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9

腳踏車改電動助踏車DIY實作記

不是買組好的鋰電池組,您可以寄電芯給老朽哥組
gytami wrote:
這是我淘來的全套雞絲...(恕刪)
kalinka520 wrote:
不是買組好的鋰電池組...(恕刪)


那組是還沒看到這棟樓前就買好的,但是看了這大樓手癢,還想自己多組幾組來玩玩,家裏還有4台車可改

朽老希望的是教大家釣魚,我也不想也不好意思勞煩他釣魚給我們吃啦!
前幾樓ka大轉貼過承德科技公司的鋰電池知識,但是"專業知識"(生產線知識),和實用知識間總有些差距,而用於筆電與用於電單、電摩要求亦異。如果你要玩電單,請細讀以下解釋:

電池容量的定義:
電池容量的單位是Ah,A是安培,h是小時,Ah便是安培小時。
但在數學上,Ah = A x h,亦即1A x 1h、2A x 0.5h或0.5A x 2h 都可是1Ah,可是在實務上,通常電流愈大,實際能得到的Ah值會愈小。例如以1A放電可撐1小時,若用2A放電時,可能20吩鐘就沒電了。

充/放電率C:
正因為Ah在計量上有數學與實務上的問題,所以計量Ah一定要看電流大小。但電池有大有小,容量大的可以用較大電流放電,容量小的便只能細電長流。為了有一個較量的標準,於是取產品標示的容量(Ah)值之電流值(A)為基準稱之為C,例如標示為5Ah的電池,C = 5A。易言之,5Ah電池如果以5A放電,稱為1C放電,而1A放電則稱0.2C放電。

大C數放電的陷阱:
有些動力用電池經常會標示可以大C數放電,例如NCR18650PF 2900mAh就標示Continuous Discharging Current (Max.): 10A,有些RC用電池,甚至直接在外殼上就標示20C、30C放電(老朽拿來當威而鋼服用),可是它雖然告訴你可以大電流放電,卻未告訴你這樣玩,到底能玩多久?
且讓我們來看二張圖,這二張圖都是由原廠的pdf檔抓下的:
第一張是號稱可以10A連續放電的NCR18650PD(PF),在10A連續放電時,放到電壓剩3V時,實際放電量為2200mAh,而若以5.5A放電則可放到將近2500mAh


第二張是陪老朽上過風櫃嘴的NCR18650A,仔細比較一下,其放電能力並不比18650PD 差,因為它在5.9A放電時,仍可放放足2500mAh
好文章轉貼分享,電池教室

專家開講:深入了解電池技術──Part 2-1

何謂電池?

以傳統的觀點來看,電池是一種內含化學反應物質並藉此產生電力的裝置,但這種定義隨著時間演進已經開始模糊;這會是一個有趣的話題,也許我們能在這一系列文章的最後,再來好好討論一番。

訣竅1.:開始選擇電池

筆者選擇電池都是先看應用環境,通常我們能將技術選擇範圍根據環境上的限制來縮減;舉例來說,當電池運作環境溫度達到325°C,就可以不用浪費時間去找鋰電池,在那樣的環境之下,標準鋰電池無法涉足但鈉硫(sodium-sulfur)電池則能生存。另一個例子是需要週期性加水的舊式(非膠狀)鉛酸電池,這種電池自然無法在完全密封的環境中使用。

訣竅2.:能量與功率的差異

能量(Energy)與功率(Power)這兩者常會讓人混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電池可儲存的是潛在的能量,當負載電流時,那些潛在能量才會被轉換為電功率,在幾伏特電壓(V)之下可達到幾安培電流(A),然後計算出是幾瓦功率(W=V×A)。可傳遞到負載的總能量,是瞬時電壓乘以瞬時電流,也就是v(t) x a(t),以時間來求積分──因為能量的單位是焦耳(joule,J),即功率乘以時間秒數。

規格與專業術語

我們似乎總希望找個擁有最大的「衝擊力(wallop)」的電池,但能接受的價位是多少?需要多大的尺寸與重量?顯然我們總是會做一些折衷,因此我們需要知道製造商是如何詳列所有這些技術規格;在未來的文章中也會再更詳細提到這些,以下我們先介紹幾個相關術語與規格。

