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0k內用10-40W機油,
日騎300以上用1瓶800元的鍊條油
以實際路跑來說
瘋系列是台灣目前最硬陡的,爬升量高,距離長,車負載重,在嚴苛的環境下照騎
鍊條在下大雨的狀態下會產生不順
只要200k以上下雨,一般的機油或 鍊條油無法應付這種嚴苛環境
還是要停下來擦拭並重上油
好一點的油是可以撐久一些
平常鍊條還是要常擦~用機油就可以了。
----------------------------------------
以200公里為例:騎乘時間:9hr=540分,平均轉速=81,所以騎200k曲柄約要轉43740圈
如果上下坡頻繁~換檔也會頻繁~對鍊條的負擔就蠻大的..尤其是下雨
鍊條並不貴,選手要的是選用適合的油來讓騎乘更順利。
benny1901 wrote:
單車鏈條內,有如前面車友所說.
ROLL內有特殊油酯..
猜測應該也是以石墨等為基礎油酯類.
同無給油襯套類.
運轉時會將內部油酯給帶出..所以鏈條會成黑色的.
這黑色物體就應該是,此類潤滑劑...(恕刪)
一條鍊條的生產大致分為幾個步驟
製胚(零件成型) -> 熱處理 -> 表處理(除鏽、拋光、染色、電鍍等) -> 組裝(組成鍊條) -> 分裝(將鍊條分成客戶要的長度與包裝) -> 出貨
小弟負責的是整個製胚的部分,零件會滑滑的是在表處理工藝後才有
那是加了某些東西(白色的且有潤滑效果,是脂類製品但非以石墨為基礎,可溶於乙醇、丙酮、乙醚、氯仿、四氯化碳、苯和二硫化碳等溶劑中(最後一句取自維基百科))下去產生的效果
且每樣零件都有經過此步驟並非只有羅拉
這個東西只是在零件表面形成一層薄膜,雖有潤滑效果但並非其真正用途
其真正用途主要是使零件在組裝時能順暢的滑過機台的跑道
真正的潤滑效果還是在組裝完成後的過油製程
所以並非benny1901大所想的無給油襯套,無給油襯套那是沖壓模具用的導套
我負責的部分就有用到很多那種東西,不過我用的沒那麼好,就是一般的導套而已
不過因為我們這個分廠負責生產的都是較低階的鍊條,且主要是以單速單車鍊條為主
我並不清楚我們其他生產中高階鍊條的分廠的生產工藝是否我我們完全相同
以上供各位大大參考
會比上那些萬年不洗不添油的人用的還要久..
或是很少清理..不常補油的人稱的還久(500K還不洗我就認定久久洗一次了)..
我的鏈條油..在他還來不及沾滿沙土時就被我洗乾淨了..在油還來不及變質前就被我換新油了..在他乾掉之前就已經換新油了..
怎麼樣也比那些久久弄一次的人還要耐用..
單車鏈條與鏈條油..沒多大的科技與技術..
就套環+叉銷+外導片+內導片..4樣東西組成..專業術語我不知道..不過這是我個人拆解KMC鏈條所觀察的..
各零件之間的間隙說實在的..在機械中算是很大的間隙了..基本上只要不是非常黏稠的油品..都一定能夠滲透到各部位..各零件達成正常的潤滑..
反而都不清洗的人..鏈條油在騎程中黏附的沙土之中所含的礦物質..石英等等..硬度都比金屬高..造成的磨損..遠比你想像的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