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

[分享]這才是自行車專用車燈嘛!台灣之"光"DOSUN M1入手

今天夜騎用了這隻前燈,果然好用,雖然貴些(比槍燈便宜),但的確適合自行車使用
大郭1423 wrote:
好燈一個抵兩個燈用!...(恕刪)

哈!沒錯耶~且幾乎可以比大多數的一般燈3個還好用~
joeylin8888 wrote:
今天夜騎用了這隻前燈...(恕刪)

的確非常適合夜騎,照度平均又廣,更不會照到不該照的地方,把光線全投射在需要照的地方。
不過~槍燈會比較貴嗎?怎麼很多大大都說槍燈比較便宜?
心血來潮 把M1帶上山 測試一下 順便帶小孩到山上探探路
地上仍是濕的

先來做一個對照組 小孩距光源 約25M 電線桿 約40M
一般槍燈(160 流明 10度的透鏡 VS M1 )






一般槍燈(160 流明 使用反射杯聚光)




基本上,如果可以看清楚小孩的頭部 小孩往燈的方向看過來是非常刺眼的

=================================================

找個地方沒車 把M1架在我的SUV保桿上 看看效果如何
照射距離約 30-40M


M1 未開


M1 左線


M1 右線


M1 左右全開


看來還蠻亮的


==============================================

換個空曠點的路 再來測試一下 光源與SUV的距離約 20公尺

M1 未開


M1 照射整部SUV 小孩眼睛無法張開




M1 的截止線 不超過引擎蓋 小孩頭部以下非常清楚 小孩亦可看到M1的外殼






================================================

M1 光型 距離約 25-30M

M1未開


M1 打開


M1 光束調遠一點


=============================================

以上是測試報告

基本上 要比亮 M1應該比不過兩支槍燈
但是如果要考慮到其他車友的感受 M1卻是可照亮自己的路 又不會讓迎面來的車友刺眼
但是若在市區 M1基本上是派不上用場 因為不開燈也看得道路
若要騎林道 明暗截止線 有時反而看不清楚樹上(截止線以上) 有甚麼東西 尤其是夏天的時候

所以 看不同的用途 基本上 M1是夜騎不錯的選擇 當然是有點貴.....






Mike1016 wrote:
心血來潮 把M1帶上...(恕刪)

哈!加分加分~
兩支M1耶~
Mike兄~
燈的角度最好還是要再低一點會比較好,引擎蓋的高度遠距離雖然不會刺眼,但近距離還是會覺得有些亮。
畢竟截止線以上並不是完全無溢光,所以建議還是稍低一點點會比較好的。
ALEX wrote:
哈!沒錯耶~且幾乎可...(恕刪)

一般千元以下的槍燈或強調10w、15w的改裝燈,按開關剛開始很亮沒錯,但沒多久亮度就隨著耗電下降,雖然也號稱可使用幾小時,但實際可用亮度只有前面的幾十分鐘。真正好的槍燈,如Surefire、Innova...等,造型炫、質感優的會讓你捨不得拿來用,並裝有電量恆流穩裝置,從頭到尾亮度會保持固定,快沒電時馬上會閃爍或變暗,實用性高。較便宜的如Fenix也要千元以上
m1我覺得很好是它的光束投影位置正適合自行使用,比亮度當然槍燈有更亮的,但大多數槍燈光束集中可照遠,少數廣角槍燈如Surefire L4,很亮又廣但一隻要6張小朋友,吃cr123a電池(貴又不好買),所以以M1的價格及實用性來說,我覺得C/P值算不錯,至於外型....槍燈比較帥啦!
至於市面上一些5顆10顆的LED燈,老實說浪費錢!,就算車上裝了4隻,也抵不過一隻好的車燈,一般其建議最好可以買約3W(60流明以上),一般騎乘1W亮度就夠了,至於5W(100流明)以上建議是不太須要,會過熱又耗電
Mike1016 wrote:
心血來潮 把M1帶上...(恕刪)


真的是要大大加分
太棒的測試圖文了
不過Mike1016大你居然一次入手兩支
話說我現在也想再買一隻說
可否告知M1的瓦特和流明的資料,小弟也想買一支來試試.謝謝!

