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ger3943 wrote:
"磁煞+回充"一定可行,只是組件設計是否有商業化的價值.
"磁煞+回充"不但可行,且在老朽那台去年改的登山車上,已行之而有年,詳情回頭爬爬便知
至於是否有商業化的價值?老朽的看法是《否》—(就是無法賺錢啦!)
別說改"磁煞+回充"賺不了錢,一般改電動其實也……
也正因為無法賺錢,所以一談到"磁煞回充",就有賣家火冒三丈
事實上"磁煞回充"有效無效?或有用無用?全然要看環境與路況
像在雲嘉南平原地區,改裝"磁煞回充"絕對是自討苦吃
但如果像老朽一樣住在前後院就有數百公尺落差的天堂聖地
裝了"磁煞回充"雖談不上如虎填翼,至少是大大地有用
舉個最明確的例子是:
由大湖公園經大湖山莊街>長青山莊>五指山>到風櫃嘴
到了風櫃嘴,10AH的電量差不多就快耗光了(爬升500多米)
這時如果你想由內雙溪下山,經至善路再繞河濱道回大湖公園,只有二種可能:
一是時光倒流,回到三、四十年前,老朽跑也跑回來了,別說有車騎
但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剩下的唯一可能,就是用"磁煞回充"的電力,載七十一老朽回到大湖公園
因為由風櫃嘴一路滑行到故宮耗時可控制到約30分鐘
以平均回充電流約5A計,等於用2A的充電器充了1小時多一點
而由故宮回到老朽家,行程至少在7、8Km以上,而沿途多起起又伏伏
老朽靠的,就是這約3AH殘餘電力
可是切記:
1.改裝為回充車,對電池特性一定要有深入了解,且強烈建議裝上數字電壓表,不然有可能因過充而使鋰電暴斃(Y拍上可找到”回充型鋰電”,特性功能如何因未試用不得而知)
2.回充是磁煞的副產品,你不能只要磁煞不要回充。("MOS管"不能"全部導通")
另外一方面,網路謠言固然可惡,網路恐嚇更加可恨,例如:
1.齒輪和煞車皮何者貴?
實情:簡單地說是磨皮,實際上是磨框,框也許不貴,但框熱會冒煙、會爆胎…..還有車要走,難道齒輪不動?
2.MOS管全部導通,等於三相電力線短路…
實情:哦哦明明都已”縮缸”了,還說那是引擎煞車…
3.踩死了也踩不到100W…
實情:那倒是真的,可是由風櫃嘴下山不用踩呀…
……………..
預告:
等幾天,天高一點,氣爽一點的時候,七十一老朽有二個行程:
1.由碧山岩上,再上風櫃嘴,然後由五指山>長青山莊下
2.用四輪先到陽明山第二停車場(苗圃遊客中心),換二輪,到二子坪上大屯主峰(標高1078m),滑下,到小油坑繞一圈,下滑擎天岡,不管看不看到牛,七十一老朽都要設法回到苗圃遊客中心,因為二輪要上四輪…
(都很硬,可有大大願意陪騎?)
tiger3943 wrote:
朽大大加油.
謝謝虎大加油
可是不情之請
可否以油換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