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鄉長 wrote:magura與shi...(恕刪) 這倒也難說,因為組件設計比用油影響還大的多。同樣是用DOT煞車油的亨國以及hayes,也有妥善率高低之分。再者,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動力車輛也是用DOT煞車油,未見哪個故障率高。
煞車油有耐高溫、揮發性低,沸點高的特性,因為液體沸騰會產生氣泡,系統內就有氣阻而導致煞車失靈,這也就是叫人開車下坡用低速檔別一直採煞車的原因,不知上述的非煞車用礦物油是否有相同特性?而且煞車油使用一段時間後要定期更換,因為效能變不好,如是激烈操控下使用,更應該提早更換,一切以安全的前提下為考量,所以要做好提錢的準備。
to: esouxcon兄 ,日期已更正 ,謝謝指正to: 哈啦鄉長 [magura與shimano的油壓碟煞是故障率最低的品牌]貓覺得 每一品牌油煞機械要故障其實都不容易,如果硬要比較,差異點可能是在密封技術一般論壇上車友所謂油煞"故障" 都是密封問題(貓覺得這不算是故障啦,應該算是調整的課題)而各牌比較起來 magura與shimano 比較少出問題的原因因為使用礦物油的油煞都是封閉系統其他dot系統因為需有一個排氣孔,所以漏油的機會可能會高一點液壓油 其實貓也有思考過不過,貓推論 液壓系統因為跟 熱漲 的環境比較沒有關係所以,液壓油 雖有良好的 不可壓縮 性,可是其 抗高溫的能力 貓尚未有確實的數據故 先不推薦給各位了to: tiger3456 [難道沒有替代規格可以將原廠的油封換掉嗎?不是一勞永逸,更加省事]這個想法貓也有想過不過,貓還在思考 煞把裡主油缸的油封 要如何取出
阿砲兄:應該是要我稱您為前輩吧在於油品上 我想你的專精度 絕對不下貓的您這句:[原廠那支煞車油,其實就是一般的循環機油!]那真的是 有讓貓頓悟的感覺循環機油 又更是便宜了,都是用整桶賣的想想 shimano 未免也太........不過,在高溫抑制下 循環機油 不知是否有更確切的數據 可提供給貓 做參考呢?畢竟,煞車這玩意 馬虎不得啊!
兩匹貓前輩您好:小弟偶素入門才三個月的菜鳥,不懂得的事情還粉多,所以前輩這兩個字當然得掛在您頭上囉!以下是中油SUPER 68 AWS超特級液壓油簡介的檔案連結http://www.cpc.com.tw/big5_BD/ld/files/LA67232-.doc前輩您應該有所耳聞,原廠煞車油是出了名的莫擋頭,遇上比較激烈的騎乘動作、例如衝下坡之類的路況,搞不好一次就得宣佈下課將油全部抽換掉! 偶用R68作替代試驗、已經算是很給面子了,更何況是68AWS這支油?您應該經常在路上遇過大型吊車在行駛,尤其是歐系的超重級吊車,起吊能力動輒3-500公噸! 您知道嗎? 歐系吊桿所使用的液壓油比較講究,但其實也不過就是一般級的ATF自動排檔油,了不起一公升$250好不好?真不知道原廠煞車油是在貴啥意思滴!?而且一般大型工程在施工的時候,吊車液壓油都是日以繼夜連續沸騰了好幾個月,才趁空檔趕緊更換保養一下,也沒聽說出過啥大岔錯! 單車連人的體重加進去,頂多才一百多、兩百公斤,原廠煞車油的性能表現和一般液壓油比起來,孰好孰壞我想前輩您應該分的出來吧?前輩的經驗很豐富,也知道很多所謂的油煞故障、其實根本都只是調整上的問題!沒辦法,台灣的車店文化就是如此,除了將專業這兩個字掛在嘴上外,其餘的偶就不多說了!
貓大的實驗精神真是令人敬佩~先前遇到avid juicy 3(使用8個月左右)油壺滲油的問題就回原車廠尋問解決之道老闆看到第一句話便說....這是因為dot的油很容易吸水氣,長期下來的結果就會導致滲油及活塞做動空間變小.而小弟的車也正好發現後剎的來令片不論怎麼調整都會摩到碟盤..也就接受了此論點,並更換新油不過,事後想想...小弟一遇雨天愛車就不出門...dot的唯一吸水機會就只有空氣裏的溼氣了但是也應該沒那麼誇張才是..若dot的優點是較耐熱漲冷縮,但卻又容易吸水氣..其穩定性就大打折扣了...另外....juicy的煞車系統設計....就這麼容易吸水氣嗎....會不會是跟juicy的排氣孔設計有關??
二匹貓 wrote:而各牌比較起來 magura與shimano 比較少出問題的原因因為使用礦物油的油煞都是封閉系統其他dot系統因為需有一個排氣孔,所以漏油的機會可能會高一點....(恕刪) 不論是Shimano還是Magura都還是有總泵蓋通氣孔喔!!Shimano的在總泵塑膠蓋旁側(新的XTR倒置總泵我就不確定了),而Magura則皆在總泵塑膠蓋上側(很小,要仔細看)在小弟的認知裡封閉系統(Close system)是指無來令自動補償功能(automatical pad wear adjustment),也就是總泵無法對油路進行補油的動作,只能藉由其他方式(例如用旋鈕"縮小油路體積"達成"油路體積補償"的功能).最著名的例子是早期的Hope(總泵蓋可旋轉)與Giant MPH(油壺側有旋鈕).因此現今的礦物油碟煞則幾乎為開放系統(Open system)而非封閉系統(Close system).我知道的只有最早期的Magura Louise(HS55)礦物油碟煞為封閉系統.
再補充一下.依小弟的看法,總泵蓋上的排氣孔,真正的作用是用來提供總泵皮膜壓力平衡之用,應該稱之為"壓力平衡通氣孔".因真正油壺是靠皮膜來密封,所以所以會漏油並不是由通氣孔來.只不過剛好漏出的液壓油充滿皮膜與總泵上蓋後,順道由孔洞流出而已,若仔細觀察可發現總泵上蓋的接縫處也是會漏出的液壓油的.故"有排氣孔,所以漏油的機會可能會高一點"的說法是不太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