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不負責之30元提昇105後變準確度方案

自從去年買了tcr c1以後,從檔檔精準,到慢慢跑掉,也去捷安特旗艦店調過三次,第一次調整不錯,第二次普通,第三次店員隨隨便便調整後,隨著後變跑掉的頻率越來越高,也開始懶的去讓人調,網路上也拼命做功課,才發現還不少人有一樣的問題!
很多人都勸去專業車店,重新跑線。但我總想花了三萬多元,總不能每幾十公里就去調整,每一千公里,就去車店重新跑線吧。

當然其間也試過換過內線,截短外管,盡量讓變速行程縮短,不過效果不彰。

前天靈光乍現,何不利用可撓式剎車彎管,縮短最後一段變速外管,畢竟它是轉180度,有間隙過大的可能性。
不負責之30元提昇105後變準確度方案
調整,今天試騎,精確度確實有提昇。不過不是長期測試,還不知其它衍生問題,僅提供像我一樣不想花錢重新跑線,又被105後變搞的很煩的人試試看。


同場加映土炮菜市場越野折疊公路車sora改走內線
不負責之30元提昇105後變準確度方案

不負責之30元提昇105後變準確度方案
這也是昨天才改好,未經長期測試。

目前發現變速線變緊,有可能容易衰減不準的後遺症。
2011-02-23 21:27 發佈
用V夾導線管這樣處理,真的是創意無限啦~
請教一個問題。
使用的外管是什麼管呢?
是,還是4mm的變速管??
若是使用5mm的煞車管,
變速很可會因為車螺旋管的壓縮比,產生變速不準的問題。
而用4mm的變速管,又會與V夾導線管口徑不和,也會有壓縮比的問題。
不曉得樓主這樣使用,變速是否正常??

9速系統已經算是很好調整了,技師不認真的話,
還請多督促對方,畢竟錢都花了,服務一定要求。
雖然我都自己搞車,但從沒想過這樣搞,創意無限。
佩服~!

調得好的變速,是不需要常常調整的。
常常需要調整,絕對有問題。
l3815sc wrote:
自從去年買了tcr ...(恕刪)


這樣改走內線真是有創意

土砲最高!!

ddar白馬 wrote:
用V夾導線管這樣處理...(恕刪)


白馬大提到口徑不同會有間隙的論點我很同意
我之前也是認為煞車線跟變速線不能共通
某日很認真的看完JAGWIRE的產品型錄後發現
JAGWIRE有很多煞變共用的管材~
但是兩種內線明明就不一樣粗
有大大可以解釋一下嗎?

另外借這個板問一下
管子分4 , 4.5 , 5mm
粗細跟是煞車還是變速
有"絕對"的關西嗎?

" 上次很有信心的跟別人說5mm一定是煞車管,結果剪開來是變速的笨蛋問 "


ddar白馬 wrote:
變速很可會因為車螺旋管的壓縮比,產生變速不準的問題。
而用4mm的變速管,又會與V夾導線管口徑不和,也會有壓縮比的問題。

才在納悶管線那來的壓縮比

是「阿搜比」啦~
後變部分把灣管前端的鋁頭拿掉,直接用變速外管的豆豆套上,會更合
小弟後變這樣用已經很久很多次了,但公路車變把也能這樣玩,不得不配服一下樓主
ddar白馬 wrote:
變速很可會因為車螺旋管的壓縮比,產生變速不準的問題。
而用4mm的變速管,又會與V夾導線管口徑不和,也會有壓縮比的問題。
不曉得樓主這樣使用,變速是否正常??

小弟私人不負則任的告訴你,絕對正常,只要有裝好
幾mm管,不清楚,總之就是"一般"變速線管"就可以了(簡單點講就是都能用)
如果阿縮比真的太大,變速外管塞入灣管的部分用絕緣膠帶繞幾圈就好
應該是常常雨中騎車,後變最尾端那邊變得磨擦力較大,然後就開始變不準了。只要拉出來內線重吃油就好,連螺絲都不用鬆開來。只有新管線時才需要多調個幾次。
剎車外管與變速外管不能混用的理由如下

(1)煞車外管內為螺旋鋼包覆 避免煞車時極大的內線張力將外管撐破,這是安全性的問題
(2)變速外管內為平行鋼絲排列,目的是避免外管延伸或被壓縮,這是變速精準度的問題

至於Jagwire變速煞車通用的外管
皆是平行鋼絲排列加上克維拉(Kevlar)的包覆 並非塑膠包覆,能保護外管不被撐爆
但其缺點太過死硬 不易彎曲造成某些情況走線不佳.


在以前5~6速時期 常見到煞車外管用於變速上卻也能運作良好,那是因為變速系統容忍的誤差較大.
在10速 11速系統 長久下來絕對會有問題.

個人淺見!參考看看~
http://wheel-art.blogspot.com/
105後變

可以這樣真讚

趕快試


l3815sc wrote:
自從去年買了tcr ...(恕刪)

這招真的不錯用
尤其是摺疊車要摺放
產生導線的伸縮更大
建議煞車線兩邊都裝
幾輛小摺都用這招





小摺這樣弄ok
公路車變速導線就不建議
我都直接用c家的導線


http://img440.imageshack.us/img440/8767/1013jo.jpg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