符合自己的坐墊...都是好坐墊啦
不知道大哥這個入手價多少呢??
是真皮還是合成的qq
不過這牌的坐墊真不錯
小弟的也是aspied系列的不過是印刷那版的
入手約3.2k
小地下一台車因該也是會用這牌的不過大哥分享的小弟也想考慮
所以拜託大哥回答我一下不方便的話pm謝謝
k82469913 wrote:

是真皮還是合成的qq
不過這牌的坐墊真不錯


這坐墊並不是真皮的....但是坐墊摸起來觸感相當不錯..作工也很精細

值得考慮入手
如果你只是一般用途(沒有offroad FR/DH用途)

那將來一定會有想拆掉的念頭
(我的兩片HAYES 203及SHIMANO 203轉接坐目前只好放在倉庫)

因為愈大的盤

愈容易偏

異音也會跟著來

視覺上是大大好看~~這是最大的好處

有一個重點你說對了!!
重車前輪有二片牒盤是為了煞車保持平衡!!
越大越穩制動力強!!後煞很少用!!
單片加大增加制動力~平衡不夠也造成前叉負擔!!
異音這狀況在
大盤+過彎時+強度不好的框及鋼絲上
特別明顯

但是大盤真的是視覺效果一流~~
畢大
picassorfc wrote:
如果你只是一般用途(沒有offroad FR/DH用途)

那將來一定會有想拆掉的念頭
(我的兩片HAYES 203及SHIMANO 203轉接坐目前只好放在倉庫)

因為愈大的盤

愈容易偏

異音也會跟著來

視覺上是大大好看~~這是最大的好處



這些問題在我安裝203MM的碟盤之前也都是有考慮過的...但是就是為了視覺爽度

所以並不會在意這些困擾...

要是到時候真的受不了...再換回160MM的囉...

反正家裡也有很多碟盤(摩托車用)掛在廚子裡做展示

目前視覺優先.....哈哈
花雕GSR wrote:
有一個重點你說對了!!
重車前輪有二片牒盤是為了煞車保持平衡!!
越大越穩制動力強!!後煞很少用!!
單片加大增加制動力~平衡不夠也造成前叉負擔!!


是阿....這一些機械原理都是相通的...所以能將玩摩托車的理論多少轉移到腳踏車上

很快就能掌握住一些基本的概念了

後煞通常只是在調整速度時使用.....真正能發揮制動功能的是在前煞...

而能精準掌握煞車力道更是成為進階玩家的重點之一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