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是否有保護攝護腺的專用座墊?

樓主辛苦了,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人太多了。
樓主辛苦了, 四肢不發達頭腦也簡單的人也不少
無聊來又回到這篇

分享一下我周圍情況好了
團騎的某位車友剛好是泌尿科門診醫師,2023年初開始騎車-至24年底已經陸續完成武嶺北高雙塔。
如果有新人不知道是什麼概念,一般人北高需要在坐墊上待超過12~15小時,雙塔則是接近20小時騎乘。

(該醫師有在任職醫院專欄受訪,也公開在車店粉專留言分享,所以看到8樓大大分享就診經驗時我突然打結了一下XD)
其中也能得知: 只要是騎車有關的任何事,他更願意相信門市裡專業的fitter & 技師提供的建議

剩下不多說了
mobet66 wrote:
短鼻中空、乃至於無鼻坐墊...(恕刪)

大大的開示後,在網路上找到的座墊大致有這兩類,請問應該要選哪一種?






allenhuang1971

真畸型的座墊 公路車裝這個能看嗎

2024-12-16 11:25
isohera

allenhuang1971 鐵車很多裝這種,基本上不爬坡,不抽車這設定是可以的

2024-12-16 11:32
鷗翼
https://www.all-wings.com.tw/

基本上市民組騎不久,半路就下車休息,
菁英組則是靠抽車緩和,所以這類產品沒什麼市場需求,
以鷗翼為例推出至少10年,但在路上我從來沒看過車友使用。
phae4jaz

下車休息本身就只是姿勢變換,而抽車是在車上讓會陰休息的方式

2024-12-15 12:28
其實樓主的觀點並沒有錯,
在01的我們騎車已經有基礎概念了,
所以比較無感,
但是一般民眾的騎行方式跟我們不同,
比較常見的就是踩幾下就休息這種,
這的確用窄車墊會造成壓迫。

而樓主貼的這種座墊只適合淑女車這種,
上半身直立騎乘確實能舒緩壓迫感,
但如果用到登山車公路車就不適合了。

每樣運動都有各種不同能力值的人從事,
已經入門的人不能用自己的觀點去衡量一般使用者,
而樓主既然已經來到01了,
不如嘗試入門學習正確的騎乘習慣,
畢竟一個標題也無法知曉真實的使用狀態,
因為壓迫有可能是能力太弱造成的,
因為體能不足體重只能由座墊承擔,
多騎多練體能變好時,
體重會轉到由腳承擔這時壓迫感就會降低了。

至於訓練也不一定要在車上,
很多徒手訓練也能達到提升身體素質的目的性,
就連職業選手也會做徒手訓練的,
與其找一個舒適的坐墊,
不如學習如何調整一個正確的設定,
一個良好的騎姿,
一副耐受性高的身體。
奔雨騎行

問題是來這邊不是了解基礎,而是求產品...回了還嗆人,你說這麼多,他也不會接受的。

2024-12-14 17:57
jcchiou

有人就是以為花錢就能簡單解決問題, 身體不好最好買個神藥, 吃一顆病就好了

2024-12-14 20:00
uyroo wrote:
大大的開示後,在網路...(恕刪)


這兩種比較平衡
公路車上方十幾年座墊,騎完東三塔老二三週不舉麻麻的。但平常每日練習抓的到端倪,不管怎踩一小時都會有壓迫感需要一直換姿勢抽車,換下方這種鏤空的,要多久隨意踩了


F20JJ也有在跑北高雙塔,換同品牌平價版


不管怎換要實戰過,屁股很挑座墊
我有的你不一定有,不要為難座墊
目前主流坐墊樣式不外乎以下,這三個也是我有使用過的坐墊



大致就是中空減壓(or輕量化?),只留短鼻頭來保留基本平衡需求。
這類專用座墊的墊材會相對比日常通勤車/淑女車那種還要薄,但保有支撐
所以剛換過來可能會覺得屁股痛得很快(相對會陰壓迫則是改善很多)
基本上換有開口的坐墊後我不用車褲也能騎上3-4小時不等而沒有跨下不適。

但每個人的坐骨寬度/形狀等不同,有長途騎乘需求的還是會建議專程去店面試坐調教。
因為坐墊也是有使用技巧的


另外樓上有大大有分享的歐翼坐墊就是很典型的中空+無鼻坐墊,能從根本解決壓迫會陰的狀況
其實這個品牌印象是有提供試乘,然而使用的車友依然是極少數,也許在舒適的前提下妥協了其它方面的優勢也說不定。(但有網路業配分享無痛完騎北高
如果每天騎車有四小時以上

再來考慮這問題
唯一建議 不要騎腳踏車🚴♂️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