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ula0305 wrote:
我想應該可能不用擔心這個,長輩退休後學了幾個學期的單車維修
但願我是多慮了,不過在超規的情形下,會發生什麼事,真的難料
略述幾次"意外"共參考
1.初次改車,帶老婆環北市,輕鬆爬上福德坑垃圾山,上山容易下山難,從福德坑下木柵動物園逮機大條了,俗女車原來的鼓煞煞不住,還一路冒煙,差不多幾十公尺就得停下灑水,走走停停勉強下了山
2.驚魂後,將鼓式剎車換成羅莉剎車,大致還OK。但有一次由下罟子翻越林口高地下五股,下坡途中,羅莉突然會卡死,羅莉是吃黃油的,黃油磨光就會鎖死,幸好近處有五金行,買罐恐龍噴了才下得山,以後出遠門一定帶黃油。
3.老二在沒改車前,騎我的備用車。一天推車過來說輪胎有問題,看了半天,氣雖不很足,應當還可騎,目視找不到毛病,騎上就會抖。將胎拆開,傻了,內胎由氣嘴處回折大約有5、6公分。細研後,原是因為氣不足,至外胎與輪框間游刃有餘,上坡時,馬達+拼命踩踏所產生的扭力,致外胎滑動,內胎雖也跟著動,但有氣嘴卡住,就回折了。那車是36V14A 算250瓦等級,如果是500W,怕直接就將氣嘴扯掉
以上都是沒電變有電才會發生的事
abula0305 wrote:
抱歉,這段似乎有點抓不到重點,可以明示嗎?
意思是輪胎的耐重程度更重要嗎?
應該算是吧!藉機說明一下輪胎的受力
一般我們將胎壓打到30PSI,那意思是事說,每平方英寸要承受30磅的壓力
反過來推估一下,當體重120磅壓在輪上時,120 / 30 = 4
輪胎在完全平面上,會有4平方英寸的面積接觸平面,輪胎是圓的,地面是平的,所以4平方英寸是被壓平的
如果將胎壓打到120PSI (公路車都這樣打),那120磅的體重壓上去,只會有1平方吋面積被壓平--但另一說法是1平方吋的面積要承載120磅的重量。想想,當輪胎輾過一顆直徑0.5吋的小石時,輪胎變形後的局部壓力會多少?公路車會打120,是因為假定它都只跑光滑的路面。
abula0305 wrote:
我對於改裝還是零經驗,就連轉把也是最近收到包裹才摸到
比起機械與力學,電單的電就單純得多
所以我經常耳提面命我家所有車手:
電出了問題,現場救援5分鐘解決
輪胎問題,對不起,將車推回來(家在半山腰)
因為電,其實只有幾條線:
電源:粗紅黑2條 (XT60頭)
電機動力相線:黃、綠、藍 3 條 (鍍金香蕉插)
轉把:細紅、黑、綠 3 條,其中紅-黑為4.5V工作電源,綠(或白)為0.2~3.5V的加速電壓
電門:細線,顏色不確定,1條是電門線,1條接電源正,2線接到電門鎖 ON/OFF
電門2線+轉把3線,我通常依自己定義,打成5P SM接頭
因為接頭都制式化了,只要交換替接一下,3分鐘找到毛病,5分鐘排除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