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疑問]自行車材料行

erc wrote:
個人電腦現在也死掉了...(恕刪)


dell / hp都不會死啊
差別在誰是龍頭而己
整套電腦的售後服務
是台灣這种地狹人稠的都市在用不到而己
不要說地大人稀的美國
一堆住山上的原住民朋友
一個零組件壞了就要一趟路下山的話
倒不如打個電話叫dell來就好
再者一堆大公司或公家机關採買人員
一定都會買品牌電腦的
diy.....有問題他會忙到死
替公司省錢也不會領比較多
os也是
整套服務訂下去
出問題打電話就好
還真涼啊

汽机車跟單車的情況也不同
因為它們還有維修保養可以賺
最簡單的4t机車換黑油
漏光後再灌新的進去而己
但偶相信90%以上的人都不會自己去換
15.6歲玩2t改dio
會在坐墊箱裡放保特瓶 / 机油 / 量杯 / 漏斗
為了就是預混而己
人在興頭上再瘋狂也作得出來
現在騎4t車也是去机車行換油
同樣的價錢偶自己去找油可以用更好
為啥不? 煩啊
而單車連保養都沒有的市場
不鎖零件就預備等死了
再會調校也沒用吧
那個就是賺你一次而己
你車沒問題也不會再去找他了
又不是每個人動不動都會買好幾台數萬元的車
上面也有人說了
小朋友買台車就不到5k
你要他買一個500的零件他都會嫌貴
而最大宗的客源不就正是這些人
看了半天,開車行的,還是咬死台灣市場太小,所以「目前非這樣幹不可」。

小弟寫了半天:「市場是開拓來的」,不是進了料,坐在店裏苦幹實幹就有的。

看不懂的就是看不懂。



喂,小小問一聲,寫「acer死掉了」,那是反諷前那那幾位聲稱市場會被光華零件行玩死的網友,幾位網友是對反諷句看不懂?還是只有開車行的朋友看不懂?
不會說acer從世界排不上名,到今天爬上了世界第三都不知道吧???

沒有人真的以為amd和acer已經被光華玩死了吧!我的天!那真的雞同鴨講了。
erc wrote:
小小問一聲,寫「acer死掉了」,那是反諷前那那幾位聲稱市場會被光華零件行玩死的網友


哈哈..沒注意前後文  

真的是被通路壟斷了

======================================
不過一般人大概也真的不會去買品牌桌上型的電腦...

因為...內部用料是套裝旳,沒法選, 跟單車的例子很像..

所以acer也自己會想法子多角化經營以求生存
其實,也不用說沒有市場,市場真的是鑽出來的,
「單車X客(單車喜X)(非廣告)」是怎麼走出來的呢?
我或許不瞭解他們是否有代理XX牌,不過就算有,在台灣應該也是非一般大眾熟知的品牌,如TERK...等

他們賣的是什麼呢?我想各位或許可以去瞭解一下...
更或許有人會說,他們鎖定的客層很高,畢竟賣的材料都有一定價位,但那並不是重點,重點是,他們走出並非是G牌、M牌這樣的單車經營模式(我是這樣認為)...

說句簡單的,我還蠻想去逛單車店,跟逛電腦材料行一樣的痛快與自在.....
個人的感覺啦!
自行車的重鎮,好像在台南,彰化一帶,

以前在大陸,他們也有類似的區域,比如說模具(宁波),鍛造(江西,忘了那里了),小商品(義烏)之鄉

也有專門的大型展會,面對國內外客戶..有時覺得目前大陸產品不算好,但他們做的架構,老實說,挺欣賞的


如果在台灣也有固定的展會或商場,而面對的是消費者...

相信對台灣整個騎車環境,能夠大大改善...


消費者可以去組個團去工廠參觀,也能把實際改裝或騎乘的經驗告訴廠方,做為改進的參考

工廠也能在業務部,成立對一些消費者,小量銷售或溝通管道


台灣地形,從海平面到三千多,照理說,可以發展多元的騎車文化,而非現在如此;公路車很難啦,路這麼爛

最近在想,如果高速公路可以增加一線道,讓自行車或機車通行,那不是可以減少主幹線的流量,又省油!


現在油價高漲,也許目前正是從新改造台灣自行車不合理現象的好時機

=====================
目前m或g牌的行銷模式, 讓消費者好像在穿戴名牌一樣;以前我還挺迷g牌的,還連買二台 
=====================

好像離題了哦..

