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SQ-lab 人體工學車把-握把-座墊

Kimi0512 wrote:
羅斯福路五段三十八號...(恕刪)

感謝, 昨天入手SQ-lab座墊了.
體會中..
一般的車把的角度幾手是平的~也有平把的!所以在騎乘的時候雙手無法成一直線,長時間騎乘手會痠痛

SQ的車把是有點角度的~讓手腕和手臂呈一直線~


做個實驗~將手舉平呈90度然後將手打開到您車把的長度~大約是60公分左右~握拳~然後拳頭向內彎
這就是一般把手所呈現的握姿

SQ的話一樣是像上面的做法只是握拳後會跟手臂成一直線~!

大家可以試試看哪一種握法會比較好握!

我也有買, 只能說超級好用的

握把的人體工學在於:當您把雙手臂平舉到騎車握手把的姿勢時, 手掌握拳的弧度其實是稍微向後斜的, 可是一般的握把都是平的(直線的), 所以當您握握把的時候, 手掌必須強制向內傾斜, 以達成直線, 所以手腕會不舒服, 而SQ-Lab的握把是向後斜, 正好符合手掌向後斜的角度, 很舒服!

剛才上SQ-Lab官網去逛, 發現SQ-Lab居然還有出 "摔車急救包" , 真不愧是醫療團隊所推出的產品,

不曉得代理商有沒有進!


SQ-Lab 又貴又重,又不是只有他家的直把有後掠

市面上很少 "沒有" 後掠的直把,按這裡

一般品牌都有 5 度到 7 度的後掠
Syntace 有 9 度與 12 度兩種
Salsa 有 11 度與 17 度兩種
美國的 One Mary 甚至做到 40 度後掠

你應該是依照你手臂的長短以及肩關節習慣的旋轉角
來挑選適合的手把後掠
怎麼可能一支 SQ-LAB 適合所有人的手臂長短以及肩關節旋轉角
(當然 SQ-LAB 也有分規格)

真正以人體工學手把起家的品牌...是 Syntace
我只能說...消費者的資訊還不夠廣...廠商就有利潤空間
舉例來說,我親身試了三支平把,都沒裝牛角 (牛角會影響寬度)

第一支國產白牌的 Carbon 平把,56cm 長,3 度後掠,覺得太窄,太直
第二支 Syntace 鋁合金平把,60cm 長,9 度後掠,覺得略寬,後掠舒適
第三支 KCNC 鋁合金平把,60cm 長,5 度後掠,還是略寬,後略不足 (你騎慣 9 度,一騎 5 度,手就會自動向後折,希望手把再往後收)

所以我知道我下一支平把將會是 Syntace 鋁合金平把,58cm 長 (不裝牛角),12度後掠

我知道我要什麼,我會挑適合我的產品
並且調出最適合我的座艙幾何...用最低價錢

SQ-LAB...賺不到我的錢
Thames wrote:
舉例來說,我親身試了...(恕刪)


想請問一下..
手把長不是可以裁嗎?? 真的很少手把是女生可以不用裁的吧 @@
那是不是可以先不考慮手把的長度 然後以後掠角度為優先考量呢?
還有如果要換手把,那是不是就要慢慢的試到自己最適合的
直接拿在手上嗎? 那要怎麼去判斷比較舒適?
還有以人體工學角度來說是不是就不要選擇平的手把比較好?
其實對fitting這一塊很多疑問阿!! 苦 >"<
還有..


其實心裡一直有個疑問阿
為什麼大家那麼愛買人體工學握把?
會造成手腕不適應該是fitting或是騎乘姿勢有問題造成的
最根本的方法不是應該改善車體的fitting或是自己的騎乘姿勢嗎?
多練習身體的強度還有改善姿勢才是治本的吧 ~
為什麼大家都很愛買人體工學握把 @@
對於不同的路況
手腕握著手把的角度也會不一樣阿
裝了人體工學握把
不是就固定了你握手把的角度了
那上坡或下坡身體的角度跟手腕角度改變的時候要怎麼辦??

還是我想錯了?

好像沒有看過有剛開始玩卡丁車的人,因為脖子酸就去買個護頸來帶著開車,不過如果這樣就不用練習身體強度與矯正姿勢那應該很不錯喔.
單車上好像大家逆向操作,甚至問題還沒發生就先上醫療器材了.
不過這樣在01上面似乎也不用太驚訝. 因為文章標題的單品名稱就算敘述錯誤離譜(什麼鬼蟒蛇胎...還是發文者自己臆測名稱由來哩)之東西都會因發文者來歷而強烈置頂數週了@_@.
共勉之...
另外蓋仙真的很中懇...令小弟收穫不少,謝謝!
Emperor of Terren
Thames wrote:
舉例來說,我親身試了...(恕刪)


請問北縣市哪裡可找到Syntace?
我本來也想入手SQ-Lab,希望能多比較
休閒、挑戰、團騎、獨騎-我的單車是豐富的
anita321 wrote:
想請問一下..
(1) 手把長不是可以裁嗎?? 真的很少手把是女生可以不用裁的吧 @@
(2) 那是不是可以先不考慮手把的長度 然後以後掠角度為優先考量呢?
(3) 還有如果要換手把,那是不是就要慢慢的試到自己最適合的
(4) 直接拿在手上嗎? 那要怎麼去判斷比較舒適?
(5) 還有以人體工學角度來說是不是就不要選擇平的手把比較好?

1. 不是每支都能裁,看原廠說明
2. 先考慮後掠角再考慮長度比較合理,只是現在大家觀念還沒進步
3. 你可以找 Fitting Service,或是自己慢慢試
4. 直接拿在手上試不出所以然,因為你沒將身體重量加上去
5. 平手把和彎手把的後掠可以一模一樣,彎手把只是多了 1~1.5" Rise,和高仰角龍頭或是前叉轉向管多墊2公分到3公分一樣的意思 (從Fitting來看)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