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on worte:想請問板上的高手大大們 我的車現在是26吋的重13.9kg 如果換成碳纖前叉+700c輪組 26吋登山車裝不下700c的公路車輪組。登山車用V夾。公路車用C夾。車架上裝夾器的位置不同。換掉避震前叉,改用碳叉。換細的外胎,不然找看看有沒有手編輪,編的出來用1吋外胎26吋輪組。最好是碳輪。座管手把換成碳纖的,座墊也順便換成碳纖座墊。螺絲快拆換鈦的。鍊條找看看有沒有能用的超輕量鍊條。飛輪找看看有沒有輕一點的,既然要當公路車,飛輪最大到32T就好。以上。
如果樓主實在很想改車.可以定個花費不多,但會感到明顯差別的小目標試試看.13.9公斤,樓主的車應當是鋁車,但仍有許多鐵材質零組件,只純粹為減重,目標2公斤左右,其實並不難.先用磁鐵全車試一遍,能吸住的當然都是鐵材質.較常出現的部位...全鑄鐵大盤:半鋁大盤(鋁曲柄+鑄鐵大盤)約5~6百元.手把:約2~3百元.座管:幾十元~數百不等.駐車腳架:約2~3百,或直接卸除不裝(半途修車會很麻煩)BB(傳統4方軸):廉價鋁合金培林BB,雖只需2~3百元,但減重不了多少,卻很容易壞...在這方面反而比,只需偶爾重上黃油的統傳四方軸...還難用.座墊(鑄鐵座弓):影響不大,純粹是爽度問題.廉價傳統式龍頭/前下叉/頭腕:這三者,低價品的公差頗粗糙,偶而會遇上規格一樣,卻彼此不合的情況...重點是頭腕,很難自行DIY拆裝...偏偏這三者經常動了1樣,另2樣也得跟著換.除上述之外,則是改車感受最直接的輪胎:一般登山車輪框,至少可向下支援到1.35",更窄的胎可能得詢問原廠是否有支援.
不要改,10年前我就改過了,改碳纖維前岔,26吋1.25胎登山車車架較長,平把,曲柄腿長比公路車長一些,騎乘姿勢在發力效率上不如公路車,想體驗可以,向朋友借平把公路先騎看看改車過程是浪費錢,要就直接買公路車,但是要跨入公路車的較低趴姿勢,還需要一段酸痛不適應期
去借台公路車騎看看吧真的只會快【一點】真的只有快那麼一點點而已小弟是過來人,騎單車是群聚運動如果週邊常騎的朋友,都是公路車,那你可以考慮換公路車(不用太高級)如果您跟我一樣,大多時間都是一個人騎,那就算了一個人是搞不長期的,小弟大前年為了小玩三鐵,將雙壁震登山車脫手購入105公路車,發現有一好,沒二好,很多路線都不能騎(真的只能騎公路)(稍爛一點的公路,都受不了),家裡又沒多的空間,放兩台唉~~~~~SO...借來騎看看吧(身高要配合您哦,騎個1~2小時,別騎3~5分,再來跟原本登山車比較SO....腿力才是王道(單車界名言)
可以換阿,車子是你的,你愛怎樣配,別人不過是無聊又沒那想法才會在那裏說東道西的我2008年在這個版上認識一位小弟,現在應該出社會工作了,他當時就是來美國玩的時候花了2200美金買了一台Cannondle 29er F1 LEFTY登山車回台灣,然後和你一樣的想法,就把輪子全部換成公路車的700CC,然後速度系統全套再追加升級成當時的頂級,SRAM X0。所以你要就直接換,然後來這裡和大家分享,不必問可不可行。轎車都可以改裝成跑車或大黑腳了,腳踏車沒有行不行改裝的,只有你懂不懂使用正確的零件進行改裝。
henry999 wrote:不要改,10年前我就...(恕刪) 這個我不太反對帶是也不很認同。改車的確是很花錢,改不好或是本身車架的等級不夠,那你改車是真的不如去買車,因為小升級和整個換跑道(買新車)是完全不能比的差距但是改車禍是自己裝車有獨特的樂趣在,也因為自己來,後續的維修與換裝以及調整都會很順手,因為對自己車會很了解。我可以花2400買一台很漂亮的登山車,但是我選擇自己分開買零件,組裝一台完全是我的風格的下坡車
@nson wrote:事情是這樣的 小弟有...(恕刪) 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預算是多少碳纖前叉不便宜4000~7000不等 淘寶一半價輪組???如果只是純改前叉+輪組 那......只是一台沒有壁震功能的....在來就是齒比的差別當然有愛+玩車想享受DIY 跟DEBUG的過程 跟 練技術的話可以去改
可以先換1.3窄胎看看,均速可以提升1.2~2.5Km/h如果「還行」,那找個deore 48t大盤來換,deore 48t大盤,進可攻、退可守,是個好物。48t剛剛好的大小,漂亮優美的齒比....好物!這兩樣東西,最能提升基本速度,後面才考慮輕量化,但是,依舊不能跟公路車相比,花鼓的順暢度,不是同個等級。不過,爛路高低差 與 通勤上,這樣子的組合,是比較推薦的,登山車價不是沒有優點,看使用者能不能發揮。舒服的椅墊、好用的牛角,都是通勤不可或缺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