那兒有便宜又實用的單車零件賣場可以逛呢..
台南阿宏 wrote:
好像離題了哦.. 那...(恕刪)


如果台南都沒有的話,那台北更不會有了..

大家有感而發,其實目前通路就是被鎖死的..

你可以參考 網友 erc 發的類似文章, 上面有寫幾個地方...

大多在台中以南吧...


前幾天逛城市綠洲,那種只算精品店而己,東西很少
為什麼別人家的單車會不敢調整??? 十家單車店有九家連原廠說明書都看不懂也都敢調整了,不是嗎!

單車這東西在設計上很頭痛
但是在調整上,說穿了根本是「耐性」的問題!而「時間」偏偏是車店老闆最沒有的東西。

座管27.2mm,難不成31.6mm的可以塞得進去?
XTR後變會裝到前輪去?
BB會當成龍頭在裝?

誰來幫幫忙,告訴我單車上哪個部件有可以裝錯位置的啦~
前叉可以裝成倒置前叉?有厲害到喔~

就前面網友講的,難不成單車沒調準會爆炸喔?
前叉會掉下來?後輪會掉下來?椅子會掉下來、龍頭會掉下來?組過單車的一定知道這簡直是發神經的說法。

就那麼一根螺絲、那麼一個洞,還能鎖到哪裏去?
單車店沒有扭力板手,我家也沒有,但窮是窮,我還有大腦可以知道拿L型六角板手加彈簧秤來代替!
後變怎麼調、前變怎麼調?SHIMANO說明書寫得清清楚楚,連扭力值都有!我就不信每個車店老闆都看得懂英文!我就不信十個有二個都知道N.m和g.m有什麼差別!
問老闆黃油是用哪家的,老闆回答「我們都是用這家的」。我伊X咧,這有回答像沒回答一樣。

我就不信裝得上去的東西,加上手感慢慢調,用耐性調整會比用「準」的差。
我就不信老闆用聞的就知道每個人喜歡的手感是啥樣子!
越簡單的料理越講食材,越簡單的機械越講手感。這是常識。

為什麼會不敢調整別人的單車?我還會教人家怎麼調咧!我還有一隻銀筆,專門用來幫笨蛋把最高胎壓圈出來哩。
後來又要回來找我調車的,每一個都承認不是不會,而是個「」。我都會把他趕到車店去。
「懶」,該讓人家賺的就要讓人家賺,這是天經地義。現在最低工資都快破百了,我哪還可能坐在地上2個小時幫你省車店的50元!去去去,去車店,人要懶,就只值車店老闆摸五分鐘的50元價值。

「懶」就要讓人家賺,這是天經地義。
(這也是我為什麼不幫鄰居調高價車。買得起高價,你就要有「資格」養得起它,沒知識、沒耐性,也要有銀子吧!不過有時也會受不了,好好一台幾萬的車,被車店調到嘎哩嘎哩的,聽了就難過,然後就會忍不住拿隻尖嘴鉗讓自己不難過。尖嘴鉗?對呀!難不成要我拿出snap on?)
我發懶時也會把車開去給店家換機油,付錢走人,這是我發懶的報應,沒啥話好講的。

工比我細,願意在我的車上花比我自己更多的時間,讚!這個沒話講,排一個多月了,到現在還輪到我,OK呀,我等。

但是!壟斷我材料,手藝又比「一個只有一般細心程度的人」還爛,我更!



那些只能躲在保護傘之下的車店,別以為可以躲多久。照石油這樣燒上去,單車熱這樣燒下去,沒多久就開始有會足夠的零售市場出來。
之後原來只能到店裏「更」的車友,省個三次到店裏的成本,就可以買一套簡單的設備自己搞了,搞個兩次就會知道原來單車這麼簡單,那誰還要去車店呀!單車的工具保護傘可沒機車那麼大。
以後大概只剩媽媽車了,媽媽車一輛能賺多少?150元就要被她唸上五十分鐘。很爽,很爽就去賺吧。不爽,能改不了行,那就換你「更」吧。

那天繞去高雄某店,看到桌上有一疊的MTB維修的那本書。我就好奇問老闆:「這書?您不怕打到自己生意呀?」
老問可絕了,他說「有些車友組上癮了,還會自己組來賣咧!」我聽得兩隻眼睛直瞪…這老闆頭殼是燒掉嗎?零件市場不要了,成車市場也不要了?
之後又小聊了一下,顯然這個老闆已經有心理準備,這個市場是擋不住了,已經開始有「低價零件、高價服務」的預備動作。

