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請教]公路車換11-32飛輪問題

東尼-小提琴 wrote:
說真的,不需要用到3...(恕刪)



但是通常人家都說有在騎車的人講的話通常~~~~不能相信

但是可以自己先嘗試用34/27去挑戰一下啦

雖然我也還沒有去過啦

artix wrote:
我最近也要在公路車上...(恕刪)


artix大大, 恭喜一顆飛輪搞定..不牽車讚唷..我是打算昆陽前用牽的^^..


東尼-小提琴 wrote:


Libra589...(恕刪)


東尼兄,感謝啦~~


tiger3943 wrote:

CT盤, 11-2...(恕刪)


Tiger大大,的確能邊觀光邊完賽真是一大樂事..and你用標準盤爬比我厲害多了..
哈哈~~為各別目標一起加油!!
騎車後想完成的心願:1.騎武嶺一次 2.環島一次 3.三橫一豎一次

咖啡兄,謝謝啦~~

dekajo wrote:
但是通常人家都說有在...(恕刪)


我也沒用公路車爬過武嶺0.0~~
騎車後想完成的心願:1.騎武嶺一次 2.環島一次 3.三橫一豎一次
Libra58927 wrote:
不牽車讚唷..我是打算昆陽前用牽的...(恕刪)

我是"希望"能不牽車啦,能不能真的不牽車還不曉得呢。
武嶺我騎過一次,那次從標高2700m我就開始牽車了,那次騎CT盤上去,好硬啊,我又不想重踩,所以只好下來牽,這次換登山車飛輪希望能在不重踩情況下不牽車完賽。
如果 換成 32T的飛輪阿~~

雖說齒比的寬度(最小{34-32}~最大{50-11})拉長~

但中間的重複齒比會變的相當多....

假設本來20速的配速(11-26)重複齒比 只有一個所以有18種配速可以使用....

一但改為11-32 重複齒比變成5組...那最多就15總配速可以使用~甚至更少

如果為了武嶺而準備~個人是覺得OK拉..

但常這樣改~~就......有點失了公路車的味道

以上僅供參考
moda_ling wrote:
如果 換成 32T的...(恕刪)



相信有很多基本教義派的車友,

此時心中一定在想:踏馬的!這東西根本就是設計來給肉腳的啊!公路車就是綿密性!綿密性啊!

但不好意思,

環義的職業選手(KUOTA Ag2r)在第16站 12.9kmTT賽 Plan de Corones也都是使用這齒比,

適當的齒比可以讓職業選手在爬坡時,以最佳的狀態跟體能得到好的成積

反觀國內的NeverStop(永不放棄系列之挑戰巔峰-武嶺9月5號)

也都是一路爬坡,在這種情況下使用APEX(11-32)



我不認為面子跟俗稱公路車的味道
會比膝蓋還要值錢跟重要



我是覺得,武嶺並不是天天上
為了一天的武嶺裝上 11-32,平常不會覺得不好用嗎?齒比真的很疏
face1828 wrote:
相信有很多基本教義派...(恕刪)
你說的是有道理
但是我的做法是,如果某個坡我上不去,我就乾脆不上了,我不會為了上平常很少去的陡坡來改變齒輪的設定
對我來說,綿密度、最大齒比,跟最小齒比同等重要,我三個都想兼顧,不會特別偏重最小齒比
玩很大的人有不只一個後輪,飛輪的設定可以很多樣化,例如一個攻爬坡,一個拚平路衝刺
但我只有一個後輪和飛輪,必須審慎評估,知所取捨
Stallings wrote:
為了一天的武嶺裝上 11-32,平常不會覺得不好用嗎?齒比真的很疏...(恕刪)

還好啊, 減一檔太重, 加一檔太輕的問題.....慢慢騎就解決了啊
Libra58927 wrote:
各位先進好,我的車是...(恕刪)

Defy2用的tiagra長腿的只要換一根2cm長的B tension螺絲就可以上32T了
在最極端的情況, 也就是前小後大時, 飛輪完全不會卡到上導輪
不過前大後大禁止使用, 後變有可能會壞
我猜短腿應該也是可以用, 同樣前大後大要禁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