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想升級輪組,該怎麼選擇呢?

我跟版主一樣需求
從成車輪組想升級
比較過DT swiss, bora, vision ,roval

最後是選擇wto 45, 需求是有內胎(個人喜好),看起來喜歡的

換完的確很有感。建議挑兩個試騎 感受完就很好選
nbanick

我是使用GP5000

2023-08-13 21:41
GM0527
GM0527 樓主

請問你騎wto 45騎山路感覺如何呢?我很怕我騎不上去,在想要不要換33,但45比較帥🫣

2023-08-14 0:16
Maocrab wrote:
與其換輪子不如練腿

  可以練功升等,也可以砸錢衝神裝,兩個方向都可以達到目的。
  樓主有20萬預算?可以考慮電輔車。
  樓主可以一邊換輕量化輪組,剩下的預算買電輔公路車,就多了一種騎乘選擇。輪組8萬,電輔公路車8萬。說真的,可以考慮幾萬元的訓練台,心血來潮時可以玩一玩,蠻像電腦遊戲的。
  
電輔車實測爬坡極限|陽金P字道爬升2200m|一顆電池騎得完?


該買E-bike電輔車嗎? 5輛熱門E-bike公路車解析
絕不挺他們 侯友宜 立委候選人張智倫 議員陳錦錠 里長黃湘雲 里長許泰銘 黃復興殖民黨 商會望族惡霸
allenhuang1971

電輔助力方式與蓄航電力需要做功課 大逆風與超陡坡 電輔車有偽機車的錯覺...騎一般公路車腿力可能要開大瓦數與續航力的問題(腿是肉做的)

2023-08-14 9:45
DIY LOVE

多帶幾顆電池就好啦~反正看起來很像公路車。而且樓主對訓練台和深蹲沒興趣,既然錢不是問題,所以建議買 神裝 來提高戰力。

2023-08-14 10:11
DIY LOVE wrote:
  可以練功升等,也...(恕刪)


如果要買電輔車那8萬的輪組CP值會低到不行
都電動輔助了..只要2萬的碳輪湊合著好看就可以了吧
因為"合法"的電輔平路本來也不可能能騎出風阻效益
輪組部分可以使用超低框減低重量.
剩下的經費直接買高階電輔.輕量高扭力高效率電機.搭配高容量電池
甚至人身備品都還比較划算
CONA24

選電輔不用選輪組[拇指向上]

2023-08-13 19:25
DIY LOVE

兩台車。一台是換輕量化輪組的公路車,另一台是電輔車。看心情和路程決定騎哪台車出門。有錢人的好處,就是擁有選擇的自由。

2023-08-13 20:38

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種怕中/高框騎不上去,換低框就騎得上去的迷思。
高低框最多就差個幾百克,雖然越貼近地面(輪胎/輪組)影響越大,
但一瓶水約600g,難道說我裝滿兩瓶水1.2kg騎不上去,得先把水倒光才騎得動?
沒這道理吧?團騎又不是比賽,朋友你先走下個路口等等我是很正常的。

真要擔心爬不上去是取決於齒比,二三十來斤的載重旅行車也能上武嶺。
公路車大盤50T,對上飛輪前三盤對於一般市民真心裝飾用,除非你時常40km+/h。

齒比取自鐵馬計算機


怕輪組多重那幾百克而爬不了坡,遠不如用合適的齒比。
大盤縮小(CT盤換成超壓縮盤),或飛輪加大(11x34換成11x36甚至11x42之類的)。
高低框差那幾百克就只是爬坡差個幾分幾秒,但帥是一輩子的事。
allenhuang1971

逆風與爬坡我都慢得像烏龜依樣! 騎機車跑山! 休一下就過去了! 公路車變慢動作! 阿斯 不是粉陡的坡! 公路車卻感覺粉吃力!

2023-08-14 23:00
Ahoo Chen

一堆人都相信迷思呀不相信科學,如果認為輪組重量有差,那你不如自己先把水瓶丟掉測三圈還是爬坡看看,相信我根本沒差。

2023-08-15 0:37
拉拉補給讚 wrote:
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種...(恕刪)


