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去過腳踏車展看過發電花鼓這一種可由轉動生成電力的東西(台北捷運租腳踏車就是用這種),比傳統的磨擦式的好很多(記得報導高雄捷運租腳踏車就是採用但好像常卡住,大部份是1W燈)。讓我想裝發電花鼓的想法增加。
老實說在台灣買發電花鼓不太好買,之前問很多家都沒有相關部品可買,有得只有配好的小摺疊車才有。而有人找公司直接買單顆好像價格不便宜,而且要還要自己拉鐵條和找車框太麻煩了。正好前一陣子有打聽有買這樣發電花鼓輪組剛好可滿足我的要求。打聽到發電花鼓輪組(前車輪框26吋輕鋁框,其中發電花鼓約600g)要5張小朋友後,思考過未來電池上費用和考慮電池會突然沒有電,再想深一層就是環保一些(電池算是高汚染產品)。本著愛護地球的心給它開落去,感覺有一點偉大(其實心理想用一陣子看看能不能回本)。
看看有紙箱包裝呢,打開後看到前輪和小配件。


車框看起來還不錯看,比我先前原廠配的那一輪好看多了,發電花鼓車框比原廠配的要厚一些(聽人說強度會好一些),骨架編織也簡單好看,重量大概比原廠配的重一些,框加大加上發電花鼓部份重量算十分輕了,本人不是那一種要競速到連幾g都要計較的人(一般休閒用)。





配件有說明書、快拆、紮線帶和一顆2.4W高亮度LED燈,照片中多了一顆燈是本人騷包加買的(750大洋)。

車框是以快拆方式(100mm),腳踏車更換很容易,我保留原廠的專利快拆。唯一要更換輪胎和內胎,本人只花175元更換內胎(打氣孔不合)。我有換輪胎,原廠配的巧克力胎大太粒,換平胎比較好騎(初學者)。若是舊輪胎和內胎可合就直接換過去。留下來的車框看看是要先保留還是賣出去都可以,本人留下來防不時之需。


花鼓輪框裝好,先迫不急待試一下,把一顆燈插頭插入。轉動一下前輪(記得快拆一定要先裝好歐),哇~~~亮了~~亮度還真不錯,果真是2.4W高亮度LED燈。要注意我問過燈下方有一感光裝置(因為沒有開關),在周圍光亮環境會不亮,測試要在暗處或是把感光處給遮掩。


因為要將燈上電線拉到插發電花鼓輪上插座,先把燈架到自己想裝的位置(自己爽就好),本人是加到二支避震桿上(自己認為比較帥-騷包)。最後依想拉線位置拉線,因為本人買二顆燈,所以以Y字形接連二顆燈,再用紮線帶(本人自買黑色的配合車色),再插入插座。最後再輕轉一下輪子,看看二顆燈會不會亮(老板說可以一起亮二粒),哇~~還真的都亮了(老板沒有騙人)。算算亮了2.4W+2.4W=4.8W 相當等於5粒1W燈的磨豆子。



最後晚上試騎一下。因為相機不好拍腳踏車行駛,所以拍的有一點差。老實說腳踏車車燈不像機車那樣子高W數(耗電量高),要照亮及範圍是比不上,但一定要讓對面來的車輛能感覺光亮而保持安全,安全才是腳踏車車燈第一要求,這一點亮二顆2.4W就十分充足了(遠一點還真看得到)。前燈是腳踏車用電量最大的,常看到很多車友前燈都開一閃一閃的省電,有的時候還是危險,至少我裝這花鼓能在騎時能一直亮兩顆2.4W LED燈,不用考慮到電池,電池真的能少用就少用。



有一些人說裝發電花鼓會使前輪轉動變不好,我不知道這一些人有沒有使用過,但我實際在騎起來沒什麼不同(平地和山坡都有在騎,可能是新手所以感覺不夠敏銳),我想若是有差很多那為什麼歐洲國家使用很多,我想使用上應沒有差異很大才能推行。反而先前車子配的大顆粒胎換成平胎在騎乘上才有明顯感覺差異。
使用任何產品最好自先了解一下,買了才不會後悔。先前在台灣看到裝花鼓大都在高價車(少說在15000元以上會配置,數量少)幾千元的車子找不到,所以會想到這是算的高階的產品。想看看這前輪5000元的價格,所以在裝以在騎了幾次夜騎後,感覺這真是一個綠色產品,難怪歐洲的接受高(環保意識高)。若是不考慮公路車這種競速用,而是一般作休閒和上班可以考慮這一類的腳踏車,當然看自己的接受度。無論是像我這樣買來換或是買有配置的腳踏車都不錯,說好聽是為地球作環保,說難聽省下買電池錢(一個月八顆鹼性電池就要200~300元,一年要2400~3600元),若是常夜騎大約二年就回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