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9

腳踏車改電動助踏車DIY實作記

liang909 wrote:
詭異的事,拜一下乖乖...(恕刪)

好的 感謝 老朽大 晚上開始爬文
kalinka520 wrote:
這裡有一組鋰鐵電池,...(恕刪)

感謝 大大的無私 晚上我先爬文 若有需要我再私訊您 感謝感謝

大大,別改了,買改好的比較快,大約一萬出頭,我有一部自己改裝BESV M1,控制器改成明俊正旋波免霍爾式的,後輪改双活塞碟煞加碟片,鋰電池用二手的PANASONIC 鋰三元,加片保護板,改轉把,改前大盤,換新鏈條,全部加起來花費超過1萬元了,但也不保證好騎,也沒保固






魚丸fishball wrote:
樓主你好最近想弄個電...(恕刪)
liang909 wrote:
詭異的事,拜一下乖乖...(恕刪)
朽大48v應該是13串54.6v您可能記錯了
ganner83 wrote:
朽大48v應該是13串54.6v您可能記錯了

啊!真有點給它錯了,因為36V是10串,48V當然不可能只有12串
但該文我相說明的是轉換誤差的問題
因為12、24、36、48.....V的"規格"來自鉛酸
由鉛酸轉鎳鎘或李鐵大致都不會有問題
但轉鋰離子或鋰聚除了36V比較接近之外
12、24、48V都可能有明顯的轉換誤差
例如汽機車原為12V系統,換用4S鋰鐵大致能用
但換成鋰離子或鋰聚不管用3S或4S都完全不對
但在非車用的情況下,有些地方可能用3S,有些地方則用4S
這時,充電器與電池的配合,就絕對重要了
所以我希望果大確實量一下充電器及充飽後電池的電壓
用以判別產生"詭異"的原因
問一下果汁為大大量過電壓沒?
sheng3940 wrote:
久未上討論區了,先跟...像我這樣將近2年沒騎車,電池的保存電壓是網路上宣稱的3.5V較好還是保持在4.2V滿電的情況較好呢?
(恕刪)

鋰電池最好要常使用可維持電池的活性,怕忘記了,太久沒有用,最好蓄電量是 40%,新買的鋰電池都是如此。
DAVIDC2924 wrote:
鋰電池最好要常使用可維持電池的活性,怕忘記了,太久沒有用,最好蓄電量是 40%(恕刪)


18650應該不怕充飽電存放,倒是閒置2~3個月記得拿出來再充一次。
不怕飽,怕餓~
玩物喪志,分道揚鑣
爬文花了快半個月,這是01大樓我爬的超過500頁的第三個大樓,太過癮了。
其中討論電池占了85%
也看到了朽大的改装由磁煞至無霍爾,十年中的改變,真的是受教了。
在此感謝朽大電單車的這個板及之前編的雜誌,都在我的人生中留下影響的一筆(當然那雜誌也讓我花了好大一筆)。
**********************分隔線

1.我好奇的是為何不用電助力,而要拿掉?如果電助力這麼不好,那市場上怎會是電助力單車為主流?朽大說是安全因素,但未明言。

2.如果不用電助力,用轉把,轉一下同時用腳踏,會不會怪怪的,到最後反而是以轉把為主,而不踏了?

我改車要求為不重踩,平路沒有需求助力,但上坡時才想開電助力,因為重踩易傷膝蓋。
保留了原車的變速器如此只要换檔,迴轉率上昇助力也就上升,加上還有助力大小的檔位,如此的助力為何不好?爬文後仍不解?所以很誠心的請教前輩!
小色狼 wrote:
1.我好奇的是為何不用電助力,而要拿掉?如果電助力這麼不好,那市場上怎會是電助力單車為主流?朽大說是安全因素,但未明言。

本大樓詳盡討論過助力問題,若仍有疑義,表示爬文還爬不夠......

