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單車前後變速器調整標準流程,個人心得筆記分享

第一原則:調完後變再調前變。
註:這篇文章的宗旨是給一些想重新設定變速跟調整的車友,一般的後續調整微調變速線張力即可。

標準後變速器的調整(推薦):
我們知道,變速線跟鏈條都會有存在張力的問題,而鏈條的存在同時會干擾到調整時的視線。

*先把鏈條拆下來順便保養,鬆開變速線固定螺絲
*調整H screw(後變導輪對齊最小飛輪齒片cog"外緣",center to outer border,約右偏1mm)
*調整L screw(後變導輪對齊最大飛輪齒片,center to center)
注意:以上由於已鬆開變速線,需用手推動後變改變導輪位置
*調整b-adjust screw,讓導輪與最大飛輪齒片間距約 6mm
*確認shifter(撥把或轉把)在最重檔位(變速線最鬆),將變速線張力調整鈕順時針轉到底再逆時針退回一圈(預留後續調整空間)
*前小後小,拉緊變速線然後固定,來回變速幾次,檢查變速線是否有些鬆弛(slip), 重新拉緊然後固定
*微調變速線張力調整鈕Barrel, 從小飛輪至大飛輪再退檔回來,使各檔位靜順

簡易後變速調整(不拆鏈條)
鬆開變速線->調整H->拉緊變速線固定->調整L->變速線張力微調。

前變速器調整:
*鬆開變速線固定螺絲
*前變速器outer cage距齒盤緣約1~3 mm,平行齒盤(這步驟很重要)
*在前小後大時,調整L screw,與鏈條間距0.5~1mm
*shifer(撥把或轉把)在最輕檔位,將變速線張力調整鈕順時針轉到底再逆時針退回一圈(預留後續調整空間)
,拉緊變速線後固定。來回變速幾次若有鬆弛(slip),重新拉緊固定
*在前大後小時,調整H screw,與鏈條間距0.5~1mm
*微調變速線張力調整鈕,若仍不順,檢查上面第二步驟

後記:

*變速器的調整其實很簡單,只要照上面的個人心得步驟。並且記得,後變先調H後L,前變則反之

變速線張力微調鈕記得:順時針轉動是放鬆變速線,逆時鐘是拉緊。同理煞車線亦同。

通常一開始的H跟L screw調整精準確定,後續變速器的調整都只需要張力微調,不需要再動到H跟L,切記!這也是為何一開始的調整建議鬆開變速線及鏈條以求精準,這是國外原廠變速器調整最標準的流程,而個人單車變速器為sram red系統,但各廠牌調整原則皆相同。

*後續的張力微調,後變與前撥(轉)把皆有調整旋鈕的車友,調整請以後變上的為主,原廠建議。

*在台灣或許一些車店師傅習慣用經驗或感覺來調整變速,有些是老師傅流傳下來,通常在變速線沒放鬆情況,直接H,L及張力微調一起進行,其實這是不太推薦的,只能憑師傅個人感覺良好,消費者亦看的眼花撩亂,運氣不好需時常調整,造成消費信心不足。

*個人學習經驗,台灣也有些車行不重視b-adjust screw的調整(或不懂),無確實縮小導輪與最大飛輪齒片間距約 6mm,容易造成變速效率不彰,若是騎淑女車不重視這些調整還可以接受,若是使用高階變速器而無法盡情發揮變速效率的車友們,遇到此類情形不免遺憾。趕快去檢查一下自己的變速器吧,變速調整不求人,很簡單的。

*若照上面的標準流程,變速調整還是不順,就要往其他因素尋找,如後變溝爪是否不正,走線,變速線內外管阻力等等。

補充:
變速走線順暢度雖也是個重點,但其實只要記得剪線切口的平整,記得使用圓椎讓切口不變形,上點油,這樣就有90分了。還有,也要避免水跑進管線裡


2009-08-26 10:27 發佈
edward0425 wrote:
第一原則:調完後變再...(恕刪)


推一下這篇~~~

edward0425 wrote:
第一原則:調完後變再...(恕刪)


不錯~不錯~這兩天在DIY整理自行車,剛好派上用場
edward0425 wrote:
第一原則:調完後變再...(恕刪)


要是有附圖就更棒了!
推一下,
自己也愛亂搞,前一陣子車放在陽台被莫拉克摧殘了幾天,變速變得澀澀的,動手把變速線鬆掉、變速線上上油、調一調張力螺絲,又是一尾活龍…
正在找撥把怎麼拆開保養…
有點怪怪的

當變速線鬆掉以後

還能夠把檔位變到最大飛輪調整 L screw?

來去確認一下~~~~
edward0425 wrote:
*先把鏈條拆下來順便保養,鬆開變速線
*調整H screw(後變導輪對齊最小飛輪齒片cog"外緣",center to outer border,約右偏1mm)
*調整L screw(後變導輪對齊最大飛輪齒片,center to center)
UNCLE BOOGIE wrote:
有點怪怪的
當變速線鬆掉以後
還能夠把檔位變到最大飛輪調整 L screw?


