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3/12更新實際 10W HID 照射效果 -- 長時效型 10W HID + 11000mAH V.S. BMW 大七魚眼

不好意思,最近剛好入手大功率LED 10W 335流明
散熱器我只是加鋁管騎單車溫度還好
使用AA\1.2v 2100mAh*8 約1.5小時
DIY2張小朋友完成

ps. 335流明度是未加反射燈杯10v900mAh時測出可, 一定要加散熱不然會燙死人








小宇 wrote:
不好意思,最近剛好入...(恕刪)

我認為你應該慎重考慮是否量產 供應給車友
真是厲害,連燈都不是蓋的,板大也快接近絕對領域了= ="
憶雅書 wrote:
雖然說青菜羅蔔各有所好,
但是您說的耗電量跟光衰的問題似乎有很大的謬誤...
CREE Q5 /1000mA 220~240流明...消耗功率約4W
HID /900mA 550流明...消耗功率約10W
如果依廠商標稱的最大流明值來比較,
依照上列的驅動條件..
Q5每瓦可以輸出60流明的照度,10瓦可以達到600流明..
HID每瓦才輸出55流明,10瓦550流明,


小弟好心提醒一下

1.像Cree或是OSRM...等這些封裝廠

規格書標榜的流明數

一律絕對是初光束

意思是積分球在幾10 u Sec 瞬間所取得的數據

Tj溫度還沒上昇時

但是你在實際使用上呢!?=.=|||

2.LED的光通量,並不是1+1+1 = 3 這麼簡單

其中還要考慮到這麼多顆LED放在一起時

的光干涉和光抵消,只能說,這樣直接計算

太過理想化;連經過專業的光學模擬跟實際做出都還有誤差...~"~



憶雅書 wrote:
5W/700mA?
你說的應該是 LuxⅤ 7.2V的工作電壓才有這種數據吧?
不過 LuxⅤ5W亮度才只有120流明,
加上7.2V不利於作為手電筒..
所以沒多久就被自家的K2取代,.
CREE P4 推出後更是一敗塗地~

以Q5來說..
要推出5W必須要1300mA以上.....
700mA是無法推出240流明的,
最多大概200流明左右吧,
至於1000mA/240流明..LED可以撐多久..
其關鍵確實是在溫度,
只要散熱條件好,
1000mA可以比350mA來得長壽,
印象中..控制在60℃的壽命是50000小時,
事實上,以車燈來說並不難達成,
試問..HID燈管的壽命是多久?

另一個重點是成本..
3顆Q5現在已經不到1000塊錢,
不知道樓主的10W HID燈管是縮少錢入手的?
以光效數據來說,
Q5已經突破100流明/w
稍高於35w HID ......
換言之..
必須要35顆Q5才可以勝過35W HID..^^|||
所以我個人認為
現階段的行動光源要拼亮度,
LED還未具優勢,
但是..10W HID vs Q5×3
很明顯的HID並不討好......

另外..
SSC P7以及單晶四核的CREE相繼面世,
HID的優勢地位恐怕很快就要被取而代之了~


1.不用吧!國產億光,海立爾,葳天

Chip 使用兩串兩並都是 7V @700mA

Typ lm 最少都200 Lm以上;某家5W還是 Typ 250 Lm

2.對LED的壽命來說來說

散熱是需要的條件之一

但是螢光粉,LED包裝體,封膠體...這些都會影響到

另外控制在60度C時,50000小時,指的是光衰多少%

3.不用SSC 的 P7啦

之前家電討論區有大大發表的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68&t=513984&last=5067045

在燦坤E27 10W LED 為 topco 高功率LED燈泡

燈泡為E27規格

燦坤牌價 1280元

全電壓110.220共用

10W有到750 Lm

不過該LED有兩種電氣特性可選

a. 33V 350mA

b. 12V 1.2A

為什麼小弟那麼清楚!?