˙一次與二次電池(primary / secondary batteries):所謂的一次電池就是那些能在組裝之後立即產生電壓、馬上應用的產品,但大多數無法充電;二次電池則能在組裝、第一次使用之後進行充電,而且通常是可以重複充電。

˙智慧型電池(smart type):這種類型的電池包含用以監測電池、並將電池裝態與外部應用裝置通訊的元件或電路,通常該監測電路所提供的資訊包括充電狀態、溫度或環境資訊、電池健康狀態、使用年限、產品序號/型號…等等;有部分電路則是負責電源管理或是防止過電流等安全功能。如果一顆電池有四個以上的連結介面,它就很可能是智慧型產品,未來我們還會介紹相關議題。

˙內部電阻(internal resistance)與最大內部電阻:電池的內部電阻量測單位是歐姆(ohm),為電池內產生電壓之零件並聯作用產生的有效直流(DC)電阻。而最大內部電阻規格,則是基於安全性操作以及製造商要求,在充放電時的內部電阻最壞情況。要量測DC內部電阻,筆者通常使用兩階段DC負載(two-tier DC-load)方法。

選擇一個負載電阻輕輕載入電池,維持10秒負載,然後在負載連結期間量測出終端電壓V1以及電流I1;接著再供應一個更高的負載(較低電阻)3秒,並量測終端電壓V2與電流I2。DC電阻=(V1-V2) / (I2- I1);前後兩個負載的差異必須足以產生非常清晰的電壓三角(voltage delta),同時仍不超出製造商的建議範圍。

藉由採用另一個完全不同的電阻配對進行額外的量測,以確定數字的增加情況;在這裡要注意的是,電池的內部電阻(以及阻抗),是導致電池容量損失以及效率低落的主要原因。

˙阻抗(impedance):這是指交流複合電阻(AC complex reactance),單位也是歐姆。一顆電池內部的完整配置包括電感、電容以及兩個純電阻;通常一個1,000Hz發電機被用來激發電池並確定其電抗(reactance)。對於連續不斷且快速變化的負載電流來說,阻抗是一種比內部電阻更好的量測指標。

能量比(specific energy):以瓦特小時/每公斤(Wh/kg),或是兆焦耳/每公斤(MJ/kg)為單位的能量對重量(或能量對質量)比;這個數字也通常被當作(但也許是不正確的)能量密度,基本上定義了一顆電池以其重量來看的「強壯度」。有部分製造商用一種完全不同的形式來表現這個數字,例如焦耳/每公克(J/g)。

編譯:Judith Cheng

(參考原文: All About Batteries, Part 2: Specifications & Terminology,by Ivan Cowie)
liang909 wrote:
前幾樓ka大轉貼過承...(恕刪)
續#2263樓:
再看四張圖
同前一樓的18650PD,但我將放電到500mAh前後曲線切片:

然後轉貼放大如下:

圖中可以看到590mA及5900mA放電曲線在500mAh時之電壓分別為3.90V及3.55V
以此可以求出:
直流電阻 = (3.92V-3.68V)/(5500mA-550mA) = 0.24V / 4.95A = 0.048歐牳

這張是18650A,也在500mAh處切片:

轉貼放大如下:

一樣求出:
直流電阻 = (3.90V-3.55V)/(5900mA-590mA) = 0.35V / 5.31A = 0.066歐牳

可能你會問,在pdf規格書裡面不是就有內阻一項嗎?
以下便是SDI 18650的內阻標示:
internal resistance: ≤ 35 m_ at 1kHz, sine wave measurement, according to IEC 896-2
很抱歉,老朽必須說這個標示是錯的,因為用1kHz sine wave量出來的是交流阻抗(impedance)值而非直流電阻(resistance)值,若拿來求負載壓降,怕會又上一次當......所以,我們只能自己設法推算...
(待續...老朽不只教你如何釣魚,還希忘教你如何自製魚竿...挑魚...)
liang909 wrote:
續#2263樓:再看...(恕刪)

朽大,再請教個問題...跟音響有關




尾巴兩個裸線接到重低音喇叭,另一端插頭插到另一個擴大器input是80 mVolt (一個buttkicker產品,很少人用)
80 mVolt是多少阿?? 0.8V嗎?? m 是百萬分之一嗎?? 那這樣也太小了吧!??