在鬆開變速線及未上鏈條情況時,可以用手去推動後變改變導輪位置,調整H及L來界定導輪擺動幅度
edward0425 wrote:
在鬆開變速線及未上鏈條情況時,可以用手去推動後變導輪位置,調整H及L來界定導輪擺動幅度


不是推導輪, 是推平行四邊形機構, 在變速線還沒栓鎖上去時對H & L螺絲取值, 這不一定要在未上鏈條時, 鏈條上去以後也可以, 只要轉動踏板, 用手推平行四邊形機構模擬變速就可以, 唯一前提是H&L取值時變速線卸掉以免干擾取值

樓主這篇文應該是參考SRAMTECH影片, 貼出來參考看看:

vardon wrote:
樓主這篇文應該是參考SRAMTECH影片, 貼出來參考看看:


的確,但主要還有參考SRAM變速器的說明書及坊間一些維修保養書籍。

因為時間上的關係沒圖片,所以盡量把細節步驟個人遇到經驗,簡明表達以易於了解,

也許以後有機會再附上圖片,有緣的車友就近來參考看看嘍~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上來交流,相互學習。

只要經由上面步驟的調整,就能符合最精確的變速要求,"重點是把人為經驗因素減到最低"!
edward0425 wrote:
第一原則:調完後變再...(恕刪)


第一原則:調完後變再調前變。
這是指後續保養上的作法,裝新變速器,前變速器要先調到H/L都沒有差很多就要調後變速,最後前變調整確認收尾。

標準後變速器的調整(推薦):
我們知道,變速線跟鏈條都會有存在張力的問題,而鏈條的存在同時會干擾到調整時的視線。
鏈條本身沒有張力,鍊條的緊邊張力由大盤帶動飛輪時提供,鏈條鬆邊張力由後變速器提供,調整後變H螺絲時不見得一定要拆鏈條。

*先把鏈條拆下來順便保養,鬆開變速線
非必要,鏈條不用拆下來也可以弄得乾淨,也不影響調整;鬆開變速線就必須要重新調整變速線張力。

*調整H screw(後變導輪對齊最小飛輪齒片cog"外緣",center to outer border,約右偏1mm)
請依照各家後變速器說明書內的指示進行調整,各家變速器會因為型號的不同而有後變速器導輪至飛輪齒片的規範。

*調整L screw(後變導輪對齊最大飛輪齒片,center to center)
請依照各家後變速器說明書內的指示進行調整,各家變速器會因為型號的不同而有後變速器導輪至飛輪齒片的規範。

注意:以上由於已鬆開變速線,需用手推動後變改變導輪位置
*調整b-adjust screw,讓導輪與最大飛輪齒片間距約 6mm
請依照各家後變速器說明書內的指示進行調整,各家變速器會因為型號的不同而有後變速器導輪至飛輪齒片的規範。

*確認shifter(撥把或轉把)在最重檔位(變速線最鬆),將變速線張力調整鈕順時針轉到底再逆時針退回一圈(預留後續調整空間)
正常的步驟是取張力旋鈕放鬆以及旋緊的中間值,避免無意義的放鬆變速線重新調整張力。

*前小後小,拉緊變速線然後固定,來回變速幾次,檢查變速線是否有些鬆弛, 重新拉緊然後固定
在前/後變速線器有作動的狀態下,變速線沒有必要預載張力,只要確認變速器鬆弛檔位下,變速線只要稍微拉動就可以讓變速器作動的狀態下就可以了,不需要拉緊或者有預載張力。

*微調變速線張力調整鈕Barrel, 從小飛輪至大飛輪再退檔回來,使各檔位靜順

簡易後變速調整(不拆鏈條)
鬆開變速線->調整H->拉緊變速線固定->調整L->變速線張力微調。
調整線張力即可,如果整個跳檔又跑位才要放線重調。

前變速器調整:
*鬆開變速線
*前變速器outer cage距齒盤緣約1~3 mm,平行齒盤(這步驟很重要)
請依照各家說明書以及前變速器標示貼紙來進行調整,變速器cage水平調整,固定變速器後就可以開始拉動變速器到H檔位確認與大盤各齒盤的水平狀態。

*在前小後大時,調整L screw,與鏈條間距0.5~1mm
*shifer(撥把或轉把)在最輕檔位,將變速線張力調整鈕順時針轉到底再逆時針退回一圈(預留後續調整空間)
正常的步驟是取張力旋鈕放鬆以及拉緊的中間值,避免無意義的放鬆變速線重新調整張力。

,拉緊變速線後固定。來回變速幾次若有鬆弛,重新拉緊固定
*在前大後小時,調整H screw,與鏈條間距0.5~1mm
*微調變速線張力調整鈕,若不順,檢查上面第二步驟
這時候還是要變速到各個合理檔位檢查有沒有磨到前變cage,如果有還是要確認變速線張力。

變速線固定之後就不要只是調整一下又放掉重調,絕大部分的微調都只需要調整張力螺絲。
在變速線H/L檔位有miss掉的時候可以不需要放掉變速線,只要變速變到最小盤前一片齒片以及最大齒片前一片齒片調整H/L螺絲,之後調整張力,前/後變速皆可。
變速器調整的方式不是放諸四海皆準,請依照各廠商說明書內的指示調整即可。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