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單車前燈就買了N 個. (N >20, nt$ > 30K)
個人不做推薦, or 推銷, 純脆做客觀的現況及使用記錄介紹.
不論是一線或二線品牌, 大家都看過許多許多開箱文及亮度or 光型貼圖, 就不在贅述了.
二線的品牌/型號,及槍燈也不算是專用車燈, 就不談了,
只看一線的單車專用燈的使用匯整好了.
ps. 使用時間, 是充飽電或是用低自放電池, 全部用”最高”亮度不停機, 用到沒電來量測.(亮度是官方數據,因我不會測, 不管它有無灌水).(費用是我買的價錢,也許您可以找到更便宜的).
Trion 600-> 600流明, 2.4 hrs. 約USD 300(由美國帶回)
Dosun D1-> 500流明, 40 Lux@10M, 3.4 hrs. 約NTD 8K
Dosun M1 + -> 20 Lux, 5.5 hrs. 約 NTD 1.8K
Trelock 740 -> 20 Lux, 7 hrs. 約 NTD 1.7K
Busch Muller -> 40 Lux@10M, 6 hrs. 約 NTD 2.9K
Cateye HL-EL520 -> 1200 燭光. 4.5 hrs. 約 NTD 1.4K

我不知道”流明”, “燭光”, “勒克司” 之間要如何換算(這方面需要前輩指教!), 但我至少了解”瓦數(Walt)”是消耗功率單位, 而非亮度單位. 相信許多朋友都被賣家/廠商誤導了, 尤其在手電筒或槍燈方面.
體積(由小到大, 會影響到它佔您手把的空間):
EL520 > Trelock > Busch Muller > Trion > M1+ > D1(有大外接電池)




全部都調整高度到”極大照遠度”(不管對向是否刺眼或照到天空), 可發現:
D1 > Trion > Busch Muller > EL520(光束最小最集中) > M1+ > Trelock. (未測前, 以為Trion600 會最遠, 但際用後則不然)
全部都調整高度到看得見的”極大寬度”(不管遠近or 燈頭高度),可發現視野寬度:
D1 > Trion > Busch Muller > M1+ >Trelock > EL520
全部都調整到”最適當角度以發揮最佳照明”(不管遠近or 燈頭高度 or 對方刺眼),可發現:
D1 > Trion > Busch Muller > M1+ > Trelock > EL520
燈座(穩定度, & 使用方便性) :
Trion(很粗勇,很穩,老美做風) > Trelock(非織帶式的很穩,織帶式的不是很緊) > EL520(螺旋式,可以用於各種粗細的把手,可以轉很緊) > Busch Muller(不可調整左右, 很難把光源調到正前方) > M1+(材質很普通,有跳車疑慮) > D1(用彈性橡皮繃緊,其實是”繃不緊”,只要按一下燈頭上按扭,或遇大一點坑洞,燈頭就偏了,更別說重度off road)
以上僅供各位網友參考, 不做任何推薦. 因為我每一款都喜歡, 我才會花了很多錢, 每一款都買了很多支.買燈的錢夠買一部中級單車了.
各位網友可以各取所需,挑選您要的燈.
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