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rimera wrote:大盤只能用一盤,因為電機寬度會卡到 大大這台大盤沒跟腳踏曲柄相連,,所以電機帶動大盤時腳踏不會跟著轉對吧?這樣可以享受變速的樂趣,,像騎檔車一樣,,,這樣可以集中最高扭力去推後變,,趕快測試,,,好用要相報,,好像不錯,,,,心動中,,,
老朽哥,小弟不才,去玩完都沒有po個遊記,不過那次行程還真的獲得了一些電單車搭機旅行的經驗,如該如何該幫車子打包,鋰電池如何上機,長途單車旅行途中的食衣住行育樂等。後來又陸續去了日本十來次,不過除了兩次是在當地租車(京都,2000yen/7天,有興趣也可分享我的琵琶湖遊記)之外,其他都以租汽車為主。雖然帶車去的那次最克難,卻也是我最念念不忘的一次。等有電腦時再把行動硬碟中的相片上傳上來。我也想到朽哥的大觀園參觀,並分享一下我的心得,可是因為我住台南,下次有機會去台北時一定要約朽哥見個面,如朽哥那天要來台南一遊,我也樂於一盡地主之誼。騎電單車也有三年了,因為每天上下班都是騎河堤便道沒有上下坡,慢慢就忘記了磁剎回充這件事了,但從朽哥 "先上坡再下坡的路線方可善用其功能", 及之前allen大那個實測的分享,對其又有了更具體的概念了。
來班門弄斧一下小弟的拙作:陪了我三年的戰車前輪電機,前置電池,可能是重心夠前的關係,沒有遇過傳說中的前輪空轉,而優點是線路全部在龍頭附近,方便佈線7520錶頭空載,加固定式電壓錶,加cell log,車前袋裡的是新入手的26650比克鋰鐵,2p8s/24v/5.6ah,裸奔電池,14ah滿載放電下,壓降由26.5降至24.5v
早上隋手拿瓦楞紙DIY個電池盒,晚上吃飽後就給它出發試車去了平常運動的路線是家裡到西子灣渡輪站然後回頭到家剛好一個小時,今天給它加碼直上壽山一出門先開助力1檔,踩不到半圈力量就湧現,依序2檔3檔,助力隋著踩踏力道而增加,後變放在第8速,停止起步踩不到幾圈速度已經破25,照以前靠我的腳力騎破25是要很努力的,恐怖的是這組儀表還有隱藏版本>>>助力8檔,3檔就夠用了,竟然還設計到8檔趁無車的時後試一下調速轉把按下去有一段間隙才會加速,這設計不錯,避免誤觸,速度破30不是問題,不過我有設定速限25,看來沒用到了壽山路口,開啟助力3檔,後變退到第7速,輕輕鬆鬆騎上第一個上坡,後來隋著坡度愈來愈陡而退到5速,感覺上不用費太大的力氣,直到一個超陡上坡,踩到電機發出卡卡的聲音,感覺快上不去了,這時補上轉把,就給它爬過去了,不過在過髮夾彎上坡時有點恐怖,因為過彎頂點時用力踩下去,整個扭力突然爆發,再加上正在轉彎,車子變的非常難控制到了看夜景的橋上停下來休息,摸了一下電機,溫度溫溫的,摸一下電池盒,沒有溫溫的,保護板的地方也沒有溫溫的,不過後碟盤倒是會燙手繼續下山,沿路都是下坡,前後煞車都一直點放,車子增加的重量反應在下坡的速度,看來203加大碟片要優先編預算,不夠用的話,雙活塞甚至四活塞卡鉗也要列入考慮這次騎乘時間約1小時20分左右,出門前電壓約52多,回來剩49.2,90%開助力檔,5%重力下滑,3%靠腳力,2%純電力,里程數約16km,但是我覺得不太準,因為碼表設定沒有27.5測試第一天暫時告一段落,想把電池搞到水壺架的位置,有空再繼續搂香蕉碼頭照一張做紀念給它很高評價的中置電機土砲電池盒,還慢慢黏上一堆膠帶做輕度防水,黏完才記得有塑膠瓦楞紙
rrimera wrote:給它很高評價的中置電機 Duglas1688 wrote:好像不錯^^ 都可買四台你家(YOU)電機了,怎能差評疑惑的是其助力傳感器是轉速型或力矩型?若只是轉速型便不值了記得2010年某日,老朽偕老太婆初試電動,雖是....卻興奮不已(騎車有人推當然爽)立馬掏錢....但三天過後.....所以便蓋此樓................期待八方目前德製THUN,單是傳感器便售1350~1500RMB,惜尚無成交記錄
助力傳感器是轉速型或力矩型?要怎麼分辨阿?我記得開助力檔時,輕輕踩跟重踩電機出力感覺不一樣停止再起步時,我習慣把右踏板放一點鐘方向,起步時第一下踏下去的力量很大,車子動後踏的力道減小這時覺得電機助力也跟著減小
rrimera wrote:助力傳感器是轉速型或力矩型? 將車架起,先讓後輪空轉,然後..輕轉踏板跟追輪速,若電機會加速,便是轉速型轉速型最大問題是行走中,只要跟著輕踩(裝模作樣)便會加速...八方轉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