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9

腳踏車改電動助踏車DIY實作記

liang909 wrote:
都看你玩電池,也沒看...(恕刪)


上路啦,第一台已經騎了130公里,好用的很, 超幸福,只是朽大的那些記錄工具我手上都沒有

可不可以,請教朽大,威而鋼做成13S2P,5.3AH 要用什麼充電器?? 這樣的配置會不會燒 450W 48V 25A限流的電機??

就是因為NCR18650PD 報貴

第2台才想要找新電池, 算了一下,450W 48V 25A限流, 用13S4P SDI 好像不太夠力


kalinka520 wrote:
老朽哥,這台設計很讚...(恕刪)


輪子好像太小

kalinka520 wrote:
老朽哥,這台設計很讚...

兩個問題:
1.輪徑太小只能當玩具,上路太危險
2.依規定,提上大眾運輸工具一定要打包,錯誤示範不自知
cap.sys wrote:
感覺上好像 剛好而已, 會不會不太夠力...(恕刪)

多P就可以超過20A甚至25A了
看起來SDI 18650-26F的單顆電流似乎要在3A以內,以確保3.1V時放出足2500mah的電量

國外對NCR18650與SDI 18650-26F測得的1~3A放電曲線
http://www.swiatelka.pl/viewtopic.php?t=6301

美國豪華車-特斯拉 Tesla Model S似乎也是18650多P做出來的,很有力,不過不知他用哪一款電蕊就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V0yg4BXZc8

magicalpha wrote:
多P就可以超過20A...(恕刪)


多P就多空間及多重量,不過這顯然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希望在2者中者取得平衡

cap.sys wrote:
多P就多空間及多重量...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恕刪)

建議用試算表算一下才能知道
如同朽大說的"體積?重量?價錢?"
還有您的電流需求?電量的續航力?
電流應該是估算到夠用就好,花大錢買高C數的電蕊可能反而變成大材小用的浪費

特斯拉電動汽車似乎就是因為要提升電力/重量比而把97%的車體結構都改用鋁合金製造



根據這篇看起來他目前與未來4年用的都是Panasonic的鋰電蕊
http://www.forbes.com/sites/markrogowsky/2013/10/30/teslas-huge-battery-deal-suggests-sales-could-quintuple-within-4-years/

liang909 wrote:
兩個問題:1.輪徑太...(恕刪)




因為買新電機 450W 48V 控制器限流25A

因此決定買威爾鋼 想串成13S2P

再次拜讀 第39頁 有關威爾鋼製作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18&t=1568666&p=39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18&t=1568666&p=39

我有點疑惑, 可否請朽大解惑

目前選定是 4S 2600mah 20C 放電之Li-po

每一個 焊接結構如圖



請問在儘量不破壞原有結構下

紅圈內是已經焊接成一體

要再怎麼焊接 可以形成 2P???

請大大 務必出手相救 !!!


cap.sys wrote:
請問在儘量不破壞原有結構下
要再怎麼焊接 可以形成 2P???

樓上有許多不同創意
如#1366

努力爬吧
liang909 wrote:
樓上有許多不同創意如...(恕刪)


長官大大, 它這個好像是,如同您的做法

只是串成13S, 那部分小的已經參透

但如何先把2顆4S 並聯成4S2P??

請大大明示!!
cap.sys wrote:
但如果先把2顆4S 並聯成4S2P??

它明明是3S x4 +1S = 13S,怎會是10S?
4S包裝太貴啦
要併2P,就如圖做兩個(一左一右),電力線左右頭尾4併2,記得:由落單的那片要靠負端以B-出線(與#1366圖正好相反,單片要在另一端)
分壓線左右各4x4=16線,先各串成13線再左右併成13線接保護板
(左右併細線即可,不用併粗線)
4x4=16線串成13線就是頭尾串(紅+黑併成一線)
13S本應有14條分壓線,但B-(落單的那片)不接,故只13條
TELSA電動跑車2012年在美國只賣出2400台左右,在美國賣比較多的是GM Volt..|
Telsa 變速箱只有一級減速,變速箱是台中和大工業代工的

GM Volt 維基百科



和大工業代工TELSA變速箱

公告號 M408879
專利名稱 電動載具之馬達減速機
公告日 2011/08/01
證書號 M408879
申請日 2011/02/14
申請號 100202700
國際分類號
/IPC H02K-007/116(2006.01);H02K-023/68(2006.01);H02K-009/00(2006.01)
公報卷期 38-22
發明人 陳堂評
申請人 和大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HOTA INDUSTRIAL MFG. CO., LTD. 臺中市大里區仁化路115號 TW
代理人 陳金鈴
摘要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電動載具之馬達減速機,係在一減速齒輪箱內穿置一輸入軸與一輸出軸,輸出軸上設一轉子,轉子偏心容置於一固定在減速齒輪箱上之定子內,而因此與定子的內壁面產生一儲油間隙與泵油間隙;又輸入軸上設主動齒輪,輸出軸上設被動齒輪,主動齒輪嚙合被動齒輪,當輸入軸經主動齒輪、被動齒輪傳動輸出軸轉動使轉子在定子內旋轉時,便能將原本在儲油間隙中之潤滑油推送至泵油間隙再送至油排冷卻裝置進行冷卻降溫,接著再進入減速齒輪箱內並滴落在主動齒輪上進行潤滑,如此不斷反覆循環能降低減速齒輪箱內之潤滑油油溫。

  • 62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2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