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車架有間隙一直都存在 一開始不太想管它
但漸漸發現間隙有愈來越大的趨勢 經過幾次的車友鑒定後
確定這間隙是來自於後避的部份 雖說不是什麼大問題
但"起毛雞"感覺很差 挑一天良辰吉日動工吧........

拆吧 拆吧 拆吧.........

分解所有的軸套 有夠多層 一個包一個

疑似兇手的軸套與軸心 有60條的間隙 誇張

上下軸心與軸套都有間隙 加起來共大於1mm

實在不明白原廠這樣的設計是為甚麼 沒事搞這摸複雜 小零件又多
而且該緊的太鬆 該鬆的有太緊 運作非常之詭異
來依張剖面圖

問題:
1.軸套A、B及軸心的間隙過大加起來一共有70條.
2.軸套B與自潤軸承應該要有0.5~1條的間隙已讓它可以轉動
但現在卻是軸套B比自潤軸承大4條.
3.鋁軸套長度多了10~20調造成車架的磨損(如圖下).
說了這摸多 簡單的說就是"該轉的地方不能動 不該轉的地方間隙過大"


與實際零件對照一下.......

因鋁軸套的問題造成車架的轉點磨損

改善方法
1.軸心改用強壯的M8不銹鋼螺絲+防鬆螺帽
2.軸套B重新做一支並且與自潤軸承應該要有0.5~1條的間隙.
3.鎖緊後鋁軸套與後避間要有10條的間距

新零件到位

逼出所有套套.........

已經被撐開的自潤軸承 爛掉了

準備換上新的自潤軸承 這2顆12.7mm特殊規格 得來不易阿

新舊軸套比一比.....

零件簡潔多了

原廠該死的設計 誰可以告訴我 用這麼複雜 又如此的不順是甚麼道理


金剛組合
結論
最期待的來了........
坐上去彈了幾下 老實說這不會是什摸非常明顯的改變
反而是對於小作動變敏感了
後避壓縮的運動曲線"感覺好像有"更順暢了
來是咬來試騎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