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說老人組車都會組出長頸鹿沒錯組好騎起來,覺得手把太低,於是換了一個龍頭騎了一陣子,老覺得轉彎的機構鎖再緊,用力踩踏時都會發出唧唧叫的聲音,只好再找個增高器大略研究了一下,好像要把梅花往下敲才能裝組車時多買的梅花,好像該上場了結果,梅花省了,直接鎖在增高器上但這一增高,當初剪到剛好長的前煞車線要重拉,把帶也要重纒。可以順便再研究一下走線原來的走法,握起來不舒服。原本走線是內側跨到外側,為求線的轉彎不要太彎,可是這樣變成握把時,手心明顯有凸起的手感,很不舒服,改成直接從內側往下彎線轉折大了,希望變檔時不要卡卡,煞車手感倒是還行。但煞把出線的地方,還是會凸起來諒纒上把帶也不會改善,但位置在虎口處,希望握感不會太差。
306qqa wrote:突然想到用綿線先綑一道,可以減少手感的斷差 qqa我建議你仍是依循rucifer大大的方式外管與把手接觸的範圍看有多長就以把帶貼附多長(與外管平行的方式兩邊都貼)最好是厚的在外管旁,依序遞減讓薄的在握把.(所以把帶需縱剖)這樣的作法完成後會相當於水滴座管的形狀.如此一來,只要依手握的方式去調整外管走線效果會優於以棉線纏繞.賈文青的頭管是300mm.Sakso的也是300mm.你那車架是250mm應該是不符一般身長的人使用所以車架主人會釋出250mm也不是不能用但須搭配適用的前叉所以你又會去找增高器與可變龍頭.沒有不適用的東西只有不適當的調校若以組車新手而言,你算是優等生,很厲害的.既然要重新調校,優化.建議你不要太躁進.先設定好座艙再來調整其他的.只要你跨上車,座艙是否恰當攸關你騎得遠不遠,舒不舒適.相對的,發力的效能是否合乎預期會對你爬坡時助益匪淺.我還沒組好那台車的羊角把是這樣的.你那隻羊角應該也類似.若擔心外管彎折過多,可考慮將缺口挫長一些.以緩和彎折的角度.這只是一個建議的方向可否採行,仍需以實際狀況去斟酌.預祝你優化成功,看鳥愉快!
買這支車架,覺得是有點衝動了。除了小徑車架不好找,也因為沒經驗 貪便宜,選這支二手車架。當初覺得小徑車沒什麼size,椅子調一調,隨便都可以騎,沒想到除了椅子要調,龍頭立管已依前手身材裁管,換到我手上要騎順,就非得搞這些事,當初完全沒想到啊。有效沒效,還要試試才知道,希望可以改善。然,組這台車,就是一連串的衝動。本來只是想洗一下車的,結果卻組了台車出來。不過如果沒衝動,應該也組不出來。謝謝李昂大人(沒唸錯音吧?)的讚美,其實我的強項是拆東西,從小到大拆了不少玩具,能組回的不多說
306qqa wrote:本來只是想洗一下車的,結果卻組了台車出來。 這很正常的.我曾為了看一張光碟,結果組了一台電腦.306qqa wrote:謝謝李昂大人(沒唸錯音吧?)的讚美,其實我的強項是拆東西,從小到大拆了不少玩具,能組回的不多說 沒念錯.通常是le o ne (レオーネ)的日語發音.跟你的306一樣,這是一台Subaru的老車.別小看拆東西.先要知道從何下手(where),再來是要怎麼下手(how).然後就會知道很多why.最終練就東方不敗,金剛百變之術.胡適的嘗試歌
第一次自組下來,覺得組裝並不是一件難事,較難的是調校,更難的是瞭解規格(因為我不是原廠規格派,混搭、亂搞、會有奇怪的堅持),不然買套件,看看網路上大師分享的組裝教學,很好組的。不過,除非老手,家裡應該會多很多買錯或買到不順手的零件,還有久久用一次的工具。
試騎了一下,握把握起來頗舒服的,因為羊角把纒把帶的距離比彎把短,一條把帶不剪纒完,可以纒很厚,對手不小的我,抓起來很順。增高器就沒這麼順了,因為買的是1吋轉1又1/8的,可能1吋墊圈不夠高,或是鎖時壓迫不夠,騎到碎石路上時,前叉會咔咔響,回家要再研究看看。由於龍頭墊高,變速線沒換硬把線給拉到緊繃,騎起來咔啦咔啦響,問題不大,邊騎邊把張力調整鈕調一調,恢復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