W是瓦特,也就是電量輸出的功率。而流明(Lumen)並不是亮度單位,而是“光通量”的單位,它說明光能的強弱。一般來說,室內光大約是200~500流明之間,而晴朗午后的室內光可達1500流明。
FB >林建德(Phil Lin)
sphillin wrote:
...室內光大約是200~500流明之間,而晴朗午后的室內光可達1500流明(恕刪)

請問這位大大所要表示的是照度嗎?
joeylin8888 wrote:
一般千元以下的槍燈或強調10w、15w的改裝燈,按開關剛開始很亮沒錯,但沒多久亮度就隨著耗電下降,雖然也號稱可使用幾小時,但實際可用亮度只有前面的幾十分鐘。真正好的槍燈,如Surefire、Innova...等,造型炫、質感優的會讓你捨不得拿來用,並裝有電量恆流穩裝置,從頭到尾亮度會保持固定,快沒電時馬上會閃爍或變暗,實用性高。較便宜的如Fenix也要千元以上
m1我覺得很好是它的光束投影位置正適合自行使用,比亮度當然槍燈有更亮的,但大多數槍燈光束集中可照遠,少數廣角槍燈如Surefire L4,很亮又廣但一隻要6張小朋友,吃cr123a電池(貴又不好買),所以以M1的價格及實用性來說,我覺得C/P值算不錯,至於外型....槍燈比較帥啦!
至於市面上一些5顆10顆的LED燈,老實說浪費錢!,就算車上裝了4隻,也抵不過一隻好的車燈,一般其建議最好可以買約3W(60流明以上),一般騎乘1W亮度就夠了,至於5W(100流明)以上建議是不太須要,會過熱又耗電

5W才100流明?未免也太爛了吧!?這麼耗電才100流明?
一顆低自放的充電電池也才2.4W~
換句話說這種5W100流明的手電筒一小時以內就把兩顆低自放的電吃光了
這麼耗功才100流明?這科技在現在太落伍吧!

現在一般網拍最差等級的CREE P4燈泡都1W有80流明以上~
不加大電流到3W光用1W80流明的亮度全亮
吃三顆四號低自放電池可以撐快3小時耶!
要買到比P4還要差的N3燈泡說真的~很困難耶!
吃18650的多段式CREE P4手電筒都800有找了

至於你說的實際可用亮度問題~
我想在怎麼衰減都比只有60流明的CREE 過時很久的N3好很多吧!
何況有太多CREE的手電筒都有裝升壓限流電路版
我買的一支只吃一顆3號電池AA的CREE P4手電筒
夜騎一小時多外加連日來的使用~全亮跟閃爍都有
絲毫感覺不出亮度有變暗
因為他有加裝升壓限流的多段電路版
而且才千元以下

基本上~有恆定電流的電路版
燈的亮度並不會前面幾十分鐘就暗掉
而且有很多國產的CREE手電筒都裝這種電路版

不過我覺的1W 有8、90流明還是不怎麼亮耶
真的~比機車亮一點點而已
上自行車道也沒多亮

那種60流明的能亮到哪?著實很懷疑
用過在CREE之前稱霸LED界的L牌LED的手電
60流明真的不怎麼夠亮
疾管局承認狂牛症在牛死3.5小時內才能驗出,證明台灣再檢驗無效!全世界僅美國阿茲海默症(常為狂牛症之誤診)為第7大死因!
首先 應該先把光的單位弄清楚

燭光與流明 都是指光源的單位 所以是針對發光體 來作量測 數值愈高表示該發光體發光強度愈高,一般高功率LED都是以流明為單位。而量測光源產生出來的光投射在物體上的強度,就是勒克司 (Lux)。所以世界上最大的光源就是太陽,然而室內室外照度會不同,因為是建築物的遮蔽以及光線的散射造成。所以,你看到的光源,會使用流明或燭光,但是你看到受光體或是環境的明亮程度,單位是Lux。

然而 光、色彩與視覺 是一個很有趣的課題 我們就從光與視覺來探討

除非是用儀器來量測,否則大家只能用概略的方式來說 這個燈很亮 或這個燈不亮,為什麼,因為那是眼睛的感覺,可是更有趣的是,眼睛的狀況大家都不盡相同,縱使同一個人,同樣的燈,不一樣的時間,感覺也是不同,因為人的瞳孔會根據環境的變化,而對光線有不同的反應。

