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上端有一小按鈕,可以切換兩個顯示頁 接上電源後,顯示第一頁: A : 電流(安培)只在轉動轉把時有電流 V : 電壓(伏特)停下看,就是空載電壓 W : 電功率(瓦特)只在轉動轉把時有功率 以上三欄都是即時值,除非將表裝在車表,否則看不到 mA h:毫安培小時,這是累計值,除1000就是Ah,也就是電池放電量,將電池充滿後,騎到斷電,看這欄就知道你買的10Ah電池,實際能用多少Ah(但若要騎到斷電,表要獨立共電,另詳) 第二頁: Ap : 最大電流(安培)在騎乘後,呈現一固定值,就是控制器的限流值 Vm : 最低電壓(伏特)在整個騎乘過程中,電壓的最低點,如果騎到斷電,這點就是斷電電壓 Wp : 最大功率(瓦特)在整個騎乘過程中出現過的最大功率(當時的電壓x電流值) mW h:毫瓦小時,一般若電池電壓固定時,以Ah計算電池容量,但因電池電壓一直在變,所以真正能量要以毫瓦小時計算,也就是不斷累計當時的電壓x電流值。同樣10Ah電池,48V會比36V瓦時數大很多,1000瓦時=1度電 兩頁最夏欄分別是攝氏與華氏溫度,沒接溫度探頭就別理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