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花鼓36孔,輪圈24孔的編法


givemelightbike wrote:
後輪的鋼絲長度我幫你算好了↑↑↑
我的習慣是,計算結果的小數部份若超過0.2~0.3mm的就進一位,例如非傳動側放射狀的計算結果是145.4mm(有扣掉鋼絲拉伸量),實際就用146mm的


感謝您的指導,我再整理一下(收到輪子,重量了一下ERD=330.4)
前輪就維持直拉 151mm
後輪就如g大所說,在多孔數用直拉不是好的選擇,我就選您的第一種方式!
驅動端用 155mm
非驅動端用 153mm
您看這樣對了嗎?


另外一件事,我們有一群愛玩單車的族(在facebook),想一起找您過來!!最近兩篇tikit大做也是我們的版主跟一些車友發的文,不知道您有沒有興趣加入討論!
剛好有人問我Chris King的32孔花鼓配24孔輪圈的跳編問題(2:1的編法),以下是我的答覆,順便貼上來給需要的人參考吧!

只要輪圈的鑽孔無方向性就可以編得起來,非傳動側仍然是交叉編法(1交叉),但鋼絲和花鼓切線的夾角會較大,和16/16 2交叉的夾角差不多,花鼓耳承受的應力會大一點,雖然2交叉不是CK建議的編法,不過非傳動側的張力低,我個人可接受這種編法。

另外,2:1編法的非傳動側張力較高,因此輪圈所受的側向力也較高,剛性弱的低框較不適合2:1編法,張力拉高時輪圈煞車面可能會呈現波浪狀起伏。

有兩種可能的編法,輪圈這一側的排列方式如下,A1、A2分別是傳動側的向前和向後鋼絲,B1、B2分別是非傳動側的向前和向後鋼絲:

1.
B1-A1-A2-B2-A1-A2-B1-A1-A2-B2....

2.
B1-A2-A1-B2-A2-A1-B1-A2-A1-B1....

兩種編法的差別是B1和B2之間那兩支傳動側鋼絲的走向,視覺上的效果其實差不多。

第一種樣式的範例如下(網路抓圖),加上我畫的傷眼示意圖(藍色是傳動側、紅色是非傳動側,外側孔位有32孔,所以藍線沒有剛好接到黑點上):



第二種樣式:


花鼓傳動側的排列方式和一般3交叉編法完全一樣,就是A1-A2-A1-A2...的交錯排列,如果是第一種編法,任取傳動側兩支相鄰但不交叉的鋼絲,在花鼓耳上會相隔360/16*7=157.5度,兩支鋼絲之間有6孔,在輪圈上這兩支鋼絲是在相鄰的兩孔。第二種編法的相鄰但不交叉鋼絲,在花鼓耳上一樣相隔157.5度,但在輪圈側,這兩支鋼絲中間有夾1支非傳動側鋼絲。

花鼓非傳動側則是:B1-0-B2-0-B1-0-B2...跳一孔再穿一支不同方向的鋼絲。

以下是第一種編法的試算結果,花鼓數據是CK R45,輪圈ERD 600(大約是700C 20mm低框的ERD值),我的計算器是預設1:1的編法,所以2:1編法的實際張力比值是計算結果的2倍:


第二種編法:


可和16/16的標準編法做比較:

16/16 3交叉


16/16 傳動側3交叉 非傳動側2交叉
technics wrote:
前輪就維持直拉 151mm
後輪就如g大所說,在多孔數用直拉不是好的選擇,我就選您的第一種方式!
驅動端用 155mm
非驅動端用 153mm
您看這樣對了嗎?


正確無誤

givemelightbike wrote:
剛好有人問我Chris King的32孔花鼓配24孔輪圈的跳編問題(2:1的編法),以下是我的答覆,順便貼上來給需要的人參考吧!

你的每個回答,我都當作作業在看,獲益良多!!謝謝您的指導!
順便問一下,您用的繪圈工具是什麼軟體?
technics wrote:
順便問一下,您用的繪圈工具是什麼軟體?


黑點的底圖是用Word畫的,先畫一條有端點的直線,然後複製->設定旋轉角度->貼上,重複這個步驟即可。再用任何一種圖檔編輯軟體畫上鋼絲的線條就完成了。

如果要畫比較精準的圖,可用向量繪圖軟體,我是用免費下載的Inkscape

有興趣的人可照以下的步驟來畫(以16孔1交叉為例子):
1.用左側工具列的多邊形工具,corners可設定邊數,rounded可調整線條弧度

2.用左側工具列的選擇工具,選取多邊形後用ctrl-c ctrl-v複製另一個多邊形。
選擇其中一個多邊形後,按shift+ctrl+M,在右側選單選擇Scale,縮小到所需的尺寸。

3.同時選取兩個多邊形(按住shift加滑鼠左鍵可重複選取,或是拖拉選取框也可同時選取多個圖形)
然後按shift+ctrl+A,選擇上下置中及左右置中排列。

4.將物件轉換為路徑(主選單path->object to path),會出現角落的端點。


5.用左側的畫線工具,畫4條直線

6.選擇端點編輯工具,並將大小多邊形和直線都選起來(用shift+滑鼠左鍵)

7.穿鋼絲...把直線的端點移到適合的位置,用左下角的按鈕可改變線條顏色

8.選擇4條直線後,選擇object選單下的group,將它們變成一個群組

9.按shift+ctrl+M,打開move選單,並取消勾選relative move,可顯示絕對座標,先將座標記下來

10.複製這4條線,先移到旁邊

11.將大小多邊形和中間的線全都選取起來,按shift+ctrl+M,選rotate,旋轉90度

12.選取移到旁邊的4條線,按shift+ctrl+M,選move,輸入原本的座標,就可移動到正確的位置上

13.如法砲製,複製8條線後,將原本圖形旋轉180度,再貼回8條線就完成了。
是不是很簡單啊?

givemelightbike wrote:
黑點的底圖是用Word畫的,先畫一條有端點的直線,然後複製->設定旋轉角度->貼上,重複這個步驟即可。再用任何一種圖檔編輯軟體畫上鋼絲的線條就完成了。


真的學習了!!謝謝您的指導,找個時間試試!

givemelightbike wrote:
剛好有人問我Chri...(恕刪)


請問後輪輪框是40孔,花鼓是36孔,建議可如何跳編,thx
givemelightbike wrote:
黑點的底圖是用Wor...(恕刪)


真厲害,還有表格可以算

我都是照經驗法則下去猜長度
最大的挑戰是36跳28。 20跳16



36跳24,2:1要挑夠硬的框。
1:1正常編就好。



BLOG http://mpsevo.blogspot.tw/
Oliver3D wrote:
請問後輪輪框是40孔,花鼓是36孔,建議可如何跳編,thx


只看單邊的話,就是輪圈有20孔,花鼓有18孔,讓輪圈沒用到的2孔位於相對180度的位置,然後照一般的4交叉編法即可,但是只用一種長度的鋼絲的話,有的會稍長、有的會稍短。

givemelightbike wrote:
只看單邊的話,就是輪...(恕刪)


可以用長同頭跟短3mm的剛思
BLOG http://mpsevo.blogspot.tw/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