再來就是,燈具的選用是不是比較LED瓦數與流明數就可以,我個人認為他只是其中一個因素,基本上燈具的好壞,是光學設計 X LED 功率 X LED 效率 X 散熱設計,其中LED 的功率與效率是選定LED時,就已確定。燈具廠能著力的就是 光學與散熱設計,不然槍燈與車燈使用同樣的LED,為何照明的效果是不好的。而其中最有know-how的,也是光學與散熱設計。

基本上,使用高功率的LED 又不會發熱,這個燈大概不會太亮,或是很快就會光衰,同樣的條件(消耗同樣的功率),LED會因為溫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光輸出,溫度愈高,光效率愈差,所以熱不是壞事,熱沒有導出來,就是壞事,至少對高功率LED就是如此。

再來就是光學設計,槍燈的光學,一般是採用透鏡或反射杯的方式,光束投射出來的光型大部分是圓形,大概可以有變化的就是聚光角度,一般來說透鏡的聚光會比反射杯來的好,但是透鏡的光衰減,會比反射杯大。但是反射杯如果要把LED的光束收斂到小角度光束,那反射杯的深度就會提高,一般來說,LED最強的光線分布角度,竟然是沒有經過反射杯進行收斂的光束(Lambertian LED),而坊間較多的LED spatial radiation pattern,就是這個角度分布。簡單的說,LED 為中心頂點,反射杯外圈為圓錐底面的直徑,在這個角度範圍內的光線,是無法處理的,除非前面的保護鏡再作設計,但是保護鏡上的一點,有可能會有兩個以上不同的光束角度的光線經過,要如何再把這兩個角度的光線進行收斂,是非常困難。

光學設計有多重要,試想一顆高功率LED 沒有反射杯與透鏡,把它點亮,結果是一個亮點,其他甚麼都看不到,槍燈的光學設計,與車燈是不同的。如果LED 的功率與效率是確定,那光學設計就是最後的關鍵。當然外觀美不美帥不帥,這是見仁見智的,在此就不討論。

車燈與槍燈的設計,最大的差異,就是光束一個是強調聚光,一個是依法規標準來設計,這裡面就有學問了,車燈是以中心點照度為基準,往上一個角度就要將光束控制在一個照度以下,就是截止線,往左往右往下在一個角度範圍內,不得低於某個照度值,就是將光線均勻分布,結果就是在行進方向的視線範圍內,可清楚看清路上的狀況,均勻亮度反而眼睛覺得舒服,所以車燈不見得比槍燈亮,但是效果會比槍燈好。反而因為槍燈中心點較亮,覺得旁邊反而看不清楚,事實上,因為瞳孔又自動再調整了。所以又被自己的眼睛騙了。車燈就是拿來服伺眼睛巴結眼睛的,所以車燈不是絕對的強或是亮,而是開燈之後眼睛看了舒不舒服清不清楚才是重要。

所以哪個燈哪個LED比較亮,是重要但不是絕對,槍燈會像遠光燈刺眼,使用LED流明數與功率高,但是有效照射到路面或是期望照射的位置,可能只有LED整體發光效率的60%或更低,那剩下的40%到哪裡,就是到天上、到車友的眼睛,還有就是本身光束收斂過程就會有損耗。但是戶外抓蟲,槍燈是不錯的選擇。

之前改裝HID會被取締,原廠卻不會,就是原廠經過光學設計,但是改裝沒有所以會妨害到其他用路人,因為HID燈泡與原來車上的燈具,在光學上不一定會匹配的。

以上是個人小小的心得
但是還是一句話
選擇適合自己的燈,登貴不見得好,適不適合最重要,不見得每個人都需要符合法規設計的車燈,我的SUV 前面追加四顆燈,後面加了一顆燈,但是在市區我都不開,因為非常刺眼,有一次倒車之後,後面那顆燈沒關,結果被大卡車追殺。只有晚上還在山上走林道才會開,因為有時候你要看清楚垂下來的樹枝,還有樹枝上的東西.....,這些加裝的車燈都沒有明暗截止線(Cut-off line)。

上周四架著M1,參加桃園的大古山夜騎團。在市區,我認為M1跟其他車友的燈差異不大,因為路燈比較亮,大家都不亮。後來加碼106線道,就跟大家一起去騎,結果是下坡我最快,因為其他人的燈不亮所以速度慢,但是上坡時,我最慢,因為腳力與燈亮不亮比起來,腳力比較重要,才驚覺 已過不惑之年,體力不好就只能比家私了。哈哈。今天晚上向再去戰。


  • 4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