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買菜車也要手編輪,0417新增36孔Crow's Foot鴉足式後輪

大賣場買菜車也要手編輪,我也來自製校正台




好長一段時間,輪圈歪了都是置之不理或是換掉,最近拜讀許多單車技術文,
終於曉得怎麼自己修輪了,剛好手邊協力車騎斷兩跟鋼絲,就拿來做實驗了。
以下看圖說話。


1正視圖,中間下方為自制槓桿量表,右邊黑色為借來的直尺,橫向木片是為了長槓桿延伸,可旋轉收起。
買菜車也要手編輪,0417新增36孔Crow's Foot鴉足式後輪

2左視圖,突出兩片板用來靠齊輪框,量測正心偏差
買菜車也要手編輪,0417新增36孔Crow's Foot鴉足式後輪


3後視圖
買菜車也要手編輪,0417新增36孔Crow's Foot鴉足式後輪

4右視圖
買菜車也要手編輪,0417新增36孔Crow's Foot鴉足式後輪

5上輪校正
買菜車也要手編輪,0417新增36孔Crow's Foot鴉足式後輪

6自製槓桿量表,用一根衣架去皮曲折而成。
買菜車也要手編輪,0417新增36孔Crow's Foot鴉足式後輪

7槓桿量表後視圖,外加20元配重,增加量表靈敏度
買菜車也要手編輪,0417新增36孔Crow's Foot鴉足式後輪

8偏擺校正
買菜車也要手編輪,0417新增36孔Crow's Foot鴉足式後輪


9上視圖,v槽直接放
買菜車也要手編輪,0417新增36孔Crow's Foot鴉足式後輪


10定心量測
買菜車也要手編輪,0417新增36孔Crow's Foot鴉足式後輪

11定心量測,也可平放量測
買菜車也要手編輪,0417新增36孔Crow's Foot鴉足式後輪


槓桿兩端比例大概1:10,目前偏擺可以調到右側直尺振幅1cm左右。
不用眼睛盯著小隙縫看到脫窗。





順便請教有經驗的前輩,小弟理解到的觀念有沒有問題。

1.鋼絲長度用這個計算器「大概」(因為有些尺寸實在難以量測精準)計算出來後,
可否故意買稍短(2mm?),然後用長銅頭(12加長到16mm)彌補呢?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18&t=973598&p=1

因為調這些爛框,有時候調好鋼絲都跑出頭來了,長銅頭可有使用限制?


2.Cross (X)幾個交叉,就是錯位幾個孔,由「ohmylife的單車生活」所寫的文搞懂了
http://blog.xuite.net/ohmylife/bicycle/22134665

借底下的圖,花鼓和輪圈都打上編號,就一清二楚
1編到1就是x0
1編到4就是x3
買菜車也要手編輪,0417新增36孔Crow's Foot鴉足式後輪

3.鋼絲內外側目前接受此派說法http://blog.xuite.net/ohmylife/bicycle/22133933
後輪,後拉,走內側,
前輪,前拉,走內側。
(內側:鋼絲由花鼓外側往裡穿)

(不曉得什麼原因,我家的賣場車後輪的後拉鋼絲同一輪,左邊走內,右邊走外,這又是哪門哪派?)



4.初次上緊鋼絲最好分次慢慢鎖,不然一開始鎖緊的鋼絲,調整到最後容易凸頭


5.調整找最極限(偏擺就是偏最左或是偏最右)的偏差點,「慢慢」調,
目前個人覺得一次最多調個一圈差不多,調了就換點再調,不要想一次修正大偏擺。



6.正心調整一直被用詞混淆,調整的不是(軸)心,從頭調到尾都是調框,
正心量測的距離大者,表示框太偏此側,另一側要鎖緊拉回去。



以上觀念,不曉得有什麼需要導正的地方,還請先進前輩不吝指導。






最後,雖然用著簡陋的工具,調整著廉價的輪圈,但是看到輪子不再s型(肉眼不可見程度)
實在很爽,鋼絲騎斷也不怕,補根鋼絲就行。

這個技能真是適合各級家庭主婦,學齡兒童,掃街巡邏人士,
把鐵馬真的當成鐵牛,鐵驢,鐵騾在操,停車硬擠亂放,沒事還要載著麻己出遊,
這招學著真是受用無窮!



========20130303新增心得============
我最近才發現曉得,正圓原來如此重要!!
本來我調了差不多了,因為之後怎麼鎖緊正圓都不改變了,玵且也快鎖不動了(太緊了)
就想說那就這樣吧。
試騎時輪胎重得要死,好像載了一個人在騎,研究了一下才發現正圓調好點,就變輕快了。
(不過我後來因為上緊圓不改變,我就索性放鬆了,圓就有變好)

以後我正圓都要調到極限為止,影響好大啊



==============0417新增36孔Crow's Foot鴉足式後輪===============
連結如下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18&t=3221291&p=2#43160556#43160556
2013-02-24 23:18 發佈

wwx wrote:
大賣場買菜車也要手編...(恕刪)


這個DIY太強大了!

