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拇趾球對齊卡踏軸心.....對嗎?! =卡踏扣片後移設定分享=

讚~好文

讚!!讚!!讚!!讚!!讚!!讚!!讚!!
讚!!讚!!讚!!讚!!讚!!讚!!讚!!



standby wrote:
幾乎坊間所有的單車教...(恕刪)


感謝standby兄,如此詳細的圖文說明
剛好要更換扣片,順便上練習台測試看看
standby wrote:
恰好 這一期的Bicycle Club 也有稍微提到扣片前後調整的內容
從上述的解剖分析圖 說明
剛好可以了解到

為什麼雜誌上"扣片偏後的"踩踏分析圖
在一點鐘到三點中方向時 腳跟位置並沒有拉高

因為扣片位置已經設定在姆指球圓弧的"後段"
如果墊高腳尖就發生跟剛剛"相反方向" 的施力延伸線未通過拇趾球的問題
所以 腳跟放低 保持拇趾球在施力軸心上的施力

(圖片節錄自Bicycle Club單車雜誌 部份內容)
"不同踩踏方式時 一點鐘到三點位置 腳跟甚至可以低過水平線"
這也是Bicycle Club中 森大師曾經提點過的重點之一
(相信..他的扣片位置應該也是偏後設定)


這麼好的文章 先奉上5分

稍微研讀了這期的BC
這張圖 好像是錯的 左右相反哩...
不過也可能是小弟眼花看錯...

大家一起討論吧~
makoto2007 wrote:
這張圖 好像是錯的 左右相反哩...
不過也可能是小弟眼花看錯...大家一起討論吧~

makoto2007兄看得真仔細~
再仔細看了一下 發現這張圖的確說明文字跟圖配錯了~

左右圖誤植

改這樣才正確
很棒的分享,
加分先!!!!!
再請教一下,
若鞋底板往後鎖5mm,
坐桿下降之後坐墊的前後位置需要移動嗎??
不知道有調整過的大大們的做法是怎樣?
樓主真是認真把 Bicycle Club 的這篇文章研讀的這麼透徹,
然後還寫了這麼一篇圖文並茂的文章跟各位網友分享,
這文章我上星期也有在 Bicycle Club 上看到,
然後我也照著文章上的指示將扣片往後調整了5mm,
確實在練習台上可以很輕易的踩出較高的迴轉數,
但是過兩天後出門去騎車遇到山路的時候,
發現扣片往後調之後反而往下踩的力量不容易發揮,
可能是我騎山路的時候比較徧重往下踩的力道,
坡度越大的時候越明顯而且抽車的時候就是一整個完全不順暢,
平常最常騎的路段結果騎的氣踹如牛,
後來把扣片調回原來的位置爬坡就正常了,
因此我還在想扣片往後調整是我還沒適應這樣的設定方式,
還是這樣的設定方式只適合在平路高迴轉數使用不適用於山路,
希望大家可以一起來試試看,
然後大家一起來分享彼此的經驗好讓大家都能增長騎車的功力,
非常感謝樓主有這麼大的熱忱分享這麼好的文章,
替你加上五分。
謝謝分享,圖文並茂 ...

這邊也有類似的討論
http://www.trainingbible.com/joesblog/2007/02/biomac-shoes.html


小弟的扣片位置的調整心得
以前是偏前, 現在是調整到偏後(中心位置後約3mm),
扣片調後, 坐墊高度要降低, 不然在阻力大或加速時,小腿筋會很緊繃,小腿容易抽筋.

優點: 爬坡會用到比較多後大腿肌群, 拉的力量比較容易使出來.

缺點: 可能是角度的關係, 四頭肌的出力比較弱(往下踩的力道), 加速比較弱

另一個缺點是 扣片往鞋根移時, 鞋頭的位置相對前移, 對軸距比較小的車架,
鞋頭會離前輪比較近(甚至重疊)
eric1753t wrote:
優點: 爬坡會用到比較多後大腿肌群, 拉的力量比較容易使出來.
缺點: 可能是角度的關係, 四頭肌的出力比較弱(往下踩的力道), 加速比較弱

感謝分享!!
關於這點~ 小弟找個時間去殺趟山路再檢視看看~~
(真是好冷的天氣呀~~~)

Miller.S wrote:
若鞋底板往後鎖5mm,
坐桿下降之後坐墊的前後位置需要移動嗎??


坐管角度是傾斜的, 所以在坐墊往下移的同時,水平位置也會往前移

為了維持原來3點鐘方向,膝蓋彎曲的角度
小弟是把坐墊稍往後調

standby wrote:
感謝分享!!關於這點...(恕刪)


我也蠻喜歡把鞋底版往後設定...
鞋底板扣片往後設定會改變施力的力距...
踩踏下壓時會加長一般如爬坡齒比會變重
剛不習慣齒比可以放鬆一到二階...
提拉時相對身體的力距變短...
比較容易提拉...
有助於拉迴轉速的穩定性...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