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有差啊, 但同樣的重量下, 差異沒有非常顯著.一座半小時以上的山大概1分鐘的差距.跟低框一樣好爬坡的高板, 大概都是天價逸品.拿管胎碳框跟open鋁框比的話, 管胎的性能加持可能巴過鋁框.平路均速還是要看你能趴低多久, 握不了下把板輪也幫不了你什麼忙.板輪要40-50mm以上, 咻咻聲才明顯.不然35mm碳板比較全方位, 夠輕好加速爬坡, 且破風效果對一般人差別不大.我是沒看過菜籃族可以跟我整路均速40到底的.
dekajo wrote:高框或爬坡輪組都是商人的噱頭 你真的有試過嗎??同重量 輪組來說重量分布在外圍 慣性好但起步慢&吃力重量越靠中心 慣性差但是起步輕盈所以同樣重量的輪組 低框爬坡比較省力這是物理定律阿腳力當然是王道不過有人會騎淑女車去騎環法嗎?整天在那邊覺得器材沒差的你怎麼不車賣一賣 騎UBIKE就好職業選手都會不同場地 選用不同配備然到他們腳力不好??
攝影愛好者 wrote:你真的有試過嗎??同(恕刪) 很多人在講慣性。但是慣性大,在運動上怎麼看都是吃虧的,慣性大有甚麼好處? 巡航時速度掉得慢嗎? 你如果是定速巡航的話,你要不斷抵抗阻力,慣性大或小都一樣,沒影響。巡航時不出力速度掉得慢? 但是慣性大的你先前就已經出比人多的力了啊, 你儲存了更多的動能,但這些動能也是你自己先前出的,誰能告訴我慣性大到底有甚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