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盤為何要設計一個差10齒,一個差12齒

  公路車52-42-30,大盤中盤相差10齒,中盤小盤相差12齒;登山車44-32-22,大盤中盤相差12齒,中盤小盤相差10齒;我有看到美利達的成車有48-36-26,大盤中盤相差12齒,中盤小盤相差10齒(有沒有48-36-26這種三盤我不知道)
  為何一個差10齒,一個差12齒?為何不全部差12齒?是因為撥鏈器最多只能容納22齒的差距嗎?有沒有容納更多齒差距的撥鏈器?
  我的公路車是TCR ALLIANCE TM,CT盤,我如果要改三盤不改飛輪,改成48-36-26,或是44-32-22,整個撥鏈器要往下移嗎?因為固定在撥鏈器的車架上的孔比較高,那是不是車架上的撥鏈器的孔要重新鑽過,要鑽2個比較低的孔?我不太想鑽孔
2009-06-30 6:5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10 12
勇腳 wrote:
為何一個差10齒,一個差12齒?為何不全部差12齒?

因為較小的盤面要上鏈相對比較難(鏈條較灣曲、盤面圓弧較小等原因)
也因為這樣公路車大盤的上鏈輔助設計比登山車大盤還要少且簡單,前變導板也較簡易

所以登山車系統從小算來是先10再12,而公路車大盤齒數多盤面大可以先12再10(最後齒差小2齒變10可能是為了齒比需求與前變總含量22齒有關)shimano三盤是52、39、30和50、39、30也是偏向小盤差比較少

前變22齒最大齒差,應該跟大盤三盤間的間距,以及前變的垂直向位移量有關,間距越大或蹤向位移越高可對應齒差越大,但速度相對就越慢
另外後變腿長也跟最大齒差22齒有影響

簡單一點講就是跟前變變速效率有關(可能也和齒比有關)

勇腳 wrote:
有沒有48-36-26這種三盤



勇腳 wrote:
改成48-36-26,或是44-32-22,整個撥鏈器要往下移嗎?因為固定在撥鏈器的車架上的孔比較高,那是不是車架上的撥鏈器的孔要重新鑽過,要鑽2個比較低的孔?我不太想鑽孔

要下移,掛耳式前變不建議這樣改,且bcd距離好像也不同,建議改50、39、30會比較適合


勇腳 wrote:
有沒有容納更多齒差距的撥鏈器?

不清楚,不過我想有的話應該也不好用,上下連效率與速度都會明顯降低

順便提一下,下擺式前變其實對齒差的容許度可以比上擺式大(結構問題,將上、下擺前變,小盤時高度相同做比較,再變至大盤比一下導板上移量就知道了),所以下擺式導板也比上擺式簡單,但上擺式速度相對較快(同樣的水平向位移,上下位移量較少總移動行程量較短相對到定位速度就會比較快)
登山車的一體大盤

大致上就分成44-32-22以及48-36-26兩大類的規格

標準登山車的標準配備都是44-32-22

我是為了要適應每日路線的齒比以及平路巡航速度的增加而改成48-36-26



大致上最便宜的DEORE等級就有此種規格的一體式大盤,型號是M532或者M542大盤,都是DEORE
M532在網拍的售價差不多兩千塊,店面工錢約五百

再上去還有LX等級的一體大盤,因LX在09年的定位改成旅遊巡航用套件,所以他們也有分44T以及48T兩種大盤

再來就是SLX也有48T的囉


看個人的騎乘習慣,以及習慣的路線
我原本是標準登山車的44-32-22配上11-34T飛輪,後來陸續改成48/36/26大盤以及11/28T飛輪
齒比整個公路化了


供您參考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