你這個校正台看似簡陋,但是原理都有到位。
那些長久以來享有諸多權利的人,忘了這是由許多人犧牲奉獻換來的。
鋼絲走內走外要看作用力是哪方為主要,C夾,V夾跟碟式煞車,鼓式煞車編法不同,要看框跟花鼓作用力方向性有關,框不夠硬會用交叉2X或3X補強,拉力不均重踩會有噹噹的異音出現,初步調整銅頭都是以一圈調整,到最後張力釋放幾次後會細微到1/4圈微調,此土炮校正沒用張力計只能靠手感抓,調一根有時會影響左右兩根張力跑掉
個人理解正心 指的心 應該是指

車架的中心

就是使輪框編完過後可以在車架的中心(或是說使輪組在兩後勾爪之中心)...

講的應該並不是指軸心吧

dw wrote:
這個DIY太強大了!...(恕刪)


多謝捧場,其實我最有成就感的是那個自製的槓桿量表。



motorkk wrote:
鋼絲走內走外要看作用...(恕刪)


感謝指教,以後有機會來注意一下您提點的問題



棒棒糖123 wrote:
個人理解正心 指的心...(恕刪)


哈哈~您說得沒錯!

我一開始是誤解,以為拉緊,軸心就可以跑過來,事實上是框被拉的更近,相對軸心就更跑向另一邊了
因為正心弓也是量測軸的位置,熊熊就暈頭攪混了。



其實我有在想,後輪才比較有正心的問題,但是有許多文也提到,
為了輪框要置中,鋼絲就變得受力不均。

如果在買菜車等級的車上,故意讓後輪兩側鋼絲等長,受力也平均,
再用墊片把框『擠』回中心一點(不求絕對置中),這樣輪組的耐重壽命會上升嗎?
(因為車架是有彈性的嘛,硬來還是擠得出一兩公分吧,或是千金頂板金法也行)

wwx wrote:
1.鋼絲長度用這個計算器「大概」(因為有些尺寸實在難以量測精準)計算出來後,
可否故意買稍短(2mm?),然後用長銅頭(12加長到16mm)彌補呢?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18&t=973598&p=1


長銅頭原本的用途是用在較厚的輪圈上,用來彌補鋼絲長度的不足並不是最好的做法,鋼絲最好還是能鎖到底以延長銅頭的壽命。真要用長銅頭補長度的話,DT的網站建議14mm銅頭可配短1mm的鋼絲,16mm銅頭可配短2mm的鋼絲。
你的自製校正台頗有裝置藝術品的fu...
我以前第一次玩手編輪時是把車倒過來,用夾器的煞車塊來判斷偏擺,要確認正心時就把輪子反裝(比較左右兩側和煞車塊的間隙),鋼絲張力則是用彈的聲音來確認每支鋼絲的張力都差不多。那時用這種簡陋的方式編好的輪組用了五年以上了,倒也沒有什麼問題,不過後來有了校正台和張力計後,又重新仔細的調整過一遍。


wwx wrote:
如果在買菜車等級的車上,故意讓後輪兩側鋼絲等長,受力也平均,
再用墊片把框『擠』回中心一點(不求絕對置中),這樣輪組的耐重壽命會上升嗎?
(因為車架是有彈性的嘛,硬來還是擠得出一兩公分吧,或是千金頂板金法也行)


要提升後輪的負重能力就多加鋼絲吧,36支以上應該夠用了,如果要更進一步的話就選雙層有魚眼孔的輪圈,然後鋼絲張力不要太低,後輪右側至少100kgf以上。
wwx wrote:
因為車架是有彈性的嘛,硬來還是擠得出一兩公分吧
鋼管非快拆能用此作法可是1~2CM加墊片會不會太OVER加2~5mm可以,張力不均非兩側,是指同一側前拉跟後拉張力不均,兩側張力不均會影響框的側向穩定度,能做到每根都張力相同最好,跑系列才會用2:1的編法彌補直拉側向平衡,直拉鋼絲都是要偷輕,最堅固還是傳統兩側都是2x或3X,DT TIRCON才會再改良2X+1直拉,偏心框用久才知道不理想,受載重支撐點不均會吃胎跑一邊
版大您您...真是
創意無限,手工超強........又兼環保

wwx wrote:
大賣場買菜車也要手編...(恕刪)


用車架+束帶就可以了
不用這麼厚工

BLOG http://mpsevo.blogspot.tw/
DIY無價
不過你也不用搞得這麼苦水吧
其實用立車架就可以編輪了

將輪子在立車架上放好
弄個東西比如小箱子從前面推進就可以調整偏心

左右推則可以調整偏擺


照片裡的輪子也是我自己編的
※此輪早已編好,但圖片是剛拍的,所以內外胎已裝上這點請勿計較謝謝

之前把舊輪組分解後方便收藏,前不久心血來潮就玩看看編輪
結論是一隻螺絲起子就搞定了 ,什麼專業儀器的基本上都不需要
原本的幅條調整器有點開掉還特地去新買了一個頗貴的,結果是沒用到

雖然是第一次編輪而且還是土砲
但我本來就會調整偏擺跟偏心,所以輪組還是無驚無險的編起來了
不過因為我沒買張力測量器,所以只能用手測大致的張力
要問能不能用..我想是可以啦,但我不知道磅數多少就是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