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外胎有破洞(附圖)~還能繼續用嗎??

thomas sun wrote:
你這條 是 馬牌 26X1.6防刺蛇紋胎

我用過這條胎,26X1.3的~
一、點、都、不、防、刺~~
也虧它的高破胎率,讓我短期內就對補胎動作相當熟練…
printemps1 wrote:
外胎破洞之後,胎壁的鋼絲會去刺破內胎,無論換幾條內胎都不夠,特別是胎壓高的情況

printemps1 所言令我有所感想
難怪前二天也是爆胎
補胎已經檢查外胎很清楚
補完胎裝回之後
騎沒一公里又爆胎
拆下看又破內胎且在不同位置
難道如同printemps1 所言
lllkkk PM:
在小摺書上看到的資訊(忘了哪一本)
至於根據,則稱不上

以自己的狀況來說
之前也是換"外胎後內胎沿用"的方式

就有兩次,就在回家路上爆內胎
在那兩次內胎都用超過一年,不過都有換過外胎
後來就都習慣一起換
(比較熟了之後,自行車小保修都自己來,只花材料錢)

關於換"外胎時內胎是不要一起換"
這一點,我請教過三四間較熟的自行車店家,店家的說法其實不一致

不過
自己是這樣想
外胎都換了,換內胎也才多一百上下,出去騎放心一點..
(PS:自己的車都是16或20吋的小折和小徑,不是高價車,內胎一條就100上下)

當然
你可以自己衡量及參考看看..
感謝大大的指教

目前為止我還沒遇過因磨耗過度而換外胎的狀況
只有多次內外胎升級(換細胎/光頭胎)和補內胎的經驗;
因為內外胎常常不是同時間裝上的
(破內胎會先換上新胎或補好的舊胎)
想說若有內胎更換時機的可靠依據可以先學起來…

不過大大好像沒有說到關於"編織紋路很明顯"的部分耶
HAKEE wrote:
tpccy6421 wrote:
我想應該是集眾人...(恕刪)

你可以提供有建設性的回文,你寫那些的意義在哪裡?
lllkkk wrote:
換外胎的時候
如果發現內胎被外胎擠壓造成的"編織紋路很明顯"
或是已經用一段時間了..

內胎被壓出紋路,可能嗎?外胎內裡並沒有磨損,內怎麼會有壓紋?願聞其詳
1、感謝兄台仗義直言…

2、同樣願聞其詳~
mekuro wrote:
不過大大好像沒有說到關於"編織紋路很明顯"的部分耶 (恕刪)




內胎被外胎內緣的編織紋路擠壓造成的紋路

自己換胎時都會發現這種狀況..
(不會自己是特例吧...)
外胎破洞,內胎會從破洞突出接觸地面,繼續用,很容易聽到"蹦~咻~~~~"、"蹦~咻~~~~"........

jiangfuh wrote:
外胎破洞,內胎會從破...(恕刪)


沒錯, 這時就要考驗家政有沒有及格, 用縫的.(補胎片怎麼黏都沒用啦!)

我縫過兩條, 而且仍在off road使用中, 胎壓到50psi仍ok!
sylow wrote:


沒錯, 這時就要...(恕刪)

大哥,這你最神了!外胎用縫的,針要多粗啊?越野胎更厚實,你有過人的指力!
lllkkk wrote:




內胎被外胎...(恕刪)

純粹是好奇你的說法而已
因為外胎是靠內胎撐起,內胎會有外胎內側壓紋本來就會存在
內胎會磨損,應該是胎壓不夠、內胎沒裝好或是蛇咬
也許換外胎時可以一併換內胎,但是如果內胎好好的,一百元也是錢,還是留著好
原樓主的輪胎其實不管是否輪胎磨平,如果是刺穿,補還有機會,割破胎內編織就已經沒救了
HAKEE wrote:
外胎用縫的,針要多粗啊?


越野胎不見得更厚, 下圖是Larsen TT 2.0, 徒手縫合. 這洞不大, 主要是避免繼續裂往兩邊. 裂縫上方的線不是頭髮, 而是當初石頭劃下去的痕跡.(MTB這種痕跡很多, 如果這樣就要換胎, 那就太敗家了, 至於裂開要不要換胎, 就見仁見智了.)

另外一條裂的較長(約這條的兩倍), 縫比較多針, 改天補圖.

至於輪胎太厚, 我想也可以用尖嘴鉗輔助穿線.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