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ng909 wrote:
問題在:18650易因熱而受損,因此要把握瞬間加熱原則(點焊就是瞬熱),錫焊要領在整個過程不能超過三到五秒
超過後,整個電池變成熱導體,愈熱導熱愈快,愈焊愈難焊,終至電池受損。
也因此,如果一個焊點若不能在三到五秒內吃上錫,一定要休息,待電池冷卻後再焊。
也因此,錫焊最好分二次,先在焊物上分別吃錫,然後將兩邊錫熔在一起,二次都各允許三到五秒
個人認為,少量的電池,專業者可以用焊錫焊接,是沒問題的。
比如手電筒,電蚊拍,隨身聽...等等,影響不明顯。
但是對於大量串聯的電池組,全都用焊錫焊接則不適用。
你將會發現大量串聯的電池,焊錫焊接,高溫將導致電池的內阻值大幅增加。
把新的電池,每一顆都先折損效能再使用,有點不合常理。
點焊與焊錫,最大差別在於電極受熱總和的能量是否為薄膜安全承受值。
其實,在受熱面積與時間已差異好多倍,既已明顯不合理瞬熱呀。
點焊的受熱面積為1mm,放電速度在10微秒(µs)以內就完成了。
若要證明焊錫可以焊接電池,不能超過三到五秒是不損傷電池。
不如誠實面對,在空閒時間做一次實驗就知道了。
電偶溫度計:
找一個不用的電池,把電池拆開,下方接一個電偶溫度計,
然後做焊錫焊接的同時,紀錄電偶溫度計三到五秒的數值,計算當量。
然後與點焊機的溫度相比較差異。
焊錫焊接3-5秒是否會讓電池受損?
把鋰電池捲紙攤開仔細觀察,包覆在電極周圍的薄膜是否有起泡受損跡象?
因為這表示此電極的有效化學反應面積是否降低,造成電池內阻值增加。
內阻對照驗證:
可以用電池內阻儀測量,驗證點焊電池與焊錫電池的內阻值差異既可得知。
材料成本與耗費工時比較:
組裝一套電池,焊錫與助焊劑用量的花費,與點焊機的電費,做成本與工時比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