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C2924 wrote:涼亭滑下來沒多遠的地(恕刪) 我禮拜六經過看到有放交通錐警示了,如下面照片這凸起應該是底下或許當初整平時沒整好所以有植物繼續生長才造成??看起來不是因為沒舖平籃籃香 wrote:北投轉關渡的自行車道(恕刪) 這裡確實也是很危險我經過一定減速通過再過去約在社子橋引道附近也是有開了一條溝沒補平所以一直放交通錐也不處理不過這個因為是直線段而且跟道路垂直,危險性比較小只是看交通錐放了好幾個月沒人處理就知道政府的效率有多差了!!
onereturngood wrote:沒開玩笑阿,如果你有(恕刪) 奇怪想酸別人用買機票比喻會不會太低端,算了格局這麼低眼界就看幾條路,我跟再跟你談大海你在跟我說浴缸,難怪台灣人無知世界第二,你慢慢存你的機票錢。
我晚上騎車都會開兩個車前燈看清楚路再騎但是我經過很多次都沒事,可能有保佑吧反而是經過豆漿工廠的那一段橋下的路,我覺得彎到一般馬路需要改善然後下坡上坡的橋下路也是像騎馬一樣,高低起伏的很危險總之自行車道基隆最爛,新北市次爛,台北市最好
聽過都市越野嗎? 騎登山車吧, 29ER更好, 人行道直接上下有一個案子是公路車在陽明山摔車, 理由是公路車輪圈卡進排水溝格柵, 個人覺得(1).去山上就要騎登山車, 青苔溼滑陡坡碎石任何一個狀況公路車就噴飛了, 但克服那些狀況是登山車日常。(2).格柵或連結縫設計本來就是以一般車的考量為主, 大爺大媽大小姐騎個公路車上山很偉大是吧,要全世界都配合公路車騎士改格柵改連接縫。可笑。(3).未烘乾就不要騎單車。喜歡享受公路車上山的輕快就要去承擔風險, 單車不是安全的運動。(4).很少聽到騎登山車的哀8叫母, 因為登山車的特性就是特種部隊克服障礙, 公路車則是公子哥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