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f-20r兩盤改成三盤加上卡以後就沒什麼坡上不去了,只是遇到陡坡有車頭太輕的問題(會拖孤輪),目前大盤56-39-30後飛輪維持原廠11-25,原本後飛輪想換11-28後來上卡以後發現採起來變輕了,所以好像用不到28t
藤原文太1054 wrote:我的f-20r兩盤改...(恕刪) 小弟的情況跟你一樣....上次雪見騎T2上去,有個陡坡一踩就翹孤輪,平常公路車移個重心抽車就沒問題了所以小折的重心才是爬坡的問題,齒比倒是比較其次。
我有問題兩台同樣都是11.5公斤、同樣配20X1.35跑車胎T2配48/34大盤、11-30飛輪T3配52/42/30大盤、11-26飛輪34/30齒比是1.1330/26齒比是1.15 (T3齒比較重)為什麼T3會比T2好爬坡? (因為車子貴4千的關係嗎)
剛剛看了一下規格我的 T2 配 50/36 大盤 11-30飛輪當初是買2手的也不知有沒有改過T3配52/42/30大盤、11-26飛輪(二手原車未改)為什麼T3會比T2好爬坡? ----->這就是我的疑問?原本買車的用意 是為了健康著想下班吃完飯 有空就繞繞河濱沒想到越繞越大圈假日 貓空 烏來 106繞完山路後 才發現 T2跟T3比 就是差一節所以才興起小改的念頭要求也不多 只要爬坡跟T3一樣就好我也知道各位達人 會叫我換車我也想了很久 我買單車的初衷是什麼不就是降三高 所以我又回到現實 不在作換車的夢 就是如此希望各位達人 給個建議 最好是騎過T3/T2的車友 感恩鋼盔帶好了
這有點矛盾....T2 齒比應該比T2好爬山阿, 而平路最重齒比T3也只是贏T2一些些而已.....我有T3的同事自己是說給他再選一回他會選T2.....而我自身是騎T3...說實在的也只是知道T2理論上齒比反而比T3輕,反而好爬坡是不是說????假設性的言論...別介意....是否因為16速的檔位齒比跟27速轉換檔位齒比間距, 樓主使用上比較習慣27速變檔時所提供出來的反應???? 當然不是說27速比較好, 而是使用上習慣的問題....不過....16速 在齒比配搭好的時候....應該是不差才對...--------------------------------------------------------------小弟在騎 新北投--->新民路---->泉源路---->惇敘----->行義路----榮總---->北投新民路段.....幾乎有3分之1在牽車.....因為乳酸累積過高,外加一出發就是陡坡(對我來說是陡坡啦.....)新民路上有楓香的那一段...已經算得上個人的天堂路了(小弟身體有些不方便踩踏, 所以別太苛責摟)那段幾乎是最輕齒比上去的...而且很慢XD....最後只好牽車走動休息在上車, 過泉源路要往惇敘,也是數度下車休息分段慢慢上去.....當然體力才是王道....我想樓主也不是傻瓜需要大家無味的提醒,相對反而像是嘲諷, 但是實際上的齒比的確是T2比T3更適合爬山....但也沒差到太多, 那麼樓主如果還是感覺T3好爬,是否是因為???------------------------------------------------------------1 多檔位變換與少檔位變換的習慣適應不同??2 心理因素??3 踩踏條件(事前有無熱身以及當天的 身心條件不同)4 車子需要調整,整理??5 坐姿2台有差距??----------------------------------------------樓主腿力我相信是一樣的因為T3他也有阿!!!而且一定是有在進步的這些應該用不著大家說嘴只是說齒比上T2不會輸T3, 所以可以建一樓主看看是否需要調車, 然後多試試....畢竟改車還是好一筆錢...T2與T3差距不大的情況下建一樓主可以費點心思去想想值不值得去改....對了....建議是裝個小牛角拉...真的好騎很多喔....一起加油練習騎車帶給您身心靈的益處巴, 您最大的敵人與夥伴都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