老闆講:「車友組車來賣,很好呀!高價車賣越多越好呀!」
「又不是每個人都閒著在自己摸車,沒空用的、覺得我技術好的、信任我的,這些就會回我店裏找我服務。」
「車友組車,賣越多越好呀!很多人來找我拿零件呀!」


人家已經在想著要怎麼把餅做大,而有些人還想著要怎麼抱住那塊已經發餿沒人要吃的老餅。
這讓我想到車友騎車在路上被狗追,可憐的狗,本能以為車友進地盤是要去搶狗碗裏的那根骨頭,呵,真的是一整個的沒力,有沒有人有辦法和狗解釋清楚的?



=========================================================================================
以上是看到車店在跳腳,忍不住多唸的兩句話。

說真的,我真的認為製造廠大家合作弄個集中的展示販售點,販售一些下腳料精品、實驗驗性精品,真的是很積極性的作法。

一是培養國內單車風氣往精品走,設計人材一定是要有足夠的環境密度才會出現。台灣的工科強了幾十年了,但就是出不了設計人材,為啥?設計和環境有關啦!就設計而言,學科成績是加分,而不是基礎分,沒有環境基礎分,要靠超級的設計老師猛拉五十分還是不會及格啦!要升級到單車精品創造,沒先花心思把相關環境的大傘張開,那是永遠沒有可能實現的!
一個沒有半滴水的沙漠,說要靠一群諾貝爾水產博士猛k海產書,然後就可以搞出世界一級的水產?痴人說夢!早點睡可以早一點起床騎車。

二可當試探市場的風向球。搞過設計的,都知道設計難不難在搞設計,而是難在消費者接受度的風險評估,那簡直是比算命還可怕。apple、sony有沒有翻過船?哪會沒有!

三是補貼試驗過程中的成本耗損。實驗產品當然無法上市,做了十五個,只能工程師小測一下,然後就丟庫房了。拿出來賣不是很讚嗎?先講明為實驗性嚐鮮,不做一般商品保固,願者上門,兩不相怨。150人幫公司測試,該會發生問題,也會比幾兩個工程師測三天來得準吧。真的上市時才這裏裂、那裏斷的,這個時代商譽會賠死人吧。

四來全年的國際展示。工廠真的願意一年只行銷一次?買家有衝動想進料,當真的猜得到哪一天晚上他在床上突然翹起來,一直想要買新東西來玩?你要他等到一年只那一次?整個都冷掉了!
人在發春的時候會滿街叫著「我在發春,大家快拿東西來滿足我」?我看過怪老頭上酒家、上情趣用品店的,但沒見過怪老頭上街這樣大叫的。單車狂在發作時,你真的以為他會打電話給每家公司,問問大家有什麼貨可以止癢?
弄個單車秋葉園吧,讓他們想到就可以飛來台灣挖些寶吧~

五就是形象展示了。全年度實驗品一直上,代表著是公司的研發實力。環境傘開得夠大,國際業內人士自然就會注意到這邊的發展,光華把台灣電子業弄得像全民運動,國際客戶會不到這邊挖寶?以前唸書時招待過幾個電腦白痴的外賓,都知指名要去光華繞繞,就像他們去日本也會知道要去秋葉園逛逛。
曝光度夠了,要人家忘記你都很難。一年只在自行車展見一次面,就算扯住國際大戶褲管,只靠著爛爛的英文講三十分鐘,要老外記住你這家公司是很有實力的?有可能嗎!!!

說真的,我想不出單車秋葉園的壞處有什麼!

國外代工業主抽單?幫幫忙!大家不是嘴上老是唸唸台灣市場小,大家說清楚將來一掛牌之後,產品要嘛只在台灣不掛牌上(BIRDY不就是這樣嘛,德國還是掛那兩個專利人自己的牌子)。
要不,就明講只要一掛牌,台灣就停止上市。反正才實驗性的產品,不過就那15組、150組,今天大品牌看的是美國歐洲日本那一次六萬組,誰管你那實驗性150組?!
照大家講的台灣市場很小,說不定美國廠家放給你在台灣自己搞都沒關係(啊不是老是說台灣市場小,代理商都不打算進來賺了,都已經是掛零了,有差嗎?)。
很多做法都是有的,都只是有沒有團結起來一起出去談而已!

