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r wrote:
...(恕刪)...沒有預算,花錢去買 Fitting,迷信偏方,會是奢侈的浪費。
...(恕刪)...
其實,大多數人真正需要的『合宜的』的 Fitting,更實際的是懂得 Fitting 的原理。
...(恕刪)...
沒錯~ 不能同意您更多~
人體適應性很強的,做到『合宜』的Fitting不難~
樓主是換車想要Fitting,原因可能是其他考量;以下是給新手的個人建議:
剛入坑的新手最好是買"新車",上網查住家附近口碑好的店家即可~
店家用原廠設定加經驗,已經很『合宜』的了~ (除非遇到銷庫存的無良店家)
不用想一次到位,想要Fitting的人是有所要求的,第一台車就能滿意的機率不高~
網路上那些推銷Fitting的KOLs講很多學問和原理,聽得懂很好、聽不懂也沒關係~
哪天想要在成績上突破自我極限、甚至參加專業競賽,再去研究這些學問都不遲~
新手騎車不舒服,原因很多~ 可能只是練得不夠~ 可能買到尺寸"差很多"的二手車~
網路上發問,狀況很難說清楚~ 網友隔空把脈,有時意見不同,搞不好還會歪樓~
所以這裡大多只能建議Fitting~ 其實新手問題,家附近的車店就可以處裡很好了~
新手或休閒組的車友不是不能找專業Fitting,只是意義不大、耗時且傷財~
因為,經常改變(相對於專業車手)的騎乘興趣、身體狀態等,而會更換一堆零件~
當然,最佳化自己的騎姿和配備,是持續騎車的動力之一,這Fitting就很有意義~
june-sue wrote:
如果fitting好...(恕刪)
事實就是
同一個人33歲每週打籃球運動五天,
騎一台不適合的車即使是一級車架配一級變速整套,
高雄墾丁120km然後就騎不回來了。
40歲,五六年完全沒運動,還胖了20kg,
fitting過,三個月練不到20次 100km,
全車都二級品,
北高360km逆風淋雨照樣完騎
acer wrote:
有找出原因嗎,是怎樣(恕刪)
身高181~182cm 跨高86
當初2010買54的FUJI SST 1.0車架 (查了一下照片我是30歲買的 不是33歲)
頭管太低 沒記錯只有135 落差很大
變成整個往下趴
下把握不到五分鐘
彎把也是不夠寬 不夠穩
腿部力量感覺股四頭吃很重
短程還好50km內一點問題都沒有 速度很快 100KM後就準備退駕了
手掌痛肩膀痛不說 整個腿就完全沒力了
當初也是去有名的店家買的也不是阿沙布魯的 但是就是完全不適合我
2020年去找人FITTING後才發現我需要的車
是SIZE 56~58 上管560mm的車架+120~130mm的龍頭 ML
或是上管580mm的車架+100mm~110mm的龍頭 L
頭管+墊片要195mm
後來因為曲柄長度172.5mm 選了SIZE ML
肩寬(肩膀上兩個小凸起) 46cm 所以改配中到中 44cm 的彎把
這樣騎起來 200KM內除了累了需要休息外 身體不會有其他問題
不像騎了過小的車 那種撐不下去的痛
所以建議各位如果要買新車
尤其是買成車 每個人身材都不一樣
還是找個有良心的店家量一下 比較保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