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要如何改善這個問題

利口貝爾 wrote:
本來就是調整墊片的....(恕刪)
大大真的很專業
你說的沒錯
原本我的車架太小
所以我騎了很多年之後
發現屁股往後,腳掌往前就得到最好的踩踏效果
後來我買了新車
回到我該有的車架
卻發現用腳心踩
座位又要往前縮
賣我車子的朋友的員工很不給力
完全沒發現這個問題
一昧的用套裝式的規則要我把腳往前挪

我都不曉得是不是沒有買到可樂果
所以才這樣隨便交車
一次非常不怎麼愉快的購車經驗··
所以,現在我把propel晾著
還是騎回這台功學社小車。
靠邊滾 wrote:
原本我的車架太小
所以我騎了很多年之後
發現屁股往後,腳掌往前就得到最好的踩踏效果
後來我買了新車
回到我該有的車架
卻發現用腳心踩
座位又要往前縮
賣我車子的朋友的員工很不給力
完全沒發現這個問題
一昧的用套裝式的規則要我把腳往前挪


感覺是因為不合適的車架尺寸,
加上錯誤的踩踏方式而養成的習慣!

長久下來的習慣,
要改變不是一、兩天的事,
初期也一定會不適應,
但仍須隨時提醒自己矯正錯誤的姿勢,
否則繼續錯下去,日後身體很可能會出問題!
My Interior Knowledge is Extraordinaire
Mystique Hsiao wrote:
感覺是因為不合適的車...(恕刪)
講真的,我有一種感覺。

腳踏車,對我這種普通人來講

就是一個休閒工具。

其實我從沒想過要上凸台

大部份也都獨騎

之所以買新車?就兩個原因

一個是突然多了筆閒錢

一個是當時看了很多youtuber在介紹

後來買了新車,居然等了大半年

這半年來,我常幻想交車後

我會多神勇的騎著這台號稱環法單站冠軍車馳騁在屏鵝公路
只是,當我牽回來後
踩了幾天卻發現···
好像車子多空力,電子變速多敏捷
碳纖維輪組多給力。

這些都是心靈馬力。

縱使我身高180

騎著46號的khs

一樣可以刷卡屏鵝公路一堆裝備哥

那天我遇到三個騎cervelo的

他們掛著小盤,速度比我掛大盤還快

但是,一過潮州。就沒力了

車子如果只是拿來炫耀

那好像失去騎腳踏車真正的本意

就像這次上卡。

我真心覺得,如果不是很適合自己

那還不如用一般踏板

起碼這兩天不會白白在眾目睽睽下

摔三次給路人看笑話

以上是我個人小小心得

如果冒犯一些以此為生的網友

請多包涵別介意

ps:這是前天我兒子執意要跟我騎去內門

他騎我的propel..
我則是騎這台小徑車
一路上都是我在破風

均速就30

我實在看不出來腳踏車的限制到底在哪裡?
靠邊滾 wrote:
講真的,我有一種感覺。
腳踏車,對我這種普通人來講
就是一個休閒工具。
其實我從沒想過要上凸台


我也是一般的車友,
大部份時間也都是休閒騎,
有時參加活動或比賽,只是想自我挑戰,
並不是為了和別人拼速度、比成績!

上卡的目的並非只是為了提升速度,
另一方面在於固定腳在踏板上的位置,
因為人是有惰性的,
當身體累的時候,
很自然的會想尋求放鬆的踩踏位置,
若只是短時間還好,
長期用這種不正確的方式騎車,
反而會帶給身體不好的影響!

另一方面則是高速下坡時,
上卡會將腳固定在踏板上,不易滑脫,
對安全也有一定的幫助!
My Interior Knowledge is Extraordinaire
Mystique Hsiao wrote:
我也是一般的車友,大...(恕刪)
技師也跟您說的一樣。

我明天來柴山試試下坡路。

感激不盡你。
以前練過場地車,五通和鋁合金分開。腳還被綁在踏上....


脫卡? 假如你摔過車,就知道怎麼自然脫卡......
delete all
jcchiou wrote:
才摔3次.我當年剛上...(恕刪)
我也是出店門口就摔了。真糗。技師說,普通人上卡只會摔三次,之後就不會啦

但我從牽回來到現在已經摔三次了

摔到有點懷疑人生

今天再出去騎看看,如果再摔···
















我就確定,一定要調整卡片了。
就練習定杆啊.
就是人騎在上面,車子完全靜止不動.
或者加練停止狀態不斷的左右擺動.

你可能是習慣性的會自動用整條腿到腳的位移來平衡身體,
然後腳卡著你就被阻擋了你平衡動作了,
練習用腰以及上半身或者全身位移改變整個身體重心來平衡.

當然我個人是不會穿卡鞋,
因為卡著會妨礙跳車,有時候感覺車真的要失控摔出去了
還是有機會可以跳車的,就算可以瞬間脫卡可能還是會慢半拍而跳不了.

你要成績要專業那就不是我這種業餘的視界了.
一個小建議,給你參考。

先穿普通鞋子,仔細觀察你自己是如何上車跟下車。

在沒穿鞋子的狀態下,上車通常是一腳踩踏板(從三點踩到六點),滑行,屁股坐到坐墊,另外一隻腳放上。

下車一隻腳踩直,滑行/減速,起身,把腳放到地上。

反复做這兩個上下車動作,能做到動作越慢越輕松,你就越能抓車速慢時的平衡感。

熟悉後再上卡鞋,應該會容易許多。上車後卡不進去就先下車,再重新做上車。下車時,大約知道自己還能滑多久,預先脫卡。

卡鞋不需要放太鬆,跟前面車友回覆的一樣,太鬆反而不好脫卡。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