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把小折拿去改了18速,以下是改的東西撥把:shimano R440中變:shimano 105後變:shimano Deore想請教一下,改回來後我發現R440左邊跟右邊的撥把進退檔的按法不一樣耶!比如說:右邊推是降檔,左邊推是升檔目前使用上是正常,只是很好奇為何要這樣設計??
一般來說按大姆指為鏈條移動到大齒輪,按食指為鏈條移動到小齒輪以左邊來說(前變)按大姆指踩踏較緊(用於加速.下坡或平路)按食指踩踏較輕(用於上坡或踩踏很緊時)以右邊來說(後變--正變)按大姆指踩踏較輕(用於上坡或踩踏很緊時)按食指踩踏較緊(用於加速.下坡或平路)還有一種登山車後變---反變按大姆指踩踏較緊(用於加速.下坡或平路)按食指踩踏較輕(用於上坡或踩踏很緊時)為什麼一般的變速系統(正變)一樣按大姆指一邊變緊一邊變鬆其實只是力學原理(齒數比),讓我們腳踩一圈輪胎轉動不一樣圈數罷了
我也是用shimano的指撥不過我還是有話要說調到前大盤最小齒,後小盤最大齒,這樣是最省力不過在變檔指示盤上,左右兩邊的橘色指標都在最右邊大家不覺得應該在最左邊更符合人性與實際?不管怎麼撥,圖示能跟腳下盤位相符不更好?還不夠人性化跟智慧化啦而且在爬坡時前大盤要切小盤是容易又很順後小盤要切大齒省力點時就不易又會發出聲響是不是也該研究一樣好?
achitsai wrote:我也是用shiman...(恕刪) 從工程師的觀點來看...這樣會增加設計的難度!目前的檔位顯示就只是跟著線跑...要做到相反...最簡單的做法就是中變後變都設計成反向的...不過這樣對多數人來說應該是不合用的吧XD
gungunM wrote:從工程師的觀點來看....(恕刪) 只是要反向應該沒那難問題在於誰了解設計的工程師是怎樣來解釋他的設計為何?說實在的如果圖示不能比照實物不如還是用數字或圖型表示這樣還清楚些雖然用幾次熟手後就沒差但是window要是也這樣沒人性的話能紅遍天?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切換大小齒盤要花的力氣比差異太大機械結構能不能改變一下?不然就拿出伺服馬達來控制吧?汽車變速換檔都進步到手動還快還順了自行車再怎麼人力驅動也該求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