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五組輪組上路實測,台幣戰士會比較強嗎?

影片中有提到全部都用GP5000。

不過以他們原先設定目標來看,就算通通用不同的胎也無所謂,因為他們要測的是同一段路,不同價位的輪組表現如何。同車手同一部車相同(差一點點就算了)均瓦,這幾個控制變因其實已經夠了。更何況有些輪組號稱搭配同廠牌特定型號的外胎,會有更好的表現。

他們的測試大方向沒有問題,但就是規模不夠,所以他們最後也不敢把話說得很死。看看他們接下來會不會測試連續爬坡(6%以上)吧 — Obermayer EVO在這場合下可能會有比較好的表現。

單車李 wrote:
突然想到一件事全都無...(恕刪)
Maocrab

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價格門檻」。他們這次設定的門檻是30000塊,而且最後也挑明了說如果帶組PR2,測試結果可能會有比較明顯的差距。

2023-09-04 17:27
單車李 wrote:
突然想到一件事全都無...(恕刪)

影片中有說了,都一樣GP5000STR,胎壓都是80


jcchiou

deleted

2023-09-04 21:56
sn245763

再嘴下去,等一下有人出來質疑每次測試的溫度、濕度不同,導致輪幅熱漲冷縮程度不同,間接影響輪組剛性,所以測試不公平。

2023-09-04 21:56
我還蠻佩服樓主的,
竟把這影片放上來討論,
在01討論這個,
無窮無盡的論點都會跑出來,
就只為了爭那虛無飄渺的幾秒鐘。

我相信好裝備可以變快,
我也相信好裝備很棒很值得擁有,
前提是荷包君能支援,
不影響到生活,
那擁有頂級裝備是件幸福的事。

在競技選手裡也無須爭這幾秒鐘,
因為裝備都已是廠商贊助了,
選手們靠的是自身能力拿名次,
而不是看裝備好壞在拿名次的。

就像皮卡丘這次環法輸了,
沒人質疑可樂果沒戰鬥力一樣,
討論裝備真的很無聊,
我個人比較喜歡看別人騎乘的路線,
台灣很小,
但很多地方都沒騎過也沒聽過,
光一個高雄我也還沒騎完,
享受騎乘帶來的樂趣,
應該會比購買裝備帶來的樂趣真實的多,
能說嘴的故事也有內容的多。
龍貝爾

有些人就真的只為了幾秒鐘 然後差那幾秒也只有自己看爽 又不是可以站凸台....我還是覺得車騎起來爽 拍照 吃 開心就好 想要成績就早點睡 睡飽再騎

2023-09-05 8:20
RK30

很好啊 其他人可以討論這種無聊事,你也可以在旁邊嘴。和樂融融

2023-09-05 8:31
那位yt也沒有第三方公證
要怎麼寫是他的自由
我也知道大部分的騎士 上限就是slr1了
(當然我也舉不出任何科學根據)
更貴的輪組 就是一個爽度而已
但爽度也是很重要的
賴威我買不起
只能祝福買賴威的武運昌隆了
qw78963ju

其實買自己能力可以負擔的輪組,要帥就多存點上DT或賴威嘍

2023-09-05 7:52
jcchiou

deleted

2023-09-05 8:26
其實是有差別的,

6km看不出差別,

但是600km,可是會差非常多的....
職業車手應該騎得出2萬跟20萬的差別

不然普通騎健康的人,最能產生差異感的應該還是鋁框換碳框的那個moment
sn245763

入門鋁框重、鋼性差,只要換2萬左右的輪組絕對是有感升級,但同價位的鋁框跟碳框就騎不出差異。

2023-09-05 12:10
Freshness

鋁圈換碳圈,最有感的應該是外觀了(框高)。如果是成車鋁圈,那重量也很感人。不過成車鋁圈跟成車碳圈,價格也差很多就是。

2023-09-05 14:55
有趣的是兩位測試者都說最貴的好騎好帶, 最便宜的拖啊難騎之類的,
然後就被自己做出的成積打臉了.
誠實心得誠實測試給讚.
心靈馬力帶來的騎乘爽感就是最大的價值了.
purplecowboy wrote:
有趣的是兩位測試者都...(恕刪)


其實這個測試是說輪組快慢只要到一定程度別太糟後,貴的跟便宜的沒什麼太大差別。

但體感是否好騎好帶,其實不用測試也不需要職業選手,正常人一腳踏下去就立刻就會知道。好的輪組會讓人覺得意猶未盡,踩了還想再踩,但以速度而言未必會比較快,如此而已。但這不代表輪組好壞沒有差異,真踩下去體感的差別還是差很多的,只是這要自己親身去踩踩看,無法用功率、速度來衡量。我一直覺得對一般休閒騎來說,你又不是要比賽爭取那幾秒鐘的差別,輪組體感上是否好踩好帶會比速度快慢還重要。
phae4jaz

輪組帶來的提升可能應該著眼於減緩『加速時干擾能量系統』導致體能衰退的幅度,而不是突破PR的程度;也就是它沒辦法幫你快多少,但是可能讓你騎久一點遠一點的同時衰退得少一點(爬坡時的差異是另一個問題)

2023-09-05 21:33
phae4jaz

也就是比較有關係的可能不在於體能上限(路段PR)而是體能下限(比如一兩百K的後半段)但若是如此,評比可能會有很大的困難[汗]

2023-09-05 21:35
常常聽輪下一公斤,輪上10公斤看起來在腳踏車上並沒有差到那麼多
那麼輪上一公斤(車減重1公斤)是否又更華而不實了
人減重應該是最有感的提升
這段路以前巴拉卡之前常常騎,就是平路無感的坡度,自然輪組差異不大,平路緩坡體重都無感了。我以前練很多時候,換輪組有感的是從成車mavic換成rsys slr,熊空快了4%的時間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