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30秒激速開箱】Cadex Race 28 Tubeless 輪胎

isohera wrote:
我根本不懂也不會去買...(恕刪)


沒試著用過無內胎

體驗它的優缺點

我想討論空間應該有限

畢竟心裡已經有成見了
isohera wrote:
跑零10年配K925沒發生過。

真巧耶, 我也是10年跑零用到現在, 無襯帶自然沒有襯帶的症頭.
K925和K1092是早年的愛用胎, 跟我老婆一起用了20條左右吧.
還有7條沒磨盡的掛在我的腳踏車棚.
能徒手安裝還真厲害, 這我沒辦法, 用久了撐開我才可以.
優點輕量便宜又耐磨, 雖然又顛又滑.
重點耐得住久放, 可以擺在車上很久沒騎也不會壞.
但他並沒有特別防刺, 而且近年的品質下滑.
用沒多久就劣化, 也比其他里程接近的胎刺痕多.
不耐用後便宜的優勢不復存在.
腳傷後受不了慢性震動傷害, 開始尋求舒適性, 加上一次雨中打滑摔車...
讓我下定決心跟他說再見.

不用對無內胎那麼排斥, 改爛的你都能接受, 用心改良的更該給他點機會.
2019年Giant Gavia也就有Kevlar防刺, 大家都在求進步.
無內胎現在雖然不是主流, 但是舒適性上乘, 處理破胎也比從前容易.
總有一天會受到大家歡迎吧.
isohera wrote:
邊邊一堆小孔在冒白漿


我猜測這個現象導致的原因可能有下面几個:

1. 這個現象是輪組跟外胎不匹配,輪組跟輪胎不能密合

2. 輪胎的氣壓過高(無内胎的胎壓都要比有内胎的再少10psi)

3. 輪胎滾動造成的熱能,加上高山氣壓比較低導致輪胎内的氣壓加大再加大



isohera wrote:
你說的"少了蛇咬, 夾胎, 襯帶, 氣嘴底摩擦, 內胎老化問題造成的破胎"我用跑零10年配K925沒發生過。
這十年間被異物刺破的次數


用十年只爆胎少於5次那麽 isohera 大騎乘的道路狀況和對車子的保養都很好

才會對無内胎的好處感覺比較無感
.
.
.
對我個人的用車狀況來説,我對無内胎的使用經驗是正面的

因爲通勤的路綫沙石多,用有内胎的輪組平均兩個禮拜破胎一次

曾經有一段時間運氣不好連續四天破胎


(四驅車的輪胎也破

我第一次接觸無内胎也是在2018年購買了捷安特的 Propel Disc 標配的無内胎系統

用她來通勤大概有9個月,破胎停在路邊的經驗只有一次

就算輪胎刺破后壓力只剩下40psi也可以安全騎到目的地

也因爲這樣我後來也把全部的輪組都換成無内胎了



isohera wrote:
就算換上內胎,外胎無防也比較容易破


無内胎的構造跟普通的外胎的結構沒有不同,只是遇刺的時候補胎液會把洞口補上

如果補胎液補不上,靠毛毛蟲把洞口塞滿就好,不用拆外胎内胎,很方便

登山車的車友應該對這樣的補胎法不會陌生

如果輪胎被開了一個大洞,補胎液和毛毛蟲都沒有辦法吧洞口補上,那麽就塞多一兩條毛毛蟲來封口

如果直接換内胎,小顆粒直接通過外胎洞口刺進内胎,換了内胎也沒作用
あなたが思うより健康です
jcchiou wrote:
真巧耶, 我也是10(恕刪)


有機會換輪組再考慮
(上次換胎搞爆四隻挖胎棒)

K925新胎配跑零徒手裝很簡單
拆要挖一下滑開即可。
土城加藤鷹
豪威 wrote:
我猜測這個現象導致的(恕刪)


G牌的輪子配G牌的胎
外胎用不到半年劣化

這牌子東西我都不太愛
輪組外胎弄到賭爛更幹
已成拒絕往來戶了
土城加藤鷹
isohera wrote:
G牌的輪子配G牌的胎


好吧,我也明白你的心情
就像我把Schwalbe的輪胎列入拒絕往來戶一樣

只能說希望下次有緣再相遇時會反轉之前留下的不好回憶
あなたが思うより健康です
豪威 wrote:
好吧,我也明白你的心(恕刪)


換話題 哈哈
不要理我,我偏執狂
賭爛32T/賭爛碟煞
覺得用了就弱了>_<
土城加藤鷹
果然說到無內胎 就是各種戰

我也是看了友站,真的被嚇到,所以一次補齊各種無內胎補胎工具

簡單介紹一下和分析的疑問(因為目前還沒用到過XD)

1 stan`s dart飛標
優點:上面黑軟條狀物可以和補胎液結合,倒勾也會固定勞勞,有點內補加外補雙重功效
缺點:洞要夠大(也不能太大),不然跟本插不進去(看影片的),還有很貴2發要750(補充的5發750)

2 ginat 無內胎外胎補胎片
優點:就類似狗皮藥膏,一片外胎皮,一隻強力膠,破洞外補
缺點:也是貴,3片+膠+攜代盒 =300 那個盒子累贅跟本不需要,可以不要盒子扣200嗎? XD
然後據說騎乘感會有一塊東西? 騎長途應該也是很不行

3 事後充氣補胎液
優點:充氣+補胎,一罐搞定?
(我重車用過,190的胎40psi 先來一發毛毛蟲,發現還是漏,事後補胎液灌下去,可以不用再管,用到輪胎下課)
缺點:至少4,5家廠商,價差大(你信那家?自己斟酌了) 且體積都大,小工具罐放不下,要另外綁車上
氣壓灌飽,可能只會到6,70psi ? 騎長途可能不太夠? 再補co2 會不會又開始噴?

以上,各有優缺點,所以我打算騎長途都帶著,至少回得了家,才有機會清乾淨用內補
( 突然發現,內補的東西還沒買XD)
fli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88862088@N00/
portnoybest wrote:
果然說到無內胎 就(恕刪)
3 事後充氣補胎液
優點:充氣+補胎,一罐搞定?
(我重車用過,190的胎40psi 先來一發毛毛蟲,發現還是漏,事後補胎液灌下去,可以不用再管,用到輪胎下課)
缺點:至少4,5家廠商,價差大(你信那家?自己斟酌了) 且體積都大,小工具罐放不下,要另外綁車上
氣壓灌飽,可能只會到6,70psi ? 騎長途可能不太夠? 再補co2 會不會又開始噴?(恕刪)


看這個說明感覺好像很適合無內胎...
像ZIPP的新款最大胎壓也才73psi
用事後充氣補胎液會不會剛剛好?
龍貝爾 wrote:
看這個說明感覺好像很(恕刪)


市面上還有3,4家外廠,(hutchinson ,iRS,muc off)是不是都只到6,70psi,這個我還沒查完
(我買ezfix,更正官方說會到7,80psi) 303會不會被撐爆啊?XD

不過我又再想,co2攜帶比較方便,是不是要買個事後補胎液就好(不帶氣體的)
fli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88862088@N00/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