這個線頭是所謂的"衰減器"嗎??"Speaker Level Interface Adapter"???
什是"衰減器"??算小型變壓器的一種嗎??

說是灌到一個大概1V靈敏度的機器....??
但我較好奇是...一般這重低音喇叭紅黑的電壓是多少??可量嗎??我量不出什麼??(因為太小??)
那根線中間那圓柱體是降電壓用的嗎??
如果不用Speaker Level Interface Adapter接過去會燒機嗎??



0.001KV = 1V = 1000mV = 1000000uV
這是你們外國人發明的呀! 怎好回頭問中國人(寫中文的人啦,台灣人別自毀)?
中國人都說:
0.001千伏 = 1伏 = 1000毫伏 = 1000000微伏



GT5 J wrote:
尾巴兩個裸線接到重低音喇叭,另一端插頭插到另一個擴大器input是80 mVolt....

這接法(或描述)是否有誤啊?
一般由立體聲(Stereo)抽離重低音的方法,是將Speaker Level Interface Adapter的裸線頭接左、右喇叭(照片是接到Subwoofer)圓柱頭(RCA端子吧?)接往超低音擴大機的input,超低音擴大機的Output再接到超低音喇叭(Subwoofer)
因為左、右喇叭接頭上的Level已經是"電力",要透過Speaker Level Interface Adapter轉換成"訊號"才能由擴大機輸入.....

中國人要跟外國人說話已經很難了,雞要同鴨講更是雞雞歪歪的
liang909 wrote:
0.001KV = ...(恕刪)

不好意思沒讀什書...從小做學徒.....自從18世紀韓國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發明了不少東西,讓一直以世界中心自居的中國人吃了不少苦頭


這樣說好了...照片中Speaker Level Interface Adapter中的那顆圓柱體是做啥的???
圖中Subwoofer那兩根線的電壓會與Speaker Level Interface Adapter中的RCA端子電壓相同嗎??




尾巴兩個裸線接到重低音喇叭,另一端插頭插到另一個擴大器input是80 mVolt....
我想一定有誤....


這個另一個"擴大器input是80 mVolt的擴大器",不是5.1聲道的擴大器...而是另一個"機關",這東西靠subwoofer傳訊號到此"機關",但此"機關"in put 是80 mvolt....因說明書上說此"機關"為擴大器所以我就寫擴大器


不好意思讓朽大誤解了....
GT5 J wrote:
這個另一個"擴大器input是80 mVolt的擴大器",不是5.1聲道的擴大器...而是另一個"機關",這東西靠subwoofer傳訊號到此"機關",但此"機關"in put 是80 mvolt....因說明書上說此"機關"為擴大器所以我就寫擴大器

用腳趾頭想也應該是這樣,只是你真的搞錯--方向正好搞反了
這另一個"機關",要由5.1ch的左或右喇叭經Speaker Level Interface Adapter傳訊號到此"機關"
.....此"機關"再接到Subwoofer


還有,如果你的主Amplifier是5.1ch的,Speaker Level Interface Adapterc可以不用,直接由主Amplifier的subwoofer輸出接到另一個"機關",再由另一個"機關"接一對電線到Subwoofer就行了,甚至連那個"機關"也可不用

實際配線時,先接好5.1ch,讓它唱歌...將Subwoofe接到另一個"機關"...將另一個"機關"插電、開機...將另一個"機關"的輸入接上RCA線,用手碰RCA線另端的端頭,Subwoofer會Woo--woo叫.....然後將線接到5.1ch Amp.的Subwoofr...調整level......

但如果你的Subwofer是與5.1ch配套來的,就照它的說明接就可以了


liang909 wrote:
用腳趾頭想也應該是這...(恕刪)

那如果拿一般RCA線(不是圖中那個有圓柱體)接在那"機關"與Subwoofe上可以嗎??
不會燒掉嗎??因為那機關input 只有80mvolt
  • 62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2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