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碳纖open高版輪的優勢為何??

各位講的集中在open的方便換胎以及管胎的昂貴與難換
但是我想請大家也考慮輪組價錢方面的問題
open高框碳版價錢貴鬆鬆耶...
各位下手買前沒猶豫?


Maocrab wrote:
不好意思先略過別的問題,單就Tubular跟Clincher輪胎的差異提供我自己的看法:
恰巧我有兩組同廠框體的32mm卡崩輪,Tubular跟Clincher,鋼絲相同,花轂不同。
Tubular是Corsa EVO CX八啦八啦,320tpi,Clincher是Open Corsa EVO CX八啦八啦,320tpi,用同牌子的乳膠內胎。
以路感/彈跳震動來說,兩者是差不多的。
當然啦,兩者的漏氣速度也是差不多的。XDDDD
管胎都是在家附近騎爽的
遠途還是以open胎為主
有保姆車的話最好,什麼胎都不是問題
我記得open的大概都貴個2000多吧。其實加上胎的費用整組輪組價格差不多。但是,如果是容易爆胎的〝體質〞,那後續的成本open框就佔優勢了。同樣在騎車,我爆胎的機率就比我朋友少很多。所以我說體質差異,哈哈。
chaopang2001 wrote:
換管胎,比換OPEN...(恕刪)

對啊
如果國產管胎可以跌到像是之前的k925一樣低價
就有便宜好用又耐操的管胎可以用了
可惜就是沒有

blue audio wrote:
聽過在車廠做過的車友...(恕刪)


離那位"朋友"遠一點,因為腦殘這個病會傳染的..

freemanwtc wrote:
各位講的集中在open的方便換胎以及管胎的昂貴與難換
但是我想請大家也考慮輪組價錢方面的問題
open高框碳版價錢貴鬆鬆耶...
各位下手買前沒猶豫?


open板輪從1-10萬都有...

要便宜買二手最划算,ex:二手reynolds assault 46mm 2萬就有了
各位大大 讓我離題比較一下 管胎 跟 open 兩款~~~

問題 1:補胎方便??

相同破胎下,小洞:

a. 管胎,真的很小,說不定不用捕,你撐回家 才發現管胎破了~~因為漏氣速度超慢,本人實際測試 我撐了 15公里左右回到家,胎壓還有 40左右...
有感覺的小洞,
i. 取下輪胎氣嘴,
ii. 灌入補胎液
iii. 打入CO2 (打到一百 會自己停下來 所以也別擔心)
iv. 裝回輪胎氣嘴
v. 繼續騎乘..((除了補不起來..上述五個動作大概 5分鐘內可以完成
技術成分:一顆星


b. open 胎,真的很小...Open 納管你什麼小不小的啦! 破了就要補了!
i. 取下外胎 <-- 對很多初學者來說..這就很難了
ii. 取下內胎 <-- 同上
iii. 換上新的內胎 <-- 三張一樣的嚕!
iv. 檢查外胎,並且放回去 <-- 最難的來了
v. 打氣上路
技術成分:三點五顆星~~(裝好了 你還要怕有沒有蛇咬之類的問題吼!!

相同破胎下,大洞:
a. 管胎,
i 取下輪胎氣嘴,
ii 拔下外胎
ii. 裝上新外胎
iii 裝上氣嘴
iv. 繼續騎乘 ((如同樓上大大說的 殘膠真的就很堪用了! 其他的回家再處理

b. open 胎,
你最好出門是內外胎都會帶在身上啦! 就算你都有帶好了!!
那就重復上述動作,再來一次!!


結論:怎麼還是有人覺得管胎破胎就完蛋了?!小破 兩個胎都可以補啊! 大破~~~你反而很少人看到人帶 open 的內外胎吧!



問題 2:補胎費用??
a. 管胎,
小洞 --> 補胎液體...一罐大概200塊台幣,可以用很大概五次吧!所以一次就算 40塊台幣
大同 --> 最便宜的 S33..網路上有 NT 850 左右的,耐操好用 拚第一啦!

b. open 胎,
小洞 --> 換內胎...一條買多大概也差不多 50 - 80塊台幣
大同 --> 換外胎...小弟之前都是選 差不多 650..塊台幣的 維多利亞的!!

結論: 850 PK 650...有差很多嗎?!

問題 3: 使用效果
管胎:可以打到140..或是以上,那種高速壓爆路邊小石頭的快感,或是高框速度特性被帶起來的感受...真是用過的都說好
open 胎:剎車 可以一路按到死,雖然鋁框也是會煞車,但是可以不用甚麼鳥點剎,可以武嶺一路往下衝,一路煞車按不用前的感覺就是爽!!

結論:看個人~~~這很難講!! ((這邊就不討論那個煞車皮貴 那個便宜了! 因為目前技術成熟,不管那邊都有貴的也都有便宜的!


基於以上三點,如果沒使用過管胎的大大 真的可以放心地去使用看看~~現在只要找對廠家,買到的是正常的 基本上都有保固,加上保固內 把基本技能學會!管胎 真的是個好東西!!

至於是不是鋁框高版...((我知道我離題太遠了!我只是想反映大家對管胎的誤解而已!
就看個人啦!!多那一點點重...老實說! 對我這種肉腳是感受不太到啦! 再怎麼樣 都比巨人原廠輪來的好騎...

Harry0899 wrote:
離那位"朋友"遠一點,因為腦殘這個病會傳染的..


我熟識的、在車架廠待過的車店老闆也說得用壓力釜做才能用。
可以舉例哪一家市面上的碳框不是用壓力釜做出來的嗎?
用壓力釜做碳框的廠商都是腦殘嗎? 還是...

tearsman wrote:
各位大大 讓我離題比...(恕刪)


休閒騎,open胎工具罐塞2條內胎2瓶co2輕鬆愉快,管胎…還真不知道要塞哪…背在身上?

黃長壽 wrote:
休閒騎,open胎工...(恕刪)


綁座管,坐墊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