因為廠商有來我們家做簡報呀...XD

4.SSC 的P7 小弟手邊有原廠給的規格書

電流是 @ 1.2A[當做 5W 使用時]
@2.4A[當做 10W 使用時]

嗯....非常好,低 Vf 高 If 是吧....XD

廠商還未報價,先給您做個參考
35W 6500mah鋰聚,連續點燈兩小時,H11魚眼燈具,歐盟E4.E13認證,預計4月中發表.


grumps wrote:
3顆1000塊錢.....(恕刪)


回文之前我先聲明..
在此發言不是為了跟樓主吐槽,
單純只是因為看到對LED錯誤的認知,
提出個人的一些粗淺的見解以供參考~
例如..1000mA的LED跟900mA的HID..
哪個比較耗電?誰比較有效率?
雖然我沒有像改考卷一樣的直接給答案,
但是相信看完我回文的人,
都應該知道我的選擇是什麼..
並且我要第三次強調..
"青菜羅蔔各有所好"
追求高亮度的人大可選用高瓦數的HID,
要求低功率高亮度的人,
目前來說..CREE Q5應該是比較好的選擇~

要以Q5來輸出3400流明,
除了Q5×34 也可以是Q5×15
不用你講我也知道都要比35W HID貴上許多~
但是請你回頭看看樓主的HID是幾瓦的?
我之前說..
..10W HID vs Q5×3
.....HID並不討好......
其實算是含蓄的了,

除了價格、壽命、亮度、耗電不及Q5之外...
在重量和體積上就不只是不討好了,
而且當電池的電壓下降以後,
HID可能要面臨停機罷工的局面,
而Q5×3還可以用低一點的電流
持續維持2~300流明左右的亮度持續十幾個小時之久~
(用鋰離子18650/3S2P電池 有充/放電保護)

而你認為..現階段而言還是HID最便宜最亮..
這點我覺得你說的過於輕率了~
因為我手上正好有一組所謂的飛機燈(100W)
肯定比35W HID還要亮....
而且2顆不用一千塊錢,
更不用再接什麼驅動器...
只要接12V的電池就可以了~

廠商通常會以產品的體積大小、效能、市場定位..
等等考量來決定燈具輸出功率的大小,
請問是哪一國的安規有規範LED必須在多少電流底下驅動?

你又說..散熱是LED的死穴..
我覺得這種說法就像..
"吃湯圓會被湯圓噎死"一樣的危言聳聽~
事實上是只要注意散熱的處理,
基本上是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說什麼..溫度超過60..LED就會開始變色..
這或許是個案,
絕不會是普遍的事實~
我曾經在自己做LED車燈的時候測試過..
溫度70~80℃點亮一整夜十幾個小時 ,
並沒有變色的問題出現,
至少我們一般人肉眼都看不出來...

倒是SSC P4讓我十分詬病的是..
曾有一批好幾顆都是一接通電源,
光色就開始持續的由白變藍,
結果確實是散熱的問題~
不過並不是我處理的不好,
而是店家給我的LED STAR(焊好在基板上的LED)
他的晶片(Emitter)和基板的散熱接點接觸不良...
將之解焊重新處理之後也就OK了~

且不說你對LED手電光杯的看法,
很多真的有在玩手電筒的人可能不會同意..

就說..LED過於聚焦在目前也是無解?
你無解別人未必也無解.....
LUPINE用透鏡來聚光又何奇之有?
INOVA早就用透鏡來聚光,
Panasonic也很早就用凸透鏡來做手電筒的光源投射器,
而且還可以任意調整聚光角度~
而現在網拍上也有多種聚光角度的透鏡可以選擇,
這怎麼會是你說的無解呢?
憶念十年久,雅音隨遠流:書籤邀摯友,留看落楓秋...
憶雅書 wrote:
因為我手上正好有一組所謂的飛機燈(100W)
肯定比35W HID還要亮........(恕刪)


純粹比較LED跟HID
你拿飛機燈來比???
話不投機
鋼鐵馬廄維修中心 http://blog.xuite.net/grumps67/isservice
grumps wrote:
純粹比較LED跟HI...(恕刪)

你管得還真寬啊~
你說純粹就純粹呀?
規則都由你定嗎?
還能事後追加溯及既往呢~

怎不看看原作是幾瓦的燈呢?
你怎不說人家是在比較10W HID/Q5×3呢?
憶念十年久,雅音隨遠流:書籤邀摯友,留看落楓秋...
蒼藍的戰慄 wrote:
小弟好心提醒一下1....(恕刪)

多謝您的提醒..^^
這點我也略知一二,
只不過我猜想,即使是HID
應該也有同樣的問題吧?
不同的燈具設計,不同的光杯透鏡...
投射出去的亮度一定會有或多或少的損耗,
在下充其量也只不過是個LED的玩家,
並非LED或HID領域的設計或製造業者,
所以憑廠商提供的數據作比較應該是合理的,
最多也就是兩相拿來比較罷了~
您若有心,真要弄個2組去做專業的測試,
在下自然是樂觀其成了~
憶念十年久,雅音隨遠流:書籤邀摯友,留看落楓秋...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