之所以會有"助力"之設計,主要來自"法理"要求而與安全無關
甚至若助力不當,還更危險
而所謂"法理",是因自行車或稱腳踏車,原屬人力車輛,在上個世紀被人裝上引擎後,就變成"機器腳踏車"



當年的機器腳踏車我騎過(約在1950~60年間),他就根今天的電動腳踏車長得差不多(卡打掐掛末打)。

但數十年後,機器腳踏車被簡稱機車,因為他已經完全不什麼"機器腳踏車"了
在法理上,凡車輛被裝上馬達或引擎後,就成了機動車輛
自行車因用腳踩,大多數場域都允許人車共道;但是機動車輛就只能走車道
因此,如果自行車裝馬達還想人車共道的話,就必須找一個理由
一個最簡單的說詞就是:花數十萬買台碳纖車,車子就很輕騎來不費力......
我裝馬達的用意也是為了讓車好騎又不費力.....我也只用腳踩,不用油門......
這就是"助力車"(阿惜斯多)的源起.....
但在日本,阿惜斯多立法後,矛盾逐一顯現,逐一改善補強
例如最早規定只要有"力矩"驅動,就算"助力"了
可是立馬發生助力比設定的問題,法令可以限制嗎?
接著是上坡的問題。因為就如所言"平路沒有需求助力,但上坡時才想開電助力"這確實是我們十數年來騎車經驗中最大的需求,但是當你裝上助力裝置時
平路與坡路的助力是相同的
當然你可以說:我可以上坡才開電動啊!
你更可以說:我的助力可以分段啊!
想一想初衷,不是要擺脫人為控制嗎?
矛盾接踵而來
對"老人"如我而言,"電動"最大助力,除上坡過橋外,就是起步,只要動了起來,慢慢騎都還騎得動--所以,續航的限制,在還有多少坡路?而不是還多遠?
很不幸的,我們回家的最後500M,就是陡坡。沒有電,回家就很辛苦,這也是我改車的緣起

有一次我在日本騎助力車(日本100%助力車才能上路),發生了一嚴重問題--因為那車為防上車暴衝,特別限制車速達5km/h時,才有助力(也是法令規定)。好死不死,會租阿惜斯多,都因路況崎嶇,而那次還全程上坡....結果是,可以想像的,只要一停下來,就騎不動了

小色狼 wrote:
如此只要换檔,迴轉率上昇助力也就上升


這也是主要矛盾之一--想想,上坡一定轉低速檔,踩很快走很慢
換句話說用轉矩換力矩
再換句話說,是為了輕踩
而力矩助力卻是踩得愈重助力愈大
上坡要排入高速檔才能獲得較大助力,不是嗎?
怎的?和想的不一樣?

小色狼 wrote:
2.如果不用電助力,用轉把,轉一下同時用腳踏,會不會怪怪的,到最後反而是以轉把為主,而不踏了?


騎車一如走路,只是最基本的反應,騎了就知道
不要把騎車想成開飛機
2015-11-14 11:45 #4133

我常去日本自由行,東西南北都走遍,只要有車騎一定騎車,在本大樓已多次描述,甚至你還可看到我在巴黎騎車,由那個被火燒的教堂,沿賽納河經羅浮宮、繞道香榭大道穿過凱旋門,騎到巴黎鐵塔....只是老人慢慢騎,不是環法英雄騎
日本是電動自行車最普及的國家,但嚴格限定只能騎(賣)阿惜斯多
我在許多地方騎過許多不同的阿惜斯多,卻沒有一種是令人真正覺得蘇福的
因為,都把簡單的事搞複雜了,有一點想把騎車變成開飛機的傾向
我說的也許不算
問問我老婆(她是老手,騎行里程大我許多),她一定說她現在的版本最好騎,也最可靠
那就是:無霍爾、無煞斷.....出門拔電上路,回家把電插上,十年一日
最近在我恐嚇下,學會自己打氣
而那個AKM電機已騎了10年,鋼絲銹得差不多了
還在騎
2015-11-03 10:56 #4119
至於會不會到最後反而是以轉把為主,而不踏了?
基本上是心態(與遺傳有關?)問題,會就會,不會就不會
會的鐵定騎不久


多謝朽大,其實不是爬文不夠,是我的腦袋反應不夠,反覆的看了您的回文的確讓我了解為何您說助力是多餘的,的確用轉把反而是最直接而且符合需求的方法。單純助力反而讓事情複雜了!
我的套件快到了,我仍舊會將50元的助力和煞斷、霍爾裝上,正常使用後,再一點一點的拆下,換AMASS MT60接頭。
改裝完畢再回應您,多謝指導!

liang909 wrote:
可以想像的,只要一停下來,就騎不動了

提供您一個小技巧,
在上坡時向左或是向右水平起步,再上坡。如此可行,如果仍不行就是向下起步再迴轉上坡,以上請小心來車。
如果路小而以上方法皆不行,可以走小S型扭動龍頭,如此起步會較容易。
  • 62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2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