低框輪比中高框輪好帶好爬坡的原因,主要不是因為重量比較輕,而是因為轉動慣量較小。

相較於中、高框輪因為輪框較重,重量傾向落在輪組的外圈;低框輪的輪框輕,重量傾向集中在輪組的軸心,因此,轉動起來的時侯,低框輪的加減速都會很輕快,中高框輪會重拖;但一旦速度帶起來以後,中高框輪因慣性大比較容易維持,低框輪則是掉速比較快。因此,低框輪輕快好帶好加速,適合上下坡及頻繁的停等加速;中、高框輪易維持速度適合平路高速騎乘。這跟輪組輕重沒太大關係,而是重量分配集中花鼓或輪框的問題,故即使是比中、高框輪還重的低框輪,像是Campy的Neutron Ultra,他爬坡加速也都比重量更輕的跑零、瞎貓輕快好騎。這也是為什麼你車架就算輕個600g,騎起來也是幾乎完全無感;但外胎只要輕個30g,踩起來就會覺得有感的變輕,因為那30g完全是加在輪組的最外圈,直接影響轉動慣性,所以整台車裡最值得升級、改善騎乘CP值最高的地方,其實是換更輕的外胎或是TPU內胎

所以,回到樓主擔心的問題,要選低框輪或是中、高框輪,還完全取決於你個人騎乘的習慣跟路線而言。如果樓主是屬於腿力強健,多騎平路、長途,一出去就是要拼快,很少停停走走的路線,那中、高框輪會有優勢;如果樓主腿力較弱,喜歡騎山路,或是時常必須要停等再重覆啟動加速的路線,那就選低框輪組。而我個人騎車是休閒娛樂沒有在比快,騎乘路線也是山路多,所以較偏好低框輪組的輕快、好騎好帶的感覺。
拉拉補給讚

JW75 感謝指正!因為我不清楚輪框差120g跟水壺差1200g哪個比較有影響,就用淺顯易懂的方式比喻了

2023-08-14 19:32
Ahoo Chen

利口貝爾 有你的親身實測數據嗎,strava在哪裡,你有用功率計嗎,放出來讓大家研究一下呀。不然全是體感就好笑了。

2023-08-15 0:39
這應該是體能關係,多鍛鍊腿力才是重點。從pr2換到這些高級輪組對目前的你幫助不大。可以多跑跑步、重訓來加強自己的體能及腿力。
GM0527
GM0527 樓主

有重訓的習慣。4年了

2023-08-14 11:54
TayMsnm3325

可以找些自行車選手的訓練菜單當參考,並適當地轉化為自己的訓練菜單。人的體能還是最大因素,零件只是小加分。

2023-08-14 13:37
JW75 wrote:
低框輪比中高框輪好帶...(恕刪)


如果有一定腿力,能平路30以上的,框也不能太低,還是要考慮用途




例如這個YT就後悔買black Inc 要半價出售了需要可以聯絡他
利口貝爾

GM0527 這邊指的平路30km的標準大致上是繞一圈30km ,1hr的水準,比較能中和風向問題

2023-08-14 12:02
JW75

要快的話本來就是高框輪組快,低框輪的優點是好騎,但缺點是騎不快。至於這位日本人也講了,他要賣是因為住沖繩幾乎都平路,這輪組不適合他。我住台北騎車不是爬坡就是去爬坡的路上,低框輪其實是很好的選擇。

2023-08-14 15:00
好好練對於單車有幫助的課表比較實際,看看缺乏哪部分下去練起來,有單車的課程可以去上,如果輪組有差異按照每年的進步過了幾十年現在的單車比賽應該要場場都均速50多以上了吧
利口貝爾

風阻跟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算算就知道了,達一定速度後,風阻很容易達到邊際效益,重量的推力比反而開始重要起來

2023-08-14 12:06
Ahoo Chen

利口貝爾 我想看看你所說風阻VS速度實際騎乘差異,請問有實際數據嗎。還是都是廠商報告書而已。

2023-08-15 0:41
GM0527 wrote:
本來是想買Liv Enviliv 23.8萬的車,但塗裝沒喜歡的。組一台dogma F 價格貴到讓我覺得我目前有需要嗎?於是,只好退而求其次,先升級輪組。


真心覺得 你需要的是一台電輔車而不是啥 一級車架 超輕輪框
GM0527
GM0527 樓主

騎不快、能力不足所以只適合騎電輔車?

2023-08-14 18:19
菜叫菜逼巴

體能不夠,神兵來湊。練體能要花不少時間,一個禮拜沒有花3~5小時以上的時間強化基礎能力,20萬的車就只剩下外觀亮眼,但一樣跟不上車團,所以要做取捨,是要享受團騎的氛圍,要是一個人獨推的悲歌。

2023-08-17 18:06
如果本有打算要換車,那就先把車選好吧,再看看配車輪等級如何再看要不要換.
如果單純換輪組,基本上3萬以上的看你喜歡框高多少了選組喜歡的就買下去,沒買碟煞車前不知道換個輪組麻煩的要死(調煞車)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