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這一期, 8年後我才在學校的圖書館看到, 只是那時候沒太多零用錢可以組來試試...很懷念學生時代DAVIDC2924 wrote:電池內阻小需要用專用...(恕刪) 這一棟樓說到內阻的也不少, 要不是朽大介紹兩個好用的電錶, 我還真想用兩個三用電錶量等效電流(後來知道手邊的三用電錶量不到 1 A, )及工作電壓, 來計算電池的等效電阻, 終究荒廢20年了, 學的東西都還給老師了
DAVIDC2924 wrote:電池內阻小需要用專用的設備測量,普通三用表不行..... 其實不是電阻小,而是因為它有電,就像秤雞用體重計,牠不會乖乖站好給你量好吧,就來說說怎麼秤雞吧:一般而言,我們習慣將量取電阻值的儀器叫歐姆表,但是,真正叫歐姆表的純歐姆表並不多(當然也沒人叫它電阻計)因為電阻只是歐姆定律的三變數之一,另外兩個是電流與電壓。量電阻一定也要能量電流和電壓,所以就將這表作成三用的。而且,保守的說三用,會用的就妙用無窮窮,直呼它為”萬用表”了。事實上,要搞電一定要先搞懂歐姆定律,而歐姆定律搞的就是電壓、電流和電阻的三角關係,因此要搞電,一定要買一台三用表,幾百元就搞定了。電流、電壓與電阻的關係是:電壓 / 電阻 = 電流基本上就是小學生的數學題。算式雖然簡單,可是當某些變數是極大或極小時,普通工具就不管用了,因為一般三用電表量電阻時,其實量的是電流(表針是電流推動的)在表頭換成阻值刻度而已。但是電表裡只裝了二顆1.5V電池,要量很小很小的電阻時,電池無法提供足夠的電流,所以要用”微歐姆計";反之,要量很大很大的電阻時,微小的電流又無法推動指針,因此要用加了很高電壓的"絕緣表”。使用絕緣表量電阻的另一個原因是,電壓高到某個程度後,物質導電特性會改變。例如空氣在幾千V以下,基本上是不導電的,可是到了幾萬V,就會跳火了。另外一個比較難搞的是,某些”有源”裝置內部存在的電阻,例如電池,我們知道電池內部有電阻,但怎麼量呢?以三用表電阻檔去量,表頭會GG,因為電池有電。所以就有人發明了”內阻計”內阻計早期多用在音響裝置的量度與匹配,例如8歐姆的Amp.要接8歐姆喇叭,那個8歐姆,不能用”電阻儀” 而要用內阻計來量。內阻計和電阻儀(歐姆表啦)最大不同是,電阻儀直接以電池直流電為”訊號源”(以三用表的電壓檔去量取另一個撥於電阻檔的三用表,會量到直流電壓,但紅黑棒正負相反),而內阻計用的是交流電,而且因為內阻計早期多用在音響裝置,所以就用1KHz正弦信號(稱為Test Tone)為訊源,並以電容耦合隔離,這樣量取電池(或Amp.)時,電池就不會把表燒了。但是以內阻計量取內阻值,因為用的是交流訊號源,所量到的阻值必然包括電抗。而電抗又包含容抗與感抗,三者合稱為阻抗。雖然電阻、容抗與感抗三者均以歐姆計值,但是三者導電的特性迥異。電阻是純消耗電力的,而電抗則要看導電相位角,才能知道它做了什麼事,有時候明明有電流卻不做工,稱之為無功功率,電力公司最怕這個,因為收不到錢。而且,電抗隨頻率而變,測電池內阻用側音響1KHz Tone當訊號源,當然只是便宜行事,東施學西施而已。再從實用方面來看,內阻計對電池原始製造商而言,是非常方便的汰選分級工具(不是儀器,就如同胎壓表基本上只是工具),尤其是對買賣舊電池的回收商更是不可或缺的吃飯傢伙,因為它可以將”連接片種類多到超乎您想像”的電池,進行分級和汰選然後計價,所以”這個東西買賣電池的10個有9個在用 , 非常普遍”,是絕對可以相信的。可是,對你我而言,我們關切電池的最終表現就是”續航力”。而影響電池續航力的因素,除了容量(Ah,用錢買的)外,就是壓降。本來電池要用到30V才算沒電的,可是如果壓降5V,控制器在35V就斷電了,於是你買10Ah的電池,實際就只能用8Ah。而壓降是一個潛在因數,包含化學反應,可能持續放電1秒才降下來,它不是1KHz訊號源的內阻計可以測出的。UT710D不只是一三用表,我可以將它掛在車上接在電池上,將車騎上風櫃嘴,將電池電壓每秒一次記錄下來,有興趣:1.請爬文用UT710D搜一下,可以看到老朽為電池做過幾千到上萬切的的電腦斷層:像這:2.將電池帶來,老朽陪你上山(一路野狗蠻兇的,好久沒上風櫃嘴了)PS.以上大部分都是書上說的,念書有個好處,就是說錯話了可以推給孔子說.......可就不能說是老朽說的,賣電池的會殺了我
liang909 wrote:其實不是電阻小,而...(恕刪) 連解釋這些東西都不忘酸一下 , 真是令在下佩服佩服 , 個人是覺得啦 , 量電壓就用電表 , 量電阻就拿電阻測試儀 , 量電流就用電流表 , 想看放電圖形就用有編程功能的電子負載 , 有些人覺得拿一把瑞士刀就能當馬蓋仙 , 樓主的程度個人是遠遠不如 , 小弟自認天資駑鈍 , 劈柴就乖乖拿斧頭 , 切水果就改拿水果刀 , 吃牛排就拿牛排刀 , 剃牙齒就用牙籤............