說真的,我真的很希望台灣單車真的能生幾個ACER、SHIMANO級的(不要告訴我捷安特),至少現階段能有實質的ODM能力,將來就有機會。

至於單車店,唉,別講了,沒人在想那根狗骨頭啦。狗骨頭是還能啃多久呀~
其實買單車,也不過就花錢而己..

台灣單車文化,應該照顧大多數的群眾,

像我們這種學機械很久的,對於台灣的汽車工業(機車也差不多)很失望

為了保護一個壓根就沒打算開發國際市場的公司,結果大家面對是汽車的高關稅,理由是保護本土策略性工業



結果此家公司,現在不做汽車了...那們大多數人的犧牲(比如交不樂之捐,或可選車種太少)又算什麼!

有些工業,尤其是機械工業,不是說你一二個人就可以玩的;這類產業和電子業很不一樣(你可以買幾個面包

板,電子零件,銲槍之類的回家做實驗,但可沒聽人說,買一台cnc,去車個零件),所以公司,或政府

(這個沒什麼好期待的)必須要提供一個優質的環境.

如果自行車這種簡單的機構都不能完全自製,那汽車,飛機,乃至火箭,是不是都不用做了?

除了後端的車友,前端也可以利用這個產業培養大量的機械,設計人材...

===================================
大家是想說,台灣有個某某很大的自行車公司, 還是說有很多創意的自行車產業,

而這個產業,可以從環保,運動,製造,設計各方面,提供完整有效的環境

大家比比看,那個是可以實質造福多數的人
===================================

自行除了材料,人體工學,其它的鍊條,齒輪,軸承,這些都是上百年歷史的東西(工業革命時就有嚕);

如果您有做過重機類的工作,其實單車不就拿一些既有的機械元件,放在車上而己.

假如你有用日本daiwa捲線器釣魚,里面也都是bearing, gears的組合,如果單車的傳動會做,這種捲線器

,沒有理由不會做..只是一個是用腳踏,一個用手捲..看你輸出,要的是速度還是扭力, 一樣都有變

速系統!


如果您有做過那種輸送帶機構設計,那您大概對查一些齒輪或皮帶,鍊條類的日文規格書不莫生...

(自動倉儲系統里面,大概單車車的重要元件都找得到)

單車不過就拿來小型化,輕量化而己~
===================================
有人說單車有太多規格,那最好像pc一樣,主機板的大小孔位都製定標準規格,

在這個規格下,大家去玩花樣,如此,就比較不會有一個零件只能for一種車型的毛病發生

汽車工業為了降低成本,現很多都是共用引擎或共用重要部件.cpu好像也是這樣玩!

你天天搞一些有的沒有的小東西,但效果又沒有比較好,又造成庫存管理或供貨的問題;

你做mps對成品作年度銷售預測,結果發現mrp展料,每個下階料都是獨立的, 真不知是有意還無意!

以台灣最大的自行車公司為例

你把g牌20年前的車構和今年的比比看,除了材質

外,有多大的差異? 會做的還是會做,不會做的20年後還是不會做,那未來20年呢? 


像shimano,speicalized,你即使年年改款,前一代跟新一代,不會說效能高上個10%,那大家追那些最新

品,好像對大多數人而言,並沒有實際上的需求...


除非您真的是把車當時尚來用, 那就真的有更新的理由

===================================

上週日,我的小t3放在大安森林公園,附近giant車店,想進去買可調水壺架..

結果有二個女生馬上對著我的車品頭論足的...女生喔!

如果單車都能吸引女生討論(一般印象是八卦或面膜,或化裝品之類的)

假如有很多零件放在展示柜,相信可以引起很多愛動手的男生的目光吧...

當油價上升,$$沒比較多,老百姓想的一定是種種省錢之道吧...

今年單車熱燒得利害,這恐怕是最主要原因,小折又是其中最火熱的話題(因為主要可以轉嫁運輸成本,省時),昨

天1:00am,騎車去大賣場,也有人問how much 

以前常聽說溜狗可以拉近都市人的距離, 現在小折也有同樣功能

===================================
如果台灣自行車文化真能本質上的改進..

那到時把這些經驗, 產品,服務 再推廣到大陸去...我相信那時台灣人可能睡覺時都夢到新台幣

小弟依稀記得台南是有一家自行車材料店
位於勝利路上,靠近長榮女中附近~

我說的是真的只賣材料,部賣成車的店,但好像很Local.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