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kajo wrote:腳力才是王道啊! 是沒錯啦但今天這樓是 (請問爬坡輪跟板輪真的有差別嗎?)況且就連職業選手也是會依照比賽當天的天氣跟地形去做戰駒的調整跟配置這是用自己現有體能狀況基準下去做討論
換輕量外胎!maxxis 最近有一條 170g 的可以試試。我現在車上用的是panaracer的一條也是超輕量的170g(25c)一般外胎都有210-220g(我有一組板輪裝gp5000)換輕量外胎一輪就輕了50g左右,兩輪就有100g,如果純爬坡蠻明顯的!但我想板主想換爬坡輪的心意不會因為小小外胎而改變!建議既然換了爬坡輪組了!爬坡外胎也別放過了!一起最有感!
之前騎過slr0 42輪組,其實42高的爬坡跟平路就很好用了,但還是怕燒框,才會另外買組低框爬坡輪,我想大部份的人都是一樣想法,如果你現在是碟煞車的話,沒燒框疑慮,我是覺得現有輪組就繼續騎,爬坡多善用變速,或買顆齒比大一點的飛輪替換騎就好了。
dekajo wrote:高框或爬坡輪組都是商人的噱頭 你要說一切都取決於腿力,是沒有人可以反駁你就像1.0自然進氣跟2.0渦輪增壓引擎的差別,大家的瓦數確實是不同但是器材如果真的完全沒差,那麼全世界每年幾百萬消費者前仆後繼(還有不少是存錢才能買的),智商都有問題嗎?器材是在有限範圍內提供輔助,根本雖然還是在腿力,但是器材差異還是很大的,例如我不太相信戴姿穎穿拖鞋拿鋁拍還可以創球后記錄一樣....她很強,但沒有合適的裝備還是不行的從您的言論我預設您家裏並沒有堆滿著不同框高材質的輪組據有些車店有提供高階輪組借測的,體驗過再來說嘴不遲不管快與慢,能讓我騎的更開心的就是好器材
很多年前看到這新聞我就深深認為腳力才是一切,其他的只是輔助雖然這不是爬坡賽......但我覺得意義差不多神人阿伯!「千元菜籃車」海K公路車摘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508/8/2r64z.html 很多人騎單車騎出興趣到處征戰,但接下來這則新聞,恐怕會讓有頂級配備的車手很挫折,因為不只有一名瑞士女車手,穿著涼鞋騎淑女車,在塔塔加挑戰奪下第二名,還有一位被網友叫為神人阿伯的菜籃伯,騎著普通千元菜籃車,贏過每台要價超過10萬元的公路車,網友熱烈討論,後來知道他是台中長青運動會的會員。 背號339選手,超越其他車手,往前衝,奪下第四名,但仔細一看,這位55多歲的阿伯騎的卻是菜籃車,只穿背心和袖套就上場,最讓內行人驚呼的是,落後車手用的是破10萬的公路車,鋁合金材質大約11公斤 ,但菜藍伯的千元菜籃車,鐵製材質加菜籃,至少超過13公斤,他騎起來照樣腳步輕盈,網友討論熱烈,想知道這位轟動武林「神人阿伯」到底是誰,還說菜籃車行情因他水漲船高。 原來他是台中長青運動委員會的成員,但車倒底有多舊?網友眼見憑,說菜籃伯拿下鐵馬組裝時,輪胎和車架因為太舊,還被回收車回收走了,只是令車界驚訝的不只他,瑞士女車手在塔塔加引人注目,但她騎著淑女車,腳上只穿著涼鞋,卻用「勇腳」踏出第二名,讓其他男車手差點飆淚,還說沒臉見人。 要把爬坡輪組,輕量化碳纖車,打包起來,丟到倉庫角落,而從這女英雄還有神人菜籃伯,也證明了有技巧和腳力,真的不用加裝太多高級配備。阿伯騎菜籃車 征服鐵人三項
腿力才是王道。最重要的是觀景窗後面的那顆腦袋。人的力量決定車的力量。好啦,只要這類的話橫空出世,就是大絕招,the end,討論沒有意義了。就讓器材回歸器材,體力回歸體力,兩者不要混在一起討論好嗎?器材到底有沒有幫助?借另外一個運動領域的例子:NIKE Vaporfly還有Alphafly已經告訴全世界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