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等這麼久,在塔塔加聯賽前10天,就將大盤及曲柄送去高菖回昇陽,然後昇陽再送到日本組裝,來來回回就搞了幾乎兩個禮拜,差點塔塔加聯賽要騎我的 TCR2去比...
(因為功率計需要安裝在大盤以及曲柄上)
之前一直有在 survey功率計,原本想裝 SRM,但是一來貴,二來它的電池雖說似乎可以用4000小時,但是如果沒電時要回原廠德國換電池(當然運費,時間等等就要等待),我大概沒有辦法忍受等這麼久,也曾在沒有 Pioneer這台功率計之前買過 Stage的功率計,不過它只能測單腿的功率,然後演算出雙腿的功率,有點可惜,如果左右腿的瓦數相差很大的話,很容易不準(其實講的就是我,稍後說明)。
所以我在買功率計前,大概有幾個需求:
1.不能太貴(5萬多可以接受)
2.可以測雙腿
3.電池可以自己換
其實講來講去就是我今天要講的主題, Pioneer的功率計啦...
我有一個習慣,就是如果無法買德意志帝國的產品(SRM),至少也要買同是軸心國大日本帝國的產品啊,感覺無論是精細度或是耐用度或是友善度都是一等一的啊...
而且它完全符合我的三個要求
1.他的價格含一個碼錶頭SGX-CA500售價 53800元,其實碼錶頭才是本體啊,可以清楚看到自己踩踏的力道,每 30度呈現。
2.測雙腿
3.兩個電池 CR2032可以自己換
接下來,話不多說,開箱了:

首先看到這兩個盒子,一個是碼錶頭(右),一個是功率計本體(左),這次所搭配的是 SGX-CA500,雖然不是 CA900,但 CA500可以利用 wifi將騎乘的記錄上傳到網站,還可以利用 wifi更新韌體,還蠻方便的, CA900就沒有,雖然錶碼頭看起來好像比較高級。(別問我高級的怎麼反而不行...我也不知道),重點是...它們是 MIJ,日本製造!

錶頭和 EDGE 810的比較

要用它特殊的架子裝上這個錶頭

做的蠻用心的,卡的一聲再鎖住,很方便,但就不能再裝 Garmin了。

功率計一個需要裝在大盤上

另一個需要裝在曲柄上
如果硬要嫌的話,裝在曲柄那個,比 Stage來的大一點...我的 Stage如下:

在原廠的盒子中,很貼心的幫我們準備了那個三角飯糰的蓋子以及曲柄的蓋子(?)
難不成這東西真的有可能會搞掉?不知道...

老日的熊度不錯

開啟時,預設就是這個畫面,比較可惜的是,沒有中文...但至少有英文啦...這個界面是可以改的,有很多面板可以切換,我平常練車時是這個畫面,可以看左右腿的功率,以及角度,還有畫圓的效率。
一開始可能真的要好好學習一下這個界面與系統,平常3C用這麼久,竟然一開始不太適應它的操作界面,好不容易才搞定,而且它的充電充滿不會自動斷電,我是不知道會不會有過充的問題。
你可以連到它的騎乘記錄上傳網站進行分析,我在想這個網站應該一直在修改或新增功能,因為前一陣子還可以同步到 Strava的網站或是TrainingPeaks(這我很需要),據說還會有中文界面,就敬請期待吧...



附加說明一下,塔塔加聯賽我是用 Garmin匯出功能再匯進來的,它現在也可以支援匯入 tcx的檔案。

個人目前還在研究這些統計資訊,但上圖這個,你在騎的時後也會一直出現,可以看左右腿畫圓的角度,以及左右腿的瓦數...
以我為例,58公斤還是可以輸出 316W啦,但是左腿 189瓦和右腿差了 62瓦,原來我在騎車時也是吃單邊啊...功率差這麼多,我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左腿功率輸出大,看來 Stage只能測我左腿功率的,就會誇大我的功率了啊...
另外,右上角是畫圓效率,我自己試過最高的畫圓效率是 89%,主要比較難的在下死點到上死點的拉提,在速度平緩或是下坡,幾乎不會用到,所以效能大約會在50甚至 40幾,但是上坡時因為全力畫圓,也有用卡鞋上提踏板,所以可以超過 70%以上。
看來,我的改進空間還真的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