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再一次勸退無內胎 (第四度中招 詳見127樓)

rice7361 wrote:
管胎我騎了五年多分享(恕刪)


感謝rice大的經驗分享。我其實提問前已經在網路上四處搜尋過不少管胎跟開口胎比較資訊,而且已看過您在先前其他討論串諸多熱心及寶貴的經驗分享,這其實是我一開始會在管胎跟開口胎間猶豫不決的原因,不然我原本根本沒想過要用管胎。

只是經過仔細考慮後,現在連職業車隊都開始用開口胎比賽。不可否認管胎有諸多優點,曾經在自行車的發展上有過長久的光輝歷史,不過隨著開口胎、無內胎的發展,管胎的市場正在逐漸減少,或許該是讓光輝留在歷史的時候了。雖然考量趨勢,還有下午打電話去我平常維修保養的車店,他們根本連管胎都沒賣,後勤有疑慮的狀況下,我應該還是會繼續用開口胎,但您對管胎的熱愛及經驗分享還是令弟深感敬佩。
JW75 wrote:
是,T大說的我理解。(恕刪)


輕量框的起步輕快 與高版輪的空力效果 都可以讓騎士有感

理所當然覺得直覺自己變快了

但是

曇花一現的輕快感與極速感 並不會給整段均速帶來多少幫助

實際去測 可能比1500g鋁輪還慢
TONY1978 wrote:
發文是拆前輪 剛剛在(恕刪)


上次我去車行想把我的舊無內胎換掉,他就一直勸我說還可以用不用換
後來我就換了一家車行想嚐鮮換條組新的騎,看到店員拆到整隻手的沒力了...還向他老闆求救兩個人的力氣才弄得開。光是把胎唇和框分開就有夠累了...騎無內胎如果補不起來我想直接就55688找車行了,別想自己弄搞死自己。
TONY1978 wrote:
輕量框的起步輕快 與(恕刪)


高寬框輕量化的開口胎(要非無內胎的才會輕)是我目前騎到最有感的輪組
速度和舒適性兼顧
中段加速不是一級管胎可以比的
一級管胎就是在爬坡時反應輸出快,但下坡沒有寬胎穩然後硬又顛,寬胎尤其是加上碟煞,下坡讓人覺得安心。
輕量化瞬間加速感很爽,所以有一台輕量化的車偶爾騎騎是很棒的
TONY1978 wrote:
輕量框的起步輕快 與(恕刪)


是的,我剛的回文其實就是T大您講的意思。我知道低框輕量輪騎不快,但他踩踏下去就是反應輕盈直接不拖泥帶水爽度一拜,這種體感是板輪無法取代,簡單來說就是比板輪好騎。既然我一開始買車就已經決定自己騎車不求快但一定要好騎,所以才會特別跟老闆指定要25mm的低框碳輪。不然這個輪組其實不在店家的型錄裡面,是我特別要求老闆才賣給我

台灣公路車市場有個特色,就是大部份車主都非常重視車子的性能、速度,車子的幾何越積極越好,輪組框高越深越棒,廠家的主力車種不是競賽就是空力車,好像每個人騎出去都是要輸贏。賣輪組的老闆也跟我說其實在台灣我要的輕量低框輪不太賣得出去,他根本沒寫在型錄上,做這輪組主要都是出到歐洲尤其是德國客戶指定要的,只是順便賣給我。我年紀已經40好幾肚子又大,一開始買車跟做fitting都指定要輕鬆而且好騎,所以輪組當然選好騎而不選快的,算是市場上的異類吧。

最後再補充一下,我原本騎的輪組是1490g的碟煞鋁輪,也是同一家老闆做的,差不多剛好像T大說的1500g鋁輪。新的這組1050g輪組自己實測均速比1490g的鋁輪快,但可能是車架換彎把有差不能這樣比,輪組就算速度差不多好了,但第一腳踩下去立刻感覺新輪組真的超滑順好騎太多。另外分享一下我之前看到一個小故事,閃電牌宣佈他們家做過有史以來最快的公路車毫無疑問是最新的tarmac而且明顯比其他車都快,但媒體試乘時幾乎所有媒體都一致認為現場最好騎的車是aethos。公路車輕不見得快,但只要輕就一定好騎,似乎是不變的道理。
henry0319

[+1] 身為肉腳組,"快"是一時 但是重拖會很想死

2021-06-15 20:35
TONY1978 wrote:
這麼有心結當然是選管(恕刪)


兩年前中壢那邊有間店清庫存

管胎輪組很便宜幾千元就有

朋友就想說買來試試看

也沒想多花太多錢 就配上也是庫存的二三級管胎

過了一陣子

沒錯 小弟我又有新玩具 可以玩

跟捷安特的一級胎 和gp4000 及pro one 比起來

下坡殺彎 速度降低

因為感覺的到它的極限

你會有不安全感 只好降低速度

我是覺得跟外胎選擇 比較有關係

如果配上一級外胎

我想會好很多
用什麼胎沒有對錯

只有個人選擇

我北高時用無內胎在嘉義破胎我沒下車補胎還是可以騎回高雄

對了那天還是颱風天
無內胎超棒der
我的登山車每次出門都被刺破
拔掉穿刺物後繼續騎

無內胎超難搞
沒空壓機超難裝
破太大裝內胎搞得滿手黏黏補胎液

唉,誰叫你愛騎
我還是推薦無內胎,但限定一年內可以騎完一條胎的使用者,不然補胎液硬掉很煩.
話說我現在大概肯定無框鉤應該就是最終型態的tubeless了,因為汽機車都無框鉤.不過胎壓或許如或許如ZIPP所述,上限就是73PSI.
講個題外話,當初年輕不懂事,以為機車也要跟單車一樣至少打個60PSI,於是灌了60PSI之後,騎了兩週,胎壁就裂開了.整組壞光光.這表示,並不是厚實,就能耐得住高胎壓
選什麼胎是沒有對錯
不過能像樓主把用無內胎的囧境告訴大家參考的總比一些只會吹噓優點的要好太多了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