liang909 wrote:PS.以上大部分都是書上說的,念書有個好處,就是說錯話了可以推給孔子說.......(恕刪) 您這句話就說得不對了 , 自認讀過書 , 但說錯了推給別人 , 那就代表自己不求甚解不是嗎?不念書有個好處 , 就是說錯話人家也拿你沒輒 , 我本來就沒讀過書阿 , 不然你想怎樣?
這章儀錶的沿革, 點到不少東東,...現在應該還沒放寒假, 可能只是蹺課外出買早點, 天涼了, 趕快回來, 課堂比較溫暖, 授課老師底子好, 教學精釆,被酸了還沒被當, 都還有機會拿到學分(如果實務夠多,搞不好還會拿書卷獎).只是如果被當了, 這些時日都白過了....(當年如果那台真空管的音響有組起來, 再組一台電晶體的, 那會多完美, 可惜那段日子是白過了)
我沒念過什麼書不要騙我 wrote:連解釋這些東西都不忘酸一下 , 真是令在下佩服佩服..... 一力一羞後,本來想收攤的,留點錢給別人賺,沒想到天一轉涼酸菜火鍋又熱了起來但酸菜要酸得好,菜很重要感恩大大及時提供上好食材,酸了就上,新鮮美味這兩天點閱人次徒增四、五千,大大有功,可以分紅不過,酸歸酸,玩笑歸玩笑我沒念過什麼書不要騙我 wrote:個人是覺得啦 , 量電壓就用電表 , 量電阻就拿電阻測試儀 , 量電流就用電流表 愛吃甚麼?怎麼吃?人人有選擇的自由但是本店清真,外食莫入不是本店有多麼清高,而是既然開了店,就要注意清潔衛生不只是清真,賣酸菜火鍋和都一樣
請教朽大,昨天接線時發生一個問題,控制器上的轉把線有四條,紅5.1V, 黃4.8V, 黑0V, 綠0V.電池/電機/轉把6條線(含兩條電鎖線),都接上之後,用測試線對接,輪子是會正轉,但轉把上的燈沒亮,且撥動轉把,輪子也沒反應,請問可能是什麼原因?量了四條線的電壓,好像與爬文的內容不太對的起來,然後怎麼接撥把也都沒反應.紅5.1V, 黃4.8V, 黑0V, 綠0V;請問朽大,可能是電機問題,還是轉把?
我沒念過什麼書不要騙我 wrote:連解釋這些東西都不忘...(恕刪) 實務經驗比的上朽大的,臺灣沒幾個,若沒記錯,朽大是音響技術的總編輯。年輕時玩過Mark2的電路板組裝,好像也是音響技術賣的。朽大能以他的騎腳踏車興趣,發這篇電動改裝實務在M01,你沒跪拜已是XX了。學問是互相研究的,但也注意一下禮貌。
Ken一路發 wrote:......控制器上的轉把線有四條...... 注意注意注意注意注意注意電(量)顯(示)轉把在轉把湍端,通常有五線(如果是6線,開關獨立,有一線要與電門並接)先把轉把三線找出來黑 > 一定是地(0V)紅 > 一定是+5V(工作電源)綠或白 > 霍爾電位輸出(控制轉速)確定以上三線後,其餘兩線(一般是橙、黃....但不一定)有一線是接電池電源(+36或48V).....特別特別特別注意,接錯會燒另一線是電門鎖這兩條線其實就都接電門開關上,只是兩條若接反,就開關沒作用,一接電池就亮燈再說一次要特別特別特別注意的是:電池電源千萬千萬不要接到其他線上,必燒無疑確認電池與電門線的方法是:以三用表歐姆檔量,開關電門會有On/Off反應(除了+5V及+36V外,其他接線量電壓都不準,不能當辨識用)用最高阻值檔量,電門線對地有阻值,電源對地無限大(補充一下:以上通通用指針表量,數字錶無法看動作)電門線在轉把內部是接"五個燈",電門搭上燈就亮,同時控制器On=====================================================再看控制器端,這邊比較麻煩,各家配線不同但還是一樣,先確定0與+5V再找出(綠或白)的轉速線(最好先都不接)然後再辨識一下電門線與36V電源線(有些控制器要你自己分接)將此二線短接(一樣千萬不能弄錯線)接著,將動力輪架空後,將轉速線與+5V輕輕短接一下車輪會全速轉動........搞清所有線後,再正式配線簡單提示:如果其他沒錯的話,將黃線並接到電鎖的任一線(接錯燈恆亮)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