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明我沒看影片,但我想說空力其實有很大的差異,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斜躺車,其實公路車沒有斜躺車快,斜躺車沒有有殼的斜躺車快,可見空力真的有很大的差異。但我常說不同車種不能混為一談,公路車只能跟公路車比,那在這情況下就要分析,公路車影響空力最大的因素是什麼,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是〝人〞,那車輛的空力效益其實會很有限,普遍流傳的速度影響值為人70%車30%,而空力影響速度的百分比只是30%裡面的小部分,而且空力的效益優勢在高速,而輕量的優勢則是相反在低速,所以大部分的人都能感受到輕量效益,但感受不到空力效益,只因為一般使用者太弱,騎不到能產生空力效益需求的速度,所以感受不到優勢。
我覺得空力車對那些職業車手是有效的比賽時平路巡航時速都50幾公里丘陵緩坡也都是30多空力的效益是有的再加上近年碳纖技術的進步空力車都能達到UCI限制的6.8kg當然就沒有選手會用爬坡車但是我是一般人平路時速也不過30初爬坡太長太陡還可能要牽車空力車除了帥之外完全沒好處車子還是輕一點比較實在
rice7361 wrote:我覺得空力車對那些職...(恕刪) 以我長期固定騎同一條路線而言,我覺得風阻是影響騎得快、慢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順風、逆風下,時速差個5km/h ~ 10km/h都不為過;但阻力來源主要是人形身體,而車架、輪組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這真的是要客觀測量或有其固定路線的車友才會得知,由於我沒有空力車架、空力輪組,所以這引起我非常的好奇。另外,根據我個人騎同一條路線的經驗,多個200g或少個200g,對於成績的影響幾乎是沒有,不過我騎的路線多是平路為主,緩坡僅占整體路線的5% ~ 8%。
cyperbone wrote:以我長期固定騎同一條...(恕刪) 車廠在發表新空力車時都會宣傳新車架能省幾瓦幾瓦但仔細去看也同時會說明是在時速多少的情況下測試出來的測試時速大多都是40/45kph說實在並不是一般鄉民的均速低於這個時速應該也會有差只是這個差異應該是車廠也不想公布而重量對於爬坡影響很大尤其是長陡坡看看台灣的武嶺KOM日本的富士山登山賽大家車子都是各種手段能偷輕就偷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