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選擇自己適合的齒比

CycleFormula wrote:
2023 年還義剛結...(恕刪)


01果然都是

用嘴巴在騎車的

可以推力 平均推力3 騎完整個賽事

你絕對是業餘菁英組的

在01推力3竟然只是假日車手的標準!

太猛了~

我看沒多久01就可以出好幾個世界級的車手了
利口貝爾

虎皮KKK 30cm比較難,年收百萬.只要前30%有很難嗎?再加上會考慮公路車這種低CP運動的,本來就是收入相對高的一群,我猜扣除學生,百萬以下應該不到一成,就像超跑群要找到月入10以下簡直稀有動物

2023-07-07 10:24
vonyi

假日車手可以均推三上武嶺(330) 那樣叫神話了,能這樣的哪個不週練3次課表+2外騎??加上恢復踩,一週都得騎六天了。

2023-07-10 14:20
sn245763 wrote:
意思是『理論上』不管速度的話,只要有一點點的動力,
不管什麼坡度的坡只要齒比夠輕都可以爬上去。(某人的論點)

但『事實上』輕齒比代表你要瘋狂拚迴轉速才能前進,
甚至可能速度不夠而定桿摔,而教授在文中提到爬坡合理速度至少要維持7km/h,
但我認為這個合理速度取決於坡度,例如均9%的坡我的極限大概是5km/h,
均18%的坡則是10km/h,再慢就定桿摔。





這種東西隨便去 strava 找個長陡坡,直接從最後一頁往前翻找有功率計的看就知道了。
有時間找那種文,不如把時間花在找資料跟讀書上
CycleFormula
CycleFormula 樓主

自己去騎一趟大禹嶺就知道了,不用約,今年十月還有機會

2023-06-29 22:14
RK30

直接約騎,輸的人把車壓掉。是這種意思嗎??

2023-07-06 17:25
sn245763 wrote:

sn245763
你這樣還是沒有解釋,為什麼爬25%陡坡可以在變輕齒比的情況下維持原迴轉速,我的公式就算有錯,至少我有陳述我的公式論點,但你丟一個靜力平衡,是要我回去翻國中課本?


功率=扭力X迴轉速,你的公式是正確的,但是解讀錯了。

你因為上述公式,推導出降低齒比會使得扭力減低,因此迴轉速就要繼續提高,功率才會維持一致的結論。你這個想法如果在騎平路時是正確的,降齒比確實可以踩小力點,會減低扭力讓你可以拉高迴轉速,用心肺能力來代償腿力。

但問題是你把這個解讀適用到爬陡坡上面,得出坡度越陡迴轉速就要越高的結論就偏離事實了。當爬陡坡的時候,因為要克服地心引力,因此必須要大力踩,扭力會以倍數的方式提高。這時候降齒比的目的不是為了踩輕一點讓你拉高迴轉速,而是因為扭力太大的情況下腿力支撐不住,迫不得已只能降齒比來讓腳輕鬆一點。但不管你齒比再怎麼降,即使降到最輕了,扭力還是會比平路時高得多,因此這時候你不但不能維持或拉高迴轉速,反而還要降迴轉速來控制功率,不然功率瞬間飆升到破4百瓦,正常人沒多久就爆了。

在騎平路時爆掉,有可能是因為齒比太輕、迴轉速太高,導致心肺能力撐不住太喘而爆掉。但這在爬陡坡的情形很少發生,爬陡坡時通常迴轉速很難高得起來,會爆掉最大的原因都是出在沒有監控瓦數適時降迴轉速,明明扭力已經倍速爆增了,迴轉速還不降下來,甚至想說我腳很痛趕快踩過這個坡就好而拉高迴轉速,這時候原本可能騎150瓦的功率會突然爆增到4、5百甚至7、8百瓦,等於瞬間拉超強間歇,這樣多拉幾次鐵打的身體也撐不住,最後爆掉都是因為功率超過FTP太多,連帶腿力及心肺能力都攜手雙雙爆掉。
攝影愛好者 wrote:

allenhuang1971
平路 順風 輕而易舉 如果有常常騎車的 爬坡就....

平路再加上順風,很難維持在推力3吧。
allenhuang1971

超過推力3...隨便踩35 km以上

2023-06-30 11:10
奧特曼上新片完整解說,齒比部分可以從15分開始看
瘦的狠 wrote:
=.=///看來我真的是歡樂組,我65公斤看strava推估出來的均瓦100出頭,只有推力2而已。



剛剛看到脆瓜的fb,
發現我之前估我推力比只有2而已還蠻合理的,
也有可能多估了。
借主題問一下,所以算推力應該要全重對吧,就是等於是坐上車之後過磅秤的秤法?

但網上看有些說法只計算體重,也沒說清楚是穿好配備的體重還是睡醒上過廁所的體重那這樣用來推算遇到爬坡路線不是會差很多?

我知道這個跟 FTP 一樣,重點是每次測量方法跟環境差不多,數據自己用即可... 好奇問問大家怎麼算的
RK30

Bing真的是個好人!

2023-07-06 17:26
david.tang

歎,是啊,加上車重跟身上帶的數字真的太難看了😂

2023-07-06 22:15
david.tang wrote:
借主題問一下,所以算推力應該要全重對吧,就是等於是坐上車之後過磅秤的秤法?

我個人的看法

要預估"自己"騎行計畫的時候
是可以這樣沒錯

在跟別人討論的時候就沒有必要這樣
此時只是在交流"自己"的大概程度而已

因為車重是個變因
很多車友都有好幾台車輪流騎
不同品牌、甚至不同類型
重量差那麼多

模擬一下情境
如果車友間的討論聊天也要把車重算進去
今天A車友跟你聊天說他推力3
B車友說他也是推力3
乍看以為程度相當
實際上兩人的推力可能差到0.5以上喔...

因為A網友的推力3是指7公斤以內的輕量車
B網友的推力3是指路邊的ubike

推力差距0.5有多大?
大概山路上幾個彎就看不到車尾燈了
認知差距過大, 是要怎麼討論下去...

所以討論的時候沒必要把其他變因參雜進來
聊個功推比還要先報自己的配置條件參數
沒意義的資訊一堆, 討論起來也很辛苦

簡單用體重功率比例計算就可以了
實際上路情況大家都知道依情況會打折扣
今天我改騎十幾公斤的小折,多帶一罐水
當然會知道會累一點慢一點
zakkwang

如果連加車重後要酌減評估自己實際推力程度都不懂, 那大概連假日騎士程度都不到了

2023-07-07 14:07
CycleFormula
CycleFormula 樓主

樓上認真?加車重推力 3 西進可以有 4 小時左右

2023-07-08 19:40
這陣子要組車,原本騎的路線坡度比較和緩大概最陡就12%左右的短坡,用34/30抽一下也就過去了
最近的路線一言不和動不動就13%~16%雖然也是短坡但是1.1333的齒比轉速大概都只剩58~65
老闆是叫我用34t的飛輪可是看34t的飛輪少掉16t,我算滿常騎16t,這樣直接跳15t會不會怪怪的
大大們建議齒比該怎麼換?我覺得sram變速的齒比好像滿不錯的?
rice7361

常爬山的話可以考慮換超壓縮盤,像我市民組用一般CT盤,即使是下坡最重的兩三個齒比也從沒用過完全是浪費,改超壓縮盤等於多了幾個可用齒比,不到1的齒比爬長坡或是變態坡都好用多了

2